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頑皮的杜鵑》教案課題:頑皮的杜鵑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三年級音樂教材中這首《頑皮的杜鵑》,可不簡單!它是一首來自奧地利的童謠,旋律優美、歌詞簡潔,卻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輕快的節奏和流暢的旋律,仿佛將我們帶進了充滿童趣的森林,和頑皮的杜鵑一起嬉戲玩耍。歌曲中還出現了頓音記號,為孩子們學習音樂符號和表現音樂效果帶來了新的挑戰。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能夠初步理解節奏和旋律,并用活潑的聲音唱歌。但是,對于頓音記號和弱起節奏的理解和表現,還需要老師們耐心引導。孩子們天生對鳥類和自然充滿了好奇和熱愛,這將成為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積極性的最佳利器。一、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體會小杜鵑活潑可愛的形象,感受春天帶給我們的美好和溫暖。2.藝術表現: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學習頓音記號,并用短促、跳躍的音符表現出杜鵑的活潑可愛;運用斷連和不同的力度,將杜鵑的叫聲演繹得淋漓盡致。3.創意實踐:通過扮演角色,進行即興表演,展現孩子們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力,讓他們成為“小演員”。4.文化理解:了解杜鵑鳥的習性和文化意義,感受歌曲中蘊藏的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主題,樹立愛護鳥類的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讓孩子們既完整又準確地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讓音樂之聲在課堂上盡情綻放。2.教學難點:幫助孩子們掌握弱起節奏,并用斷連和不同的力度來表現杜鵑活潑可愛的音,讓他們的歌聲充滿生機和活力。三、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引導孩子們主動思考和探索,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視唱練耳:讓孩子們用耳朵聽,用嘴巴唱,培養他們的音樂感知力。游戲教學: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形式,將學習知識融入到快樂的游戲中。肢體律動: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音樂,讓孩子們在動感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合作學習:鼓勵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四、教具準備杜鵑鳥圖片: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杜鵑鳥的外形。歌曲視頻:讓孩子們欣賞歌曲,感受音樂的魅力。伴奏音頻:為孩子們演唱歌曲提供伴奏,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音樂氛圍。小鐘琴:讓孩子們參與伴奏,體驗音樂創作的樂趣。五、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圖片:瞧!這是一只美麗的杜鵑鳥,它可是益鳥,最愛吃毛蟲!它也是報春鳥,吉祥鳥,在春天,我們常常能聽到它清脆悅耳的叫聲。因為它的叫聲聽起來像在唱著“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它“布谷鳥”。2.猜一猜,這是什么鳥?(孩子們會積極參與,并分享他們對杜鵑鳥的了解。)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歌曲欣賞:播放歌曲視頻,讓孩子們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昂⒆觽?,你們看,這只杜鵑鳥多么頑皮可愛??!它在森林里開心地玩耍著?!?br/>2.歌曲介紹:這是一首來自奧地利的童謠,它用輕快的節奏和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充滿童趣的森林圖畫,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和孩子們一起在森林中嬉戲玩耍。3.教師范唱:用飽滿的情緒和生動的表演,演唱歌曲,讓孩子們感受歌曲的情緒和節奏。“這首歌的節拍是4/4拍,你們能跟著我一起拍拍手嗎?”(二)探究1.旋律學唱:指導孩子們學習唱名5、6、7,并用柯爾文手勢幫助他們記住。播放伴奏音頻,讓孩子們跟著節奏做一做手勢,并在聽到5、6、7的音符時,做出相應的動作,加深對音高的理解。2.樂理知識:講解頓音記號,并用簡單的語言解釋它代表著短促、跳躍的音符。引導孩子們試著唱一唱,感受頓音的特殊效果?!澳銈兛矗@個符號叫頓音記號,它就像一個跳躍的音符,讓音樂變得活潑生動!”3.教師伴奏,指導孩子們演唱旋律,并強調頓音記號要唱出短促、跳躍的感覺?!昂⒆觽?,要注意弱起小節,讓我們的音樂更有活力!”(三)示范1.歌詞演唱:教師伴奏,指導孩子們演唱歌曲歌詞,并講解歌曲中杜鵑的叫聲,以及它在歌曲中出現的次數?!昂⒆觽?,你們聽,歌曲中杜鵑的‘咕咕’叫聲出現了6次,最后一次還叫了兩遍,是不是很有趣?”2.教師播放伴奏音頻,指導孩子們用正確的換氣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結尾要逐漸弱下去?!昂⒆觽?,我們要用正確的換氣方式,才能唱出完整的歌曲,就像杜鵑在森林中歡快地歌唱!”3.歌曲處理:講解歌曲的處理方式,讓孩子們用清脆、明亮的聲音演唱“我”,用短促、跳躍的聲音演唱“咕咕”?!昂⒆觽?,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現‘我’和‘咕咕’,讓歌曲更生動有趣!”4.歌曲特點:總結歌曲的特點,讓孩子們感受歌曲的詼諧風趣,以及對春天的贊美?!斑@首歌真好聽,它讓我們感受到春天和森林的美好,也讓我們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快樂!”環節三:鞏固延伸1.教師指導孩子們進行即興表演,并給予鼓勵和評價。2.即興表演:將孩子們分成小組,一人扮演“我”,一人扮演“咕咕”,其余同學用小鐘琴伴奏,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孩子們,我們來一場森林探險吧!扮演‘我’的孩子可以用歌聲來表達對杜鵑的喜愛,扮演‘咕咕’的孩子可以用‘咕咕’聲和動作來模仿杜鵑的活潑可愛,其他的孩子們可以用小鐘琴伴奏,讓我們一起感受森林的熱鬧和歡樂!”六、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孩子們,今天我們和頑皮的杜鵑一起進行了森林探險,你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嗎?我們不僅要學習音樂,還要愛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小伙伴——鳥類!”作業:1.回家后繼續練習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杜鵑的叫聲。2.收集關于杜鵑鳥的資料,了解它們的習性和文化意義,成為鳥類的小專家。七、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杜鵑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范唱,讓孩子們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緒,并用生動的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歌曲內容。(2)探究音樂環節:運用柯爾文手勢,引導孩子們學習唱名,并感受音高關系,讓孩子們在動手中學習。學習頓音記號,并用簡單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幫助孩子們理解它的含義,并引導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唱,感受頓音的特殊效果。指導孩子們演唱旋律,并強調弱起節奏,讓孩子們在演唱中感受節奏的魅力。(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即興表演,幫助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內容,并鍛煉他們的表現力,讓孩子們在表演中獲得成就感。通過布置作業,引導孩子們進一步學習歌曲,并了解杜鵑鳥的文化意義,擴展他們的知識面,激發他們對音樂和自然的熱愛。八、板書設計頑皮的杜鵑活潑歡快的音樂頓音記號,短促跳躍5、6、7唱名弱起節奏,斷連,力度變化九、教學反思本次教學中,孩子們對歌曲內容和音樂形象的理解比較深刻,能夠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在學習頓音記號和弱起節奏方面,孩子們也能夠進行嘗試,并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但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練習,讓他們的歌聲更加完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增加更多生動活潑的教學環節,激發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表現音樂,并把音樂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讓音樂成為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