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喜訊到邊寨》
教學目標:
1、了解西洋管弦樂隊的組成及認識西洋管弦樂器。
2、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音調風格。
3、感受每個主題旋律的情緒并能通過動作來體現。
教學重點:
感受主題音樂歡快熱烈的情緒和苗、彝族民間音樂的風格。
教學難點:
能分辨每個主題的情緒、力度的不同,并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知道每個主題樂段使用的主要演奏器樂。
教學過程:
一、認識西洋管弦樂器
1、同學們,誰能介紹一下你們學校有哪些社團呢?(合唱,舞蹈,竹笛,管樂)
你們知道管樂團里有哪些樂器組成嗎?(出示PPT2)
2、同學們知道的真多,管樂團里有單簧管、雙簧管、小號、圓號等,以及打擊樂器。(出示PPT3)
下面的一段視頻當中,你能找到哪些樂器呢?(PPT4)
3、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那么,你們能把這些樂器分類嗎?(PPT5)
(板書:銅管樂器組,木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
4、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同學們的耳力了,聽聽這個音樂是什么樂器演奏的?(逐個播放音樂)
5、你聽,這又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出示小提琴聲音)
對呀,小提琴/那究竟是什么樂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PPT6)
6、在提琴這個樂器家族中,除了小提琴還有誰呢?(再PPT6)
對呀,他們都屬于弦樂組。
7、若是把弦樂組加入管樂組,那么,就組成了一個西洋管弦樂隊了。(出示PPT7)
二、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8、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首管弦樂作品《北京喜訊到邊寨》(出示PPT8)
9、你知道邊寨是什么地方嗎?(生說)(出示PPT9)
邊寨是指我國西南地區,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大都居住在這。這首樂曲主要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地方色彩。
現在,我們也和邊寨人民一起從音樂中來感受一下北京傳來的喜訊吧。(再PPT9)
第一部分:熾熱群舞
引子
1、你聽,山寨里傳來這樣的聲音,
2、這個聲音是哪個樂器演奏的呢?(是有哪種銅管樂器吹奏的?)
3、圓號傳來的聲音像什么呢?
4、這個號角聲有變化嗎?它是怎么變化的呢?
主題一
1、這個回聲就像回聲一樣回蕩在山寨里,好像喜訊馬上要來臨。就這樣,北京的喜訊傳到了彝族人民的山寨,一號山寨的人們抑制不住喜悅心情狂歡起來,老師也隨著他們唱起了歌。你聽:“嘿嘿,阿哩哩。。。”
2、同學們,老師唱了什么呀?對的,我唱起了彝族人民常用的“阿哩哩”
3、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唱一唱。(示范:逐句教唱)
4、很棒啊,讓我們隨著音樂歡歌起來,想一想,這段音樂反復了幾遍?(PPT圓點圖)
5、很好,音樂反復了兩遍,如此熱烈的音樂主要有樂器家族中的木管樂器和弦樂器重復演奏著。
6、老師不僅唱起了歌,還打起了鼓,你能聽出這鼓聲的節奏是怎樣的呀
大鼓的節奏是X- X- /X- X-/ X- X-/ X X X X /
7、你來試一試。很好,請同學們以凳子為鼓,一起來拍一拍。
8、很好,讓我跟著一號山寨的人們歡歌起來吧。(跟音樂唱詞打鼓)
主題二
1、接下來,讓我們去二號山寨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歡慶的呢?
2、他們怎么歡慶的 ,你來說一說?很好,請你拍一拍,喊一喊。
3、很好,讓我們一起試一試。
3、彝族人民善歌善舞,隨著音樂都能跳起歡快的舞蹈。小朋友們歡跳吶喊是隨著音樂的什么變化而拍手拍腿的呢?
4、是呀,隨著音樂的強弱變化而歡歌。請同學們也來舞動一下,注意音樂的強弱變化。全體起立。(出示PPT12視頻)
12、很好,這段音樂主要用了兩支單簧管領奏,把人們歡快活潑的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主題三
1、此時,北京的喜訊伴著清脆的鈴聲和馬蹄聲飛奔而來,當你聽見有馬蹄聲和鈴聲的時候輕輕的拍起你的腿。
2、同學們聽的很仔細啊,馬蹄聲和鈴聲在一個過渡句后就響起來了,讓我們拿起手串鈴去感受山寨人們的喜悅心情。
3、好,同學們,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跟上一段音樂一樣嗎?
