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升九暑假語文銜接練習(xí)九上文言文預(yù)習(xí)之岳陽樓記(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升九暑假語文銜接練習(xí)九上文言文預(yù)習(xí)之岳陽樓記(含答案)

資源簡介

九上文言文預(yù)習(xí)之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
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簡介】 
《岳陽樓記》是作者應(yīng)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dá)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fēng)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kuò)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jié)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chuàng)新。
作者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xué)家。
這篇文章表現(xiàn)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qiáng)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zhàn)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時的另一位文學(xué)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zhǔn)則。孟子說:“達(dá)則兼善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yuǎn)”,本來可以采取獨(dú)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yīng)立身行一的準(zhǔn)則,認(rèn)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yīng)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xiàn)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zhì),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注釋】
(1)記:一種文體。可以寫景、敘事,多為議論,但目的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和抱負(fù),闡述作者的觀念。
(2)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3)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職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諒,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時朋友間多以字相稱。
(4)謫戍:把被革職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發(fā)到邊遠(yuǎn)的地方。被貶官,降職。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5)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越,到了,及。
(6)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政,政事;通,通順;和,和樂。
(7)百廢具興: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百,不是確指,形容其多。廢,這里指荒廢的事業(yè)。具,通“俱”,全,皆。興,復(fù)興。
(8)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乃,于是;增,擴(kuò)大。制:規(guī)模。
(10)唐賢今人:唐代和當(dāng)今(宋代)的名人。
(11)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囑咐。予,我。作文,寫文章。以,用來,連詞。記,記述。
(12)予觀夫巴陵勝狀:夫,fú,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那”。勝狀,勝景,好景色。
(13)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銜,銜接。吞,吞沒。浩浩湯湯:水波浩蕩的樣子。
(14)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yuǎn)。際涯:邊。
(15)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朝,在早晨,名詞做狀語。暉:日光。氣象,景象。萬千,千變?nèi)f化。
(16)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此,這。則,就。大觀,雄偉景象。
(17)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備,詳盡,完備。矣,語氣詞“了”。之,的。
(18)然則北通巫峽: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9)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極,盡。
(20)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遷客,被貶謫流遷的人。騷人,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多:大多。會,聚集。于,在。此,這里。
(2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飽覽這里景色時的感想,恐怕會有所不同吧。覽:觀看,欣賞。物:景物。之情:情感。,得無:恐怕,是不是。異:差別,不同。乎,語氣詞。
(22)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連綿不斷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23)開:解除,這里指天氣放晴。
(24)陰風(fēng)怒號(háo),濁浪排空:陰,陰冷。號,呼嘯;濁,渾濁。排空,沖向天空。
(25)日星隱曜(yào):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光輝,日光。
(26)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岳,高大的山。潛,隱沒。形,形跡。
(27)檣(qiáng)傾楫(jí)摧:桅桿倒下,船槳折斷。檣,桅桿。楫,船槳。傾,倒下。摧,折斷。
(28)薄暮冥冥(míng 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樣子。
(29)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則,就。有,產(chǎn)生……(的情感)。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zé)。去,離開。國,國都,指京城。憂,擔(dān)憂。讒,讒言。畏,害怕,懼怕。譏,嘲諷。
(30)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蕭然,蕭條的樣子。感極,感慨到了極點(diǎn)。而,表示順接。者,代指悲傷感情,起強(qiáng)調(diào)作用。
(3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氣候和暖,陽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風(fēng)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2)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33)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一,全。萬頃,極言其廣。
(34)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沙鷗,沙洲上的鷗鳥。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指美麗的魚。鱗,代指魚。游泳:或浮或沉。游:貼著水面游。泳,潛入水里游。
(35)岸芷(zhǐ)汀(tīng)蘭: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種。汀:小洲,水邊平地。
(3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7)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或:有時。長:大片。一,全。空:消散。
(38)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
(39)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40)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這里是寫無風(fēng)時水中的月影。璧,圓形正中有孔的玉。
(41)漁歌互答:漁人唱著歌互相應(yīng)答。互答,一唱一和。
(42)何極:哪有窮盡。何:怎么。極:窮盡。
(42)心曠神怡: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曠,開闊。怡,愉快。
(43)寵辱偕(xié)忘:榮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寵:榮耀。辱:屈辱。
(44)把酒臨風(fēng):端酒面對著風(fēng),就是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zhí)。臨,面對。
(45)洋洋:高興得意的樣子。
(46)嗟(jiē)夫:唉。嗟夫為兩個詞,皆為語氣詞。
(4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曾經(jīng)。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48)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異,不同于。為,這里指心理活動。二者,這里指前兩段的“悲”與“喜”。
(4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為互文)。以,因為。
(5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在朝中做官擔(dān)憂百姓。意為在朝中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jìn)”,對應(yīng)“居廟堂之高”。進(jìn):在朝廷做官。
(51)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處在僻遠(yuǎn)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dān)憂。處江湖之遠(yuǎn):處在偏遠(yuǎn)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對應(yīng)“處江湖之遠(yuǎn)”。之: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是:這樣。退:不在朝廷做官。
(52)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擔(dān)憂之前先擔(dān)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順承。必:一定。
(53)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那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54)時六年:慶歷六年(1046年)。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達(dá),人民安居和順,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kuò)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dāng)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銜接遠(yuǎn)山,吞沒長江,流水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fēng)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zé),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diǎn)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fēng),覺得喜氣洋洋了。
哎呀!我曾探求過古時仁人的心境,或者和這些人的行為兩樣的,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dān)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dān)憂。他進(jìn)也憂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必定說:“先于天下人的憂去憂,晚于天下人的樂去樂。”呀。唉!不是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
寫于為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練習(xí)】
一、基礎(chǔ)練習(xí)。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
(1)百廢具興 (2)前人之述備矣
(3)去國懷鄉(xiāng) (4)微斯人,吾誰與歸
2.翻譯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寫出文中“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內(nèi)容。(用原文回答)
4.“前人之述備矣”中的“前人之述具體指什么?
