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4八下·東陽期末)“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這一歌謠可以佐證的歷史事件是(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2.(2024八下·東陽期末)“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至-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①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②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③革命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④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24八下·東陽期末)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會議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會議 D.古田會議4.(2024八下·東陽期末)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某中學組織“紅色記憶"考察團,赴延安、吳起鎮、井岡山、遵義四地實地考察。其中,貴州遵義考察團考察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A.長征會師,偉大勝利 B.生死攸關,歷史轉折C.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2024八下·東陽期末)“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____爆發前,北平當時所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形勢。( )A.九一八事變 B.四一二反革命政變C.一二八事變 D.一二九運動6.(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是1931年刊發于《互助周刊》的漫畫《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點燃了!》。對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標志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B.標志著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C.標志著日本開始局部侵略中國 D.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7.(2024八下·東陽期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1936年12月26日《大公報》稱:“全國民眾聽到這個喜訊,都歡喜得幾乎要發瘋了。昨天晚間,全國自都市至城關,自成人至兒童,都熱烈慶祝,歡聲徹夜。這種情形,真是揭開了歷史的新頁。”這說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A.符合當時中華民族的利益B.標志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C.標志著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D.反映了國共建立聯合政府的意愿8.(2024八下·東陽期末)解放區流傳著一首歌謠:最后一飄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原因之一是( )A.解放軍作戰勇敢 B.國民黨軍隊戰斗力低下C.民眾的大力支持 D.解放軍作戰方針正確9.(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列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直接相關的是( )A.洋務運動的持續開展 B.“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C.南京國民政府的鼓勵 D.西方列強忙于“一戰”10.(2024八下·東陽期末)在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要對眾多的歷史事件、歷史要素進行關聯分析。下列史實之間不具備因果關系的是( )A.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B.抗美援朝——人民政權鞏固C.開國大典——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D.十二屆三中全會——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1.(2024八下·東陽期末)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魏巍撰寫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立即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當時,“最可愛的人”指的是( )A.紅軍戰士 B.八路軍戰士 C.新四軍戰士 D.志愿軍戰士12.(2024八下·東陽期末)“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為實施“走出去”戰略而采取的重大舉措是( )A.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成立亞太經合組織 D.開展全方位外交13.(2024八下·東陽期末)1990年11月21日,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正式成立。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達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個共識是( )A. 兩岸承諾不動用武力實現統一B.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受限制C.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D.雙方領導人可以適當身份互訪14.(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其中,導致丙到丁段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B.開展“大躍進”運動C.調整國民經濟 D.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5.(2024八下·東陽期末)1954年,毛澤東在談到憲法時說:“我們的這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憲法。”毛澤東這樣說是因為( )①該憲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臨時憲法②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尚未完成③該憲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尚未確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列成就出現在“一五”計劃期間的有( )①鞍山軋鋼開紅花,解放汽車跑中華②噴氣飛機翔藍天,長江大橋武漢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陽機床成績大④神舟飛天星際間,水利工程葛洲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兩張紀念郵票分別反映了我國的兩種民主制度,這兩種制度的共同之處是( )①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②都滿足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③都從中國國情出發、有中國特色④都在各自區域內享有高度自治權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2024八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現過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期中70年代的高峰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C.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D.中美關系改善19.(2024八下·東陽期末)我國下列重大科技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②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④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20.(2024八下·東陽期末)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大會是(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1.(2024八下·東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打倒列強,除軍閥”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相當強大的力量,如果只靠少數人孤軍奮戰,或者各自為戰,難以把它打倒。——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人民軍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材料四:(解放)戰爭的第一年表現為國民黨的進攻和人民解放軍的防御。..戰爭在第二年發生了一個根本變化。...國民黨的主力在長江以北被消滅的結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軍今后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的作戰。——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目的。(2)人民軍隊“從無到有”源于哪一事件 寫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探索形成的“中國道路”。(3)根據材料三,概述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關系。(4)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四中的劃線句加以解釋。22.(2024八下·東陽期末)歷史圖片是歷史過程的真實記錄,每一幅圖片都生動敘述著一段歷史。某校同學以“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為主題,搜集了以下圖片和資料:材料: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同學們在整理圖片時,將圖片順序搞亂了,請你幫助他們按歷史的發展脈絡排列四幅圖片的順序。(2)聯系文字材料,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原因。(3)縱觀不同階段我國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和農業發展狀況,請你總結兩點成功的經驗。23.(2024八下·東陽期末)歌曲往往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央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20世紀50年代流行歌曲《社會主義好》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說那一年變化真大,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了....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電視劇《鴿子哨》的主題歌《我的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歌曲《春天的故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2)《我的一九七八》中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理解這次會議使“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3)《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是指什么 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對改革開放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4.(2024八下·東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年代尺材料二: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人民謀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____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習近平(1)觀察年代尺,寫出A所代表的歷史時期和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C。(2)B是哪一歷史事件 該事件前后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聯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 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走什么道路 25.