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胡曲《賽馬》教案課題:二胡曲《賽馬》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二胡曲《賽馬》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六冊的聆聽內容,由著名作曲家黃海懷創作。這首樂曲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描繪了我國蒙古族人民在歡慶節日時舉行賽馬盛會的熱鬧場面,傳遞著他們對草原和生活的熱愛。樂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 猶如一聲號令,樂曲以熱烈奔放的旋律拉開序幕,強有力的節奏仿佛矯健的騎手沖出起跑線,疾馳而飛,觀眾的歡呼聲也融入其中,展現出一派緊張、熱烈的比賽氛圍。第二部分* 旋律變得舒展悠揚,仿佛一曲悠揚的蒙古民歌《紅旗》,表達了內蒙古草原上騎手勇敢、豪放的性格。樂曲中運用了不同的演奏技巧,如指撥弦,讓音樂充滿節奏感,仿佛馬蹄聲在草原上回響。第三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再現,將賽馬的歡騰場面推向高潮,仿佛將觀眾帶回到比賽現場,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天性活潑,喜歡模仿,對音樂充滿好奇。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聆聽能力,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但他們的音樂視野相對狹窄,對民族音樂的了解還比較有限。本節課將通過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一、教學目標1. 審美感知:*沉浸在二胡曲《賽馬》的旋律中,感受樂曲的情緒變化,理解音樂所描繪的蒙古族人民歡快熱鬧的賽馬場景。2. 藝術表現:*通過律動、模仿、打擊樂等方式,化身為賽馬的騎手,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將音樂的畫面感呈現在舞臺上。3. 創意實踐:*用自制打擊樂器模仿馬蹄聲,體驗音樂的節奏感,并根據音樂進行簡單的舞蹈創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 文化理解:*認識民族拉弦樂器二胡,了解其獨特音色,感受二胡演奏的魅力;同時,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感受其熱情奔放、勇敢豪放的民族精神。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認識二胡,感受其音色特點,并體驗二胡演奏的魅力。2. 教學難點:*分段聆聽二胡獨奏曲《賽馬》,了解樂曲結構,感受音樂情緒,并體會速度在樂曲中的作用。三、教學方法:1. 視聽結合:通過觀看視頻、聆聽音樂、觀看圖片等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2. 互動參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律動、模仿、表演等方式,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并成為課堂的主角。3. 啟發引導: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內容,分析音樂結構,并將音樂與生活經驗相結合。4. 多媒體輔助: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圖片、視頻,豐富課堂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腦、自制打擊樂器(塑料瓶蓋等)五、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1. 播放草原風光視頻,畫面中出現廣闊的草原、奔馳的駿馬、英姿颯爽的騎手,讓學生感受草原的壯闊與美好。2.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嗎?3. 引出主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蒙古族賽馬的二胡曲——《賽馬》,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熱情奔放的民族音樂。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 觀看二胡演奏《賽馬》的視頻,并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2. 提問:音樂一開始是什么樣的?后來音樂又變成了什么樣?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探究1. 分段欣賞音樂,并進行提問:第一部分音樂表現了什么?(馬兒起跑,你追我趕的緊張場面,充滿了速度感和力量感)第二部分音樂表現了什么?(騎手豪放的性格,草原的遼闊,充滿了自由和奔放的氣息)第三部