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只小象》教案課題:兩只小象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兩只小象》選自人音版第二冊第四課《長鼻子》,是一首歡快的3/4拍歌曲,旋律簡單明快,歌詞生動形象,描繪了兩只小象見面打招呼,在河邊嬉戲的快樂場景,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純真友愛的美好情感。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學習興趣濃厚,對音樂表現得尤為喜愛,但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學中要注重趣味性,通過多種互動游戲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音樂潛能。一、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 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和生動形象的歌詞,體驗兩只小象的快樂情緒。2. 藝術表現: 能用活潑可愛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3. 創意實踐: 嘗試為歌曲編創簡單舞蹈,并能進行簡單的歌詞改編。4. 文化理解: 理解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萌發保護動物的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 能用活潑可愛的聲音演唱歌曲。2.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四分休止符的時值。三、教學方法游戲法視聽結合法啟發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鋁板琴音磚雙響筒三角鐵小象頭飾腳印音符卡片五、教學過程環節一: 導入新課1. “拍手拍腿”聲勢律動,模仿動物叫聲:老師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掌聲迎接神秘動物朋友,并用聲勢律動模仿小鳥、青蛙、小猴的叫聲,練習基本節奏型。2. 尋找小象腳印:老師出示小象腳印卡片,引導學生根據音高排列腳印,練習聽辨音高。環節二: 講授新課(一) 感知1. 播放視頻,初聽范唱,揭示課題:老師播放《兩只小象》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感受歌曲的情緒,并揭示課題。2. 模唱,感受歌曲旋律:老師用圖形譜示范歌曲旋律,引導學生隨音樂模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二) 探究1. 師范唱,理解歌詞內容:老師示范演唱歌曲,并引導學生理解歌詞內容,注意歌曲中出現的四分休止符。2. 按節奏讀詞,加深理解:老師帶領學生用節奏朗讀歌詞,并用不同的方式讀出“呦啰啰”,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三) 示范1. 學生演唱,感受快樂:老師引導學生輕聲演唱歌曲,并提醒學生注意四分休止符的時值。2. 打擊樂伴奏:老師請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其余學生演唱歌曲。環節三: 鞏固延伸1. 創意無限的舞蹈:老師引導學生合作表演兩只小象的見面禮儀,并鼓勵學生同桌合作編創舞蹈。2. 奇妙的音樂創作:老師引導學生嘗試改編歌詞,并選擇喜歡的動物融入歌曲中,進行演唱。六、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我們今天學習了《兩只小象》這首歡快的歌曲,并學會了用活潑可愛的聲音演唱歌曲。我們還學習了如何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嘗試了編創舞蹈和改編歌詞。作業:課后練習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歌曲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改編歌詞,唱給家人聽。七、設計意圖(1) 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聲勢律動和模仿動物叫聲,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并練習基本節奏型。通過聽辨音高和排列小象腳印,加強學生對音高的感知,為學生唱準歌曲做好鋪墊。(2) 探究音樂環節:通過觀看視頻和初聽范唱,讓學生直觀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通過模唱和師范唱,引導學生學習歌曲旋律和節奏,并理解歌詞內容。通過節奏朗讀歌詞,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歌詞內容,并體會歌曲的歡快情緒。(3) 鞏固延伸環節:通過打擊樂伴奏,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并鍛煉學生的節奏感。通過編創舞蹈和改編歌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八、板書設計兩只小象九、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采用游戲、視聽結合、啟發式和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并大膽嘗試編創和表演,展現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和音樂潛能。但在歌曲演唱中,部分學生對于四分休止符的理解和掌握不夠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練習和引導。—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