(2024八下·東陽期末)從近代到當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逐漸形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圖片材料二:我明確地表示我反對給共產黨中國外交承認。我同樣反對共產黨中國加入聯合國。材料三:正如我在過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樣,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七億五千萬人民的參加,是不可能有穩定和持久的和平....為兩國之間的比較正常的關系敞開門戶。——《尼克松關于計劃訪問北京的聲明》材料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更加密切。.——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1)周恩來被稱為“中國外交第一人”,任選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加以說明。(2)從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2分)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影響一個國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哪些。(3)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大力構建怎樣的外交布局 (2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聲勢震動全國。歌謠“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北伐戰爭。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國共合作建立國民革命軍,隨后為消滅北洋軍閥,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于1926年開始北伐。五四運動與軍閥無關。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事變,與蕩平軍閥的北伐戰爭無關。重慶談判是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的政治談判,也與軍閥無關。2.【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①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②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③革命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①②③ ,正確。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指1924年1927年國民革命運動,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概述。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發展了三民主義,加入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的新發展,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一致,所以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3.【答案】D【知識點】三大改造;第一屆全國人大【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古田會議決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紅軍建設的經驗教訓,批評糾正了黨內軍內滋長的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提出要從思想上建黨和保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4.【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征會師,偉大勝利是指吳起會師,選項A不符合題意;生死攸關,歷史轉折是指遵義會議,選項B符合題意; 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是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選項C不符合題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井岡山根據地開創,選項D不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貴州遵義考察團考察的主題最恰當的是生死攸關,歷史轉折 。5.【答案】D【知識點】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據材料“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因為出現了華北事變,日本的侵略勢力已深入中國的華北地區。青年學生紛紛參加的抵抗運動。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1935年12月9日,“一二 九”運動在北平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6.【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根據漫畫信息可知,材料中涉及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根據“《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點燃了!》”可得出二戰的序幕由此拉開。二戰的序幕由此拉開,標志著日本開始局部侵略中國。中國全面抗戰是1937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條湖事件”,反誣中國軍隊破壞,炮轟東北軍駐地,攻占沈陽,制造“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 。7.【答案】A【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而材料中全國民眾熱烈慶祝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慶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表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符合當時中華民族的利益,A是正確的選項。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發面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8.【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分析題文的“最后一瓢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可以看出解放戰爭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這首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主要原因是民眾的大力支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民謠歌頌了人民捐糧、捐物、送子女戰場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的事跡,正是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才能很快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故民謠最能說明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民眾的大力支援。9.【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短暫春天”是在一戰期間。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歷經曲折,但在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發展。10.【答案】C【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抗美援朝;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中國基本實現了統一才有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開辟了良好的國際環境,穩固了新生政權;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開國大典。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指導我國經濟體制全面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是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中國基本實現了統一才有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開辟了良好的國際環境,穩固了新生政權;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1.【答案】D【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1951年,魏巍的報告文學取材于抗美援朝戰爭,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選項D符合題意。而選項A中國工農紅軍是長征時期的軍隊名稱;選項B八路軍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選項C中國人民解放軍是解放戰爭時期,而1951年正處于抗美援朝戰爭時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舍生忘生,英勇作戰,連續重創美國侵略者,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譽為“最可愛的人”。12.【答案】B【知識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為實施“走出去”戰略而采取的重大舉措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二戰后,由于現代高新科技發展迅猛,生產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它被稱為“經濟領域的聯合國”。世貿組織的成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13.【答案】C【知識點】海峽兩岸交往【解析】【分析】 結合所學可知,這個共識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問題及其內涵進行討論所形成之認識見解,其核心內容與精神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故 C 項正確;選項ABD表述錯誤,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九二共識的相關史實。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4.【答案】C【知識點】三大改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實施土地改革與開始到甲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推行一五計劃與乙到丙段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致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為此,1961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選項C符合題意。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丙到丁段發展變化無關,應為乙到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據我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可知,其中,丙到丁段變化是在1960--1965年,導致其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黨和政府調整經濟政策。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致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15.【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第一屆全國人大【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的一個重大貢獻是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憲法進一步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②③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近代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進行的英勇斗爭,確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歷史變革,確定了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為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繼續奮斗的正確道路。