5.“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中的“進(jìn)”和“退”分別指什么?
6.“遷客騷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是 和 。
7.本文要表達(dá)的主要觀點(diǎn)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登斯樓也  微斯人 B.此樂何極  南極瀟湘
C.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9.“去”在古漢語中有多種意思,請你為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去”選擇正確的義項,將所選字母寫在括號內(nèi)。
去: A.距離 B.離開 C.除掉,去掉
①去國懷鄉(xiāng) ( ) 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 )
③委而去之 ( )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 )
10.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中,“進(jìn)”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yuǎn)”。
C.全文體現(xiàn)了范仲淹“以民為本”的思想,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寫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圖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yīng)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fù),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
二、比較閱讀。
(一)
(甲文)《岳陽樓記》
(乙文) 范文正公輕財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貴,于姑蘇近郊買良田數(shù)千畝,為義莊,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擇族人長而賢者一人主其出納。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縑一匹,嫁娶喪葬,皆有贍給。聚族人僅百口。公歿逾四十年,子孫賢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選自《澠水燕談錄》卷四)
11.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
(1)日星隱曜 (2)前人之述備矣
(3)既貴 (4)歲衣縑一匹
1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
1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孫賢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14.乙文體現(xiàn)了范仲淹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請用甲文中合適的句子回答)
15.《孟子 梁惠王下》中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請你根據(jù)甲乙兩文,具體說說你對范仲淹憂樂觀的理解和看法。
(二)
【甲文】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文】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
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節(jié)選自《宋名臣言行錄》)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
①或異二者之為( ) ②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 )
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在甲、乙兩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兩文采用的表達(dá)方式不同,甲文主要運(yùn)用了 的表達(dá)方式,乙主要運(yùn)用了  表達(dá)方式。
19.從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偉大抱負(fù)的思想基礎(chǔ)是什么?
1.(1)通“俱”,全、皆 (2)詳盡 (3)國都 (4)沒有
(1)先于天下人的憂去憂,晚于天下人的樂去樂。(2)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dān)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dān)憂。(3)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4)政治清明通達(dá),人民安居和順,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5)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 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唐賢今人詩賦 5.“進(jìn)”是指 居廟堂之高,通俗一點(diǎn)就是說在朝廷上做官。“退”是指處江湖之遠(yuǎn),通俗一點(diǎn)即是說不在朝廷上做官,隱退江湖。 6.個人的遭遇 外物的觸發(fā)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8.A 9.BCBA 10.A
11.(1)日光 (2)詳盡 (3)已經(jīng) (4)每年
12.D
13.(1)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孫賢明善良,到現(xiàn)在(還)尊奉范仲淹的規(guī)矩(做法),不敢廢除。
14.先天下之憂而憂(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對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他不受個人榮辱、悲喜的局限,用具體的行動體現(xiàn)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難能可貴的。
16. ①心理活動,心情 ②離開,離家
17.①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②有時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
18.揭示主題(點(diǎn)明文章中心) 議論  記敘
19.從家世貧苦了解人民的疾苦,從小立志苦讀大通六經(jīng)之旨奠定了儒家“仁愛”思想等方面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金秀| 手游| 朔州市| 略阳县| 泰安市| 隆化县| 常熟市| 龙岩市| 垦利县| 乐平市| 潜山县| 柘荣县| 鄂托克旗| 始兴县| 石楼县| 柯坪县| 金乡县| 邢台县| 民县| 扎鲁特旗| 灵川县| 舟曲县| 盘山县| 永嘉县| 内乡县| 惠州市| 武隆县| 云阳县| 富宁县| 大英县| 眉山市| 宁远县| 屏南县| 商都县| 长武县| 巴彦县| 孟州市| 柞水县| 介休市|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