(生說,不一樣,優美舒展等)
4、很好,(你知道為什么這個樂段會讓你感覺優美舒展嗎?)
從樂譜上看,樂段出現許多長音,表現出連貫優美舒展的情緒。
5、這樣一段優美舒展的音樂用弦樂器主奏合適呢,還是管樂器主奏合適?
6、你們見過提琴嗎?我們一起模仿一下?
7、很好,讓我們一起做一回小小演奏家,把這一段優美舒展的音樂演奏一下。
8、請男同學拿起鈴鐺,女同學拿起你的提琴,我們一起演奏這段舒展而又活潑的音樂。
第二部分:輕盈獨舞
主題四
1、同學們演奏的很棒!很快,喜訊很快從彝族傳到了苗族,苗族的人們還是那么熱烈奔放嗎?一起來聽。
2、喔,原來苗家的人兒還挺含蓄的,這段委婉的音樂運用一支雙簧管奏出了苗族民歌旋律,好像一位姑娘在輕盈的舞蹈。讓我們用LU來輕輕的為舞蹈的姑娘伴唱。想一想,你能找出這段音樂中富有色彩的音符嗎?(出示PPT15)
4、很好,你真是特別會聆聽音樂,音樂知識也懂得真多。
第三部分:奔放對舞
主題五 主題六
1、很快,喜訊傳遍了千家萬戶,邊寨的人們個個歡慶,小伙子們跳起了矯健彪悍的舞步,姑娘們跳起了輕盈的舞蹈。聽一聽,哪一段音樂像是小伙子和姑娘在對舞的場面?(出示PPT16)
2、你聽出來了嗎?(生說,主題五)
是啊,這段音樂用了小號演奏,有力的表現出小伙子們的矯健彪悍,二鋼片琴好像是姑娘們輕盈的舞姿。
3、那主題六的音樂和哪一段音樂相似呢?(生說主題一)
你們的耳朵非常靈,聽得非常仔細,樂曲最后再次出現了第一主題的旋律,把熱烈歡騰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展現了邊寨人民的激動興奮的心情。
4、所以,我們這首《北京喜訊到邊寨》總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有著彝族民歌旋律特點的三個主題音樂,第二部分是具有苗族民歌旋律特點的一個主題音樂,第三部分是兩個主題音樂把氣氛推向高潮部分,形成了奔放的對舞場面。我們這樣的曲式給它一個結構就是 A---B---A的復三部曲式。(板書: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A---B---A等)(出示PPT18)
5、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西洋管弦樂團給我們帶來的《北京喜訊到邊寨》(出示PPT17)
6、今天我們的可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設計理念]
因為這個課題主要是管弦樂,所以我在課程的開頭設計了認識管弦樂對的組成以及管弦樂器。通過看圖片看視頻和聽辨聲音來初步了解管線樂器,為下面的欣賞作準備?!侗本┫灿嵉竭呎肥青嵚罚R洪業作曲的一首管弦樂曲,創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彝民族音樂的風格表現了“喜訊”從北京傳到西南邊疆,各族人民載歌載舞,萬眾歡騰的情景。樂曲是多樂段單樂章結構。由引子、六個樂段、尾聲組成??梢苑殖扇齻€部分,全曲風格統一,富于變化,節奏明快,旋律流暢,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更顯得絢麗多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我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多層次的聆聽,在聽、唱、律動的活動中感受少數民族音調。所以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根我據音樂特點來設計環節。A段音樂熾熱群舞部分具有彝族民歌特點,主要有三個主題組成,我按照每個主題的特點分別設計了唱一唱,動一動,奏一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音樂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把音樂基礎知識有機地滲透在音樂審美體驗之中。B段音樂是具有苗族音樂特點,我主要設計以靜靜的哼唱讓學生來感受降3的色彩音符。最后第三部分主要是以聽辨和對比的方式來欣賞。整個環節比較清晰,動靜相結合,把每個主題樂段主要運用的演奏器樂融入在欣賞當中逐個突破,使學生在體驗音樂情緒的同時了解了演奏器樂。讓學生在律動中體驗學習音樂的快樂,同時獲得身心的享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