16.【答案】A【知識點】一五計劃【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一五”期間的成就有“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的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①②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神舟”意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諧音,同時又有神氣、神采飛揚之意。1994年初,這個名字最終從眾多的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自主制造的載人飛船的名字。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完工前我國最大的一座水電工程。該工程于1988年完成。 葛洲壩工程主要由電站、船閘、泄水閘、沖沙閘等組成。17.【答案】A【知識點】西藏和平解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 依據圖一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區制度;圖二香港回歸反映的是一國兩制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種制度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都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都從國情出發,具有中國特色,故①③正確;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少數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故②④表述不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則上是依據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決定的。自治區與省同級,自治州與地級市同級,自治縣與縣同級。18.【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70年代,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根據史料“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可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即可,如選答1949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政策;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對外政策,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19.【答案】C【知識點】一五計劃;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②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是在1973年。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是在2022年。④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1970年。 根據題意, 我國下列重大科技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④②③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結合課本所學,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增強國防力量,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粉碎其核威脅;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畝產量,解決了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也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被國際農學屆譽為“雜交水稻之父”。20.【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大會是 中共十九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莊嚴地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是一個歷史性決策和歷史性貢獻,體現了黨在政治上理論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鄭重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會共同意愿。21.【答案】(1)進行國民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2)南昌起義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分別領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4)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目的是進行國民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2)、人民軍隊“從無到有”源于南昌起義。寫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探索形成的“中國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根據材料三,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關系是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分別領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4)、運用所學知識,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點評】 在抗戰前期,國民黨抗戰比較積極。國民黨同共產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凇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英勇抵抗日軍侵略。太原會戰是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在徐州會戰中,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這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總之,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的會戰在打擊敵人侵略氣焰、延緩日軍侵略進程上起到了積極作用。22.【答案】(1)圖二,圖一,圖四,圖三。(2)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好群眾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 根據圖片可知,圖一反映的是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圖二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圖三反映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圖四是 “吃飯不花錢”可知,反映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 同學們在整理圖片時,將圖片順序搞亂了,請你幫助他們按歷史的發展脈絡排列四幅圖片的順序是圖二,圖一,圖四,圖三。(2)、聯系文字材料,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縱觀不同階段我國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和農業發展狀況,成功的經驗是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好群眾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點評】 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制定農村政策的出發點是解放農村生產力 。針對當前我國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一項合理化建議是制定政策要符合國情,要維護農民的利益 。23.【答案】(1)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完成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任答兩點即可)(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或建立經濟特區、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是當時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完成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任答兩點即可)(2)、《我的一九七八》中的“大會”指的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是指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或建立經濟特區、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是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點評】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斗爭的開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革命和建設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開創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為了完成過渡時期總路線,我國進行了“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到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4.【答案】(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知識點】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1)、觀察年代尺,A所代表的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B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該事件前后生產資料所有制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3)、聯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點評】 三大改造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25.【答案】(1)①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4年,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③1955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2)從敵視、敵對、孤立到友好、正常化;綜合國力、國家利益、國際形勢、外交政策等(3)中國大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4年,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③1955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2)、從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的轉變是從敵視、敵對、孤立到友好、正常化。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影響一個國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綜合國力、國家利益、國際形勢、外交政策等(3)、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大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點評】 中國在屈辱的近代史上在外交方面基本上是屬于沒有話語權的國家,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認識:中國近代和現代外交地位的對比主要是中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的實力影響國際地位的,近代的中國是列強瓜分的對象,中國的國家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國家的實力在上升,所以國際地位也在上升,所以影響國家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在于國家的綜合國力。