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往事依依》知識清單一、作者簡介于漪,1929 年2月7日出生于江蘇鎮江,畢業于復旦大學教育系。她是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長期致力于中學語文教學,在教育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于漪老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以其獨特而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生。她不僅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色,還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和改革,為推動我國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于漪老師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眾多榮譽稱號,其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二、創作背景介紹《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師應《中學生閱讀》雜志編輯部的約稿而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在當時,社會上對于青少年閱讀和文化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而這篇文章正是于漪老師基于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往事,向廣大青少年傳遞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文學的熱愛。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那個時代教育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懷念與思考,希望能夠引導當代青少年在豐富多樣的信息時代,依然能夠保持對經典書籍的熱愛,從閱讀中汲取精神養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文體常識1. 散文是一種文學體裁,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形散神聚:所謂“形散”,意味著散文在取材上極為廣泛和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嚴格限制。它可以靈活地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形象特征,巧妙地托物抒情,深刻地發表議論見解。然而,“神聚”則強調盡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始終有一個明確而集中的主題貫穿其中,所有的材料和手法都服務于這個核心主題,使得散文在看似散漫的表象下,蘊含著內在的統一性和連貫性。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個人生活感受和獨特的內心體驗,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作者往往通過對生活細節的捕捉、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對人物情感的刻畫等,深入挖掘生活的內涵和意義,傳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真諦,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引發對人生、社會、自然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語言優美:散文的語言通常簡潔明快、生動形象、富有文采。作者善于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還注重詞語的選擇和句式的變化,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2. 回憶性散文:以回憶過去的人物、事件、場景等為主要內容,通過對過去經歷的追溯和描繪,表達作者的情感、思考和感悟。這類散文往往具有濃厚的懷舊色彩和個人情感色彩,作者以深情的筆觸和細膩的描寫,將過去的片段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變遷?;貞浶陨⑽牟粌H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當下和未來的啟示,通過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和反思,為讀者提供人生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四、字詞梳理1. 重點字詞拼音徜徉(cháng yáng):安閑自在地步行。浩淼(miǎo):形容水面遼闊。嬋娟(chán juān):①形容姿態曼妙優雅;②指美女、美人;③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雨晦(huì):風雨交加,天色昏暗。雕鏤(lòu):雕刻,刻鏤。鐫刻(juān kè):雕刻。絢麗(xuàn lì):燦爛美麗,形容顏色鮮艷。心曠神怡(xīn kuàng shén yí):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千家詩(qiān jiā shī):舊時蒙學讀物。水滸傳(shuǐ hǔ zhuàn):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2. 重點字詞解釋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徜徉”一詞常用來形容人在某個環境中輕松、悠閑地走動或停留,表現出一種自在、愜意的狀態。浩淼:浩,指廣大、浩大;淼,形容水大?!昂祈怠焙掀饋硇稳菟孢|闊無邊,水勢浩大的樣子,給人以壯闊、恢弘的視覺感受。嬋娟: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白藨B美好”的釋義常用于描繪人物的優雅儀態;“指月亮”這一解釋則源于古代文學中對月亮柔美、圓潤形象的詩意表達。雨晦:“雨”指降雨,“晦”表示昏暗?!坝昊蕖泵枥L的是風雨交加導致天色陰暗的景象,通常營造出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雕鏤:“雕”有雕刻、雕琢之意,“鏤”指刻鏤、鏤空?!暗耒U”強調通過精心的雕刻工藝在物體上創造出細致、精美的圖案或形狀。鐫刻:“鐫”有雕刻、鑿的意思?!扮澘獭眰戎赜谏钌畹亍⒂谰眯缘卦谖矬w表面刻下印記,比一般的雕刻更具深度和持久性。絢麗:“絢”意為色彩華麗,“麗”表示美麗?!敖k麗”突出了色彩的鮮艷、明亮和豐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美的享受。心曠神怡:“心”指內心,“曠”指開闊,“神”指精神,“怡”指愉快。這個成語形容心情開闊舒暢,精神愉悅,通常是因為美好的景色、愉悅的經歷或放松的環境所帶來的內心感受。五、文章結構1. 第一部分(第 1 段)開篇直接點明主題,強調過去的許多事情雖已模糊,但仍有幾件往事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這種開篇方式不僅迅速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也為后文的回憶奠定了情感基礎。作者用“歷歷在目”和“記憶猶新”這兩個詞語,突出了那些往事在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記,讓讀者對即將展開的回憶充滿期待。同時,這一段還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為后續分別敘述不同的讀書經歷和感受設定了框架,使文章的結構更加清晰明了。2. 第二部分(第 2 5 段)第 2 段:詳細回憶了小時候讀《水滸傳》的情景。作者通過描述自己被書中英雄人物所吸引的感受,展現了文學作品的巨大魅力。對書中人物如魯智深、武松、林沖等的生動描繪,讓作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他們的英勇和正義。這段回憶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水滸傳》的熱愛,也揭示了優秀文學作品能夠激發讀者想象力和情感共鳴的力量。第 3 段:講述了讀《千家詩》的經歷。作者在文中描繪了《千家詩》中所展現的多彩畫卷,如四季美景、山川風物等,這些優美的詩句不僅給作者帶來了美的享受,還培養了作者對詩歌的濃厚興趣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引用具體的詩句,如“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等,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千家詩》的魅力。第 4 段:重點回憶了初中時國文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國文老師在講授古典文學作品時,通過生動的朗誦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讓作者深刻體會到了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老師的教學方法激發了作者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作者的文學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對老師講課神態和動作的描寫,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使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第 5 段:回憶了高中時新派老師講授白話文的經歷。新派老師的教學方式新穎獨特,讓作者對新文學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這段回憶進一步展現了不同類型的老師和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對作者成長的重要影響,也反映了作者在求學過程中不斷拓展文學視野、豐富內心世界的歷程。3. 第三部分(第 6 7 段)第 6 段:作者總結了讀書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指出讀書能夠讓人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這一段不僅是對前文回憶的升華,也是作者對讀書價值的深刻認識和思考。