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的傳人》教案教學設計方案課題名稱:《龍的傳人》教學目標1.通過音樂作品中表現(xiàn)的對祖國河山、人民、歷史、文化的贊美和歌頌,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2.通過學習能夠準確、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和表達歌曲《龍的傳人》。3.能用中音豎笛演奏《龍的傳人》第三、第四句。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用豎笛準確地演奏歌曲第三、第四句。2.教學難點:加入不同的身勢動作演唱歌曲。四、學情分析因為《龍的傳人》這首歌家喻戶曉,大部分學生都會唱,所以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興趣為主。加入了豎笛演奏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讓學生更了解旋律而且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學會演唱這首歌曲,學生學習興趣會更濃。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A.導入 1.播放中國龍的圖片2.播放視頻《為龍正名》思考為什么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 1.觀看中國龍的圖片2.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1.觀看圖片、視頻的目的是引出所學。B.新課教授B.新課教授 聆聽歌曲(1)聆聽歌曲后劃分樂段、樂句。(2)播放李建復演唱的歌曲片段,結合歌詞思考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2.分句演唱歌曲(1)演唱第一第二句a.聆聽第一第二句畫出旋律線,說出第一第二句旋律有何異同 b.帶學生用唱名慢速、原速填詞演唱第一第二句。c.加入聲勢律動并在強拍處加入點頭動作,學生判斷在4/4拍節(jié)奏中,第幾拍和第幾拍是強拍。(2)演唱第三第四句 a.教師用豎笛演奏第三第四句,學生觀察第三第四句旋律有何異同?b.教師教學生用豎笛吹奏第三第四句,困難片段放慢速度教奏。 c.教師加入搖滾聲勢律動給學生演唱第三第四句,學生跟著輕聲哼唱并加入聲勢律動演唱第三、第四句。3.完整演唱歌曲 a.引導學生填詞完整演唱 b.填詞演唱并加入之前學的聲勢律動c.引導學生思考:每段運用什么演唱形式可以更好地表達愛國情感。4.多種演唱形式、不同形式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a.第一段獨唱,第二段齊唱。 b.兩段都要加入聲勢律動 c.一個同學用非洲鼓打基本拍。 d.第二段部分學生加入豎笛伴奏 1.仔細聆聽歌曲思考問題,并劃分樂句。演唱歌曲(1)畫出第一第二句旋律線。(2)演唱第一第二句(3)學生模仿老師加入聲勢律動,思考4/4拍強弱規(guī)律(4)學生用豎笛演奏第三、第四句(5)學生認真聆聽并觀察老師第三、第四句加入的聲勢動作。(6)學生邊唱第三、第四句邊模仿老師做聲勢律動。3.學生用不同演唱形式、不同形式合作演唱歌曲。 聆聽是演唱的基礎,為接下來的演唱奠定基礎。畫旋律線學生可以感知每一句旋律,更準確地演唱旋律。聲勢律動與歌曲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C.拓展 播放歌曲《龍的傳人》,學生為其創(chuàng)編聲勢律動。 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 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D.課堂總結 教師課堂小結六、教學評價設計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每一位學生,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通過感知,多方面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體會歌曲的情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