1 / 1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4八下·東陽期末)“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這一歌謠可以佐證的歷史事件是(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答案】B【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聲勢震動全國。歌謠“國共聯手為革命,蕩平軍閥促統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北伐戰爭。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國共合作建立國民革命軍,隨后為消滅北洋軍閥,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于1926年開始北伐。五四運動與軍閥無關。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事變,與蕩平軍閥的北伐戰爭無關。重慶談判是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的政治談判,也與軍閥無關。2.(2024八下·東陽期末)“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至-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①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②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③革命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④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①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②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③革命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①②③ ,正確。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指1924年1927年國民革命運動,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概述。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發展了三民主義,加入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的新發展,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一致,所以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3.(2024八下·東陽期末)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會議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會議 D.古田會議【答案】D【知識點】三大改造;第一屆全國人大【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古田會議決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紅軍建設的經驗教訓,批評糾正了黨內軍內滋長的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提出要從思想上建黨和保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4.(2024八下·東陽期末)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某中學組織“紅色記憶"考察團,赴延安、吳起鎮、井岡山、遵義四地實地考察。其中,貴州遵義考察團考察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A.長征會師,偉大勝利 B.生死攸關,歷史轉折C.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征會師,偉大勝利是指吳起會師,選項A不符合題意;生死攸關,歷史轉折是指遵義會議,選項B符合題意; 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是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選項C不符合題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井岡山根據地開創,選項D不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貴州遵義考察團考察的主題最恰當的是生死攸關,歷史轉折 。5.(2024八下·東陽期末)“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____爆發前,北平當時所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形勢。( )A.九一八事變 B.四一二反革命政變C.一二八事變 D.一二九運動【答案】D【知識點】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據材料“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因為出現了華北事變,日本的侵略勢力已深入中國的華北地區。青年學生紛紛參加的抵抗運動。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1935年12月9日,“一二 九”運動在北平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6.(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是1931年刊發于《互助周刊》的漫畫《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點燃了!》。對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標志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B.標志著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C.標志著日本開始局部侵略中國 D.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根據漫畫信息可知,材料中涉及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根據“《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點燃了!》”可得出二戰的序幕由此拉開。二戰的序幕由此拉開,標志著日本開始局部侵略中國。中國全面抗戰是1937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條湖事件”,反誣中國軍隊破壞,炮轟東北軍駐地,攻占沈陽,制造“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 。7.(2024八下·東陽期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1936年12月26日《大公報》稱:“全國民眾聽到這個喜訊,都歡喜得幾乎要發瘋了。昨天晚間,全國自都市至城關,自成人至兒童,都熱烈慶祝,歡聲徹夜。這種情形,真是揭開了歷史的新頁。”這說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A.符合當時中華民族的利益B.標志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C.標志著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D.反映了國共建立聯合政府的意愿【答案】A【知識點】西安事變【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而材料中全國民眾熱烈慶祝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慶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表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符合當時中華民族的利益,A是正確的選項。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發面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8.(2024八下·東陽期末)解放區流傳著一首歌謠:最后一飄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原因之一是( )A.解放軍作戰勇敢 B.國民黨軍隊戰斗力低下C.民眾的大力支持 D.解放軍作戰方針正確【答案】C【知識點】內戰的爆發;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分析題文的“最后一瓢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可以看出解放戰爭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這首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主要原因是民眾的大力支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民謠歌頌了人民捐糧、捐物、送子女戰場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的事跡,正是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才能很快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故民謠最能說明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民眾的大力支援。9.(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列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直接相關的是( )A.洋務運動的持續開展 B.“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C.南京國民政府的鼓勵 D.西方列強忙于“一戰”【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短暫春天”是在一戰期間。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歷經曲折,但在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發展。10.(2024八下·東陽期末)在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要對眾多的歷史事件、歷史要素進行關聯分析。下列史實之間不具備因果關系的是( )A.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B.抗美援朝——人民政權鞏固C.開國大典——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D.十二屆三中全會——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答案】C【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抗美援朝;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中國基本實現了統一才有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開辟了良好的國際環境,穩固了新生政權;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開國大典。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指導我國經濟體制全面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是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中國基本實現了統一才有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開辟了良好的國際環境,穩固了新生政權;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1.(2024八下·東陽期末)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魏巍撰寫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立即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當時,“最可愛的人”指的是( )A.紅軍戰士 B.八路軍戰士 C.新四軍戰士 D.志愿軍戰士【答案】D【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1951年,魏巍的報告文學取材于抗美援朝戰爭,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選項D符合題意。而選項A中國工農紅軍是長征時期的軍隊名稱;選項B八路軍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選項C中國人民解放軍是解放戰爭時期,而1951年正處于抗美援朝戰爭時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舍生忘生,英勇作戰,連續重創美國侵略者,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譽為“最可愛的人”。12.