第 7 段:結尾部分作者再次強調往事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并表達了對青少年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多讀書、讀好書,從書中汲取營養,不斷成長進步。以“往事依依,金色的回憶喚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斷奮進”這句話收尾,既呼應了開頭,又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盡的回味。六、重點句段賞析1. “書,給我以廣闊的天地,而其中編織我童年美麗的生活花環的,竟是一本讓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詩》?!?br/>賞析: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書中的內容比作“生活花環”,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千家詩》給作者童年帶來的美好與快樂,強調了其在作者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意義?!皬V闊的天地”一詞則突出了書籍為作者打開的無限知識和想象空間,表明書籍對作者的深遠影響。“竟是”一詞表現出作者的意外和驚喜,原本不起眼的石印本《千家詩》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作用,更加凸顯了書籍的魅力不在于其外表的華麗,而在于其內涵的豐富。2. “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br/>賞析:“雕鏤”這個詞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通常用于形容在堅硬的物體上進行深度且精細的雕刻,此處用來形容老師的講課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老師授課的精彩和深入人心,強調了其影響力的持久和不可磨滅。同時,“培養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這句話直接點明了老師講課所帶來的積極效果,突出了老師在引導作者走向更廣闊的閱讀世界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3. “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仿佛看到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br/>賞析: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左右搖晃的身子”和“注滿情思的眼睛”生動地再現了國文老師講課的投入狀態和豐富情感,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老師的激情和專注。這種描寫不僅使老師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還傳遞出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懷念和敬意?!胺路鹂吹健币辉~則強調了回憶的生動性和真實性,盡管時光流逝,但老師的形象依然清晰地印刻在作者的腦海中。七、文章主旨本文通過深情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的幾件往事,如沉醉于《水滸傳》的英雄世界、陶醉于《千家詩》的優美意境、深受國文老師精彩授課的感染等,抒發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與癡迷之情,深刻地闡述了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作者強調讀書不僅能夠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還能夠陶冶情操、培養情趣,使人成為一個有內涵、有修養、有追求的人。同時,文章也表達了作者對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希望他們能夠珍惜時光,多讀書、讀好書,在書籍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茁壯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八、寫作借鑒1. 選材典型,以小見大作者精心選取了讀《水滸傳》《千家詩》以及聽國文老師講課等幾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這些看似平凡的經歷,卻深刻地影響了作者的成長和人生軌跡。通過對這些小事的細致描述和深入挖掘,展現了讀書和良師教誨對于個人精神世界塑造的重要作用,以小見大,使讀者能夠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中領悟到普遍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意義。這種選材方式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和宏大敘事,而是通過具體、真實、可感的事例,讓讀者在細微之處感受到書籍和教育的巨大力量,從而更加容易產生共鳴和思考。2. 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文章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使文章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在敘述往事的過程中,作者適時地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如對老師講課神態和動作的描寫,“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同時,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如“編織我童年美麗的生活花環的,竟是一本讓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詩》”,直接抒發了對書籍的熱愛和感激之情,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波動。此外,文章中的議論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深刻地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升華。3. 語言優美,富有感染力作者運用了大量優美的詞語和形象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如“書,給我以廣闊的天地”將書比作廣闊的天地,形象地表現了書籍給作者帶來的無限知識和想象空間。同時,作者還善于引用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中的名句,如“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等,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此外,文章的句式靈活多變,長短結合,錯落有致,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九、自我檢測題(一)基礎知識1. 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浩淼(miǎo) 鐫刻(juān) 雨晦(huì) 絢麗(xuàn)B. 嬋娟(chán) 徜徉(yáng) 雕鏤(lòu) 心曠神怡(yí)C. 水滸(xǔ) 千家詩(shī) 模糊(mó) 搜索枯腸(sōu)D. 芳菲(fēi) 橘子(jú) 芳菲(fēi) 記憶猶新(yóu)【答案】A【解析】B 項“心曠神怡”的“怡”應讀“yí”;C 項“水滸”的“滸”應讀“hǔ”;D 項均正確。2. 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身臨其境 津津有味 陰晴雨晦 眼花潦亂B. 津津有味 走頭無路 紅紫芳菲 心曠神怡C. 記憶尤新 五彩紛呈 油然而生 鴉雀無聲D. 歷歷在目 搜索枯腸 雄偉險峻 美不勝收【答案】D【解析】A 項“眼花潦亂”應為“眼花繚亂”;B 項“走頭無路”應為“走投無路”;C 項“記憶尤新”應為“記憶猶新”。3. 解釋下列詞語。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浩淼:形容水面遼闊。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二)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國文教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記得一次教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我們這些做學生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滿眼風光的北固樓,望著滾滾長江水,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愛讀辛棄疾詞的。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老師,是年輕的新派人物,他喜歡教白話文。有一次,教到田漢《南歸》中的詩:“模糊的村莊已在面前/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依稀還辨得出五年前的園柳/屋頂上寂寞地飄著炊煙?!崩蠋熇收b著,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這種感情傳染了整個教室,一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深深感動了。這幾句詩鐫刻在我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仿佛看到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1. 文段中寫了兩位國文老師,他們在教學上有什么共同點?【答案】兩位國文老師在教學上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注重朗誦,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誦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2. 選文中作者所寫的兩位國文老師對作者的成長有什么重要影響?【答案】兩位國文老師激發了作者對文學的熱愛,培養了作者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作者在文學素養上得到了提升,并且讓作者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對作者的成長產生了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