(2024八下·東陽期末)“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為實施“走出去”戰略而采取的重大舉措是( )A.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成立亞太經合組織 D.開展全方位外交【答案】B【知識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為實施“走出去”戰略而采取的重大舉措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二戰后,由于現代高新科技發展迅猛,生產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它被稱為“經濟領域的聯合國”。世貿組織的成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13.(2024八下·東陽期末)1990年11月21日,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正式成立。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達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個共識是( )A. 兩岸承諾不動用武力實現統一B.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受限制C.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D.雙方領導人可以適當身份互訪【答案】C【知識點】海峽兩岸交往【解析】【分析】 結合所學可知,這個共識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問題及其內涵進行討論所形成之認識見解,其核心內容與精神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故 C 項正確;選項ABD表述錯誤,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九二共識的相關史實。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4.(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其中,導致丙到丁段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B.開展“大躍進”運動C.調整國民經濟 D.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答案】C【知識點】三大改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實施土地改革與開始到甲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推行一五計劃與乙到丙段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致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為此,1961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選項C符合題意。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丙到丁段發展變化無關,應為乙到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據我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可知,其中,丙到丁段變化是在1960--1965年,導致其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黨和政府調整經濟政策。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致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15.(2024八下·東陽期末)1954年,毛澤東在談到憲法時說:“我們的這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憲法。”毛澤東這樣說是因為( )①該憲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臨時憲法②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尚未完成③該憲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尚未確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第一屆全國人大【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的一個重大貢獻是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憲法進一步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②③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近代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進行的英勇斗爭,確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歷史變革,確定了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為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繼續奮斗的正確道路。16.(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列成就出現在“一五”計劃期間的有( )①鞍山軋鋼開紅花,解放汽車跑中華②噴氣飛機翔藍天,長江大橋武漢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陽機床成績大④神舟飛天星際間,水利工程葛洲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一五計劃【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一五”期間的成就有“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的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①②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神舟”意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諧音,同時又有神氣、神采飛揚之意。1994年初,這個名字最終從眾多的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自主制造的載人飛船的名字。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完工前我國最大的一座水電工程。該工程于1988年完成。 葛洲壩工程主要由電站、船閘、泄水閘、沖沙閘等組成。17.(2024八下·東陽期末)下圖兩張紀念郵票分別反映了我國的兩種民主制度,這兩種制度的共同之處是( )①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②都滿足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③都從中國國情出發、有中國特色④都在各自區域內享有高度自治權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西藏和平解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 依據圖一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區制度;圖二香港回歸反映的是一國兩制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種制度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都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都從國情出發,具有中國特色,故①③正確;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少數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故②④表述不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則上是依據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決定的。自治區與省同級,自治州與地級市同級,自治縣與縣同級。18.(2024八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現過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期中70年代的高峰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C.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D.中美關系改善【答案】D【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70年代,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根據史料“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可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即可,如選答1949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政策;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對外政策,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19.(2024八下·東陽期末)我國下列重大科技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②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④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答案】C【知識點】一五計劃;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②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是在1973年。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是在2022年。④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1970年。 根據題意, 我國下列重大科技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④②③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結合課本所學,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增強國防力量,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粉碎其核威脅;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畝產量,解決了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也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被國際農學屆譽為“雜交水稻之父”。20.(2024八下·東陽期末)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大會是(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大會是 中共十九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莊嚴地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是一個歷史性決策和歷史性貢獻,體現了黨在政治上理論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鄭重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會共同意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1.(2024八下·東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打倒列強,除軍閥”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相當強大的力量,如果只靠少數人孤軍奮戰,或者各自為戰,難以把它打倒。——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人民軍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材料四:(解放)戰爭的第一年表現為國民黨的進攻和人民解放軍的防御。..戰爭在第二年發生了一個根本變化。...國民黨的主力在長江以北被消滅的結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軍今后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的作戰。——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目的。(2)人民軍隊“從無到有”源于哪一事件 寫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探索形成的“中國道路”。(3)根據材料三,概述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關系。(4)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四中的劃線句加以解釋。【答案】(1)進行國民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2)南昌起義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分別領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4)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目的是進行國民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2)、人民軍隊“從無到有”源于南昌起義。寫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探索形成的“中國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根據材料三,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關系是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分別領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4)、運用所學知識,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點評】 在抗戰前期,國民黨抗戰比較積極。國民黨同共產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凇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英勇抵抗日軍侵略。太原會戰是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在徐州會戰中,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這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總之,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的會戰在打擊敵人侵略氣焰、延緩日軍侵略進程上起到了積極作用。22.(2024八下·東陽期末)歷史圖片是歷史過程的真實記錄,每一幅圖片都生動敘述著一段歷史。某校同學以“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為主題,搜集了以下圖片和資料:材料: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同學們在整理圖片時,將圖片順序搞亂了,請你幫助他們按歷史的發展脈絡排列四幅圖片的順序。(2)聯系文字材料,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原因。(3)縱觀不同階段我國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和農業發展狀況,請你總結兩點成功的經驗。【答案】(1)圖二,圖一,圖四,圖三。(2)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好群眾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 根據圖片可知,圖一反映的是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圖二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圖三反映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圖四是 “吃飯不花錢”可知,反映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 同學們在整理圖片時,將圖片順序搞亂了,請你幫助他們按歷史的發展脈絡排列四幅圖片的順序是圖二,圖一,圖四,圖三。(2)、聯系文字材料,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縱觀不同階段我國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和農業發展狀況,成功的經驗是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好群眾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點評】 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制定農村政策的出發點是解放農村生產力 。針對當前我國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一項合理化建議是制定政策要符合國情,要維護農民的利益 。23.(2024八下·東陽期末)歌曲往往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央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20世紀50年代流行歌曲《社會主義好》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說那一年變化真大,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了....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電視劇《鴿子哨》的主題歌《我的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歌曲《春天的故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2)《我的一九七八》中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理解這次會議使“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3)《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是指什么 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對改革開放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答案】(1)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完成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任答兩點即可)(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或建立經濟特區、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是當時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完成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任答兩點即可)(2)、《我的一九七八》中的“大會”指的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是指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或建立經濟特區、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是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點評】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斗爭的開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革命和建設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開創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為了完成過渡時期總路線,我國進行了“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到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4.(2024八下·東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年代尺材料二: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人民謀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____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習近平(1)觀察年代尺,寫出A所代表的歷史時期和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C。(2)B是哪一歷史事件 該事件前后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聯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 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走什么道路 【答案】(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知識點】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經濟特區【解析】【分析】(1)、觀察年代尺,A所代表的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B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該事件前后生產資料所有制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3)、聯系材料二,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點評】 三大改造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25.(2024八下·東陽期末)從近代到當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逐漸形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圖片材料二:我明確地表示我反對給共產黨中國外交承認。我同樣反對共產黨中國加入聯合國。材料三:正如我在過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樣,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七億五千萬人民的參加,是不可能有穩定和持久的和平....為兩國之間的比較正常的關系敞開門戶。——《尼克松關于計劃訪問北京的聲明》材料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更加密切。.——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1)周恩來被稱為“中國外交第一人”,任選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加以說明。(2)從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2分)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影響一個國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哪些。(3)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大力構建怎樣的外交布局 (2分)【答案】(1)①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4年,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③1955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2)從敵視、敵對、孤立到友好、正常化;綜合國力、國家利益、國際形勢、外交政策等(3)中國大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知識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4年,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③1955年,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2)、從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的轉變是從敵視、敵對、孤立到友好、正常化。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影響一個國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綜合國力、國家利益、國際形勢、外交政策等(3)、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大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點評】 中國在屈辱的近代史上在外交方面基本上是屬于沒有話語權的國家,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認識:中國近代和現代外交地位的對比主要是中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的實力影響國際地位的,近代的中國是列強瓜分的對象,中國的國家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國家的實力在上升,所以國際地位也在上升,所以影響國家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在于國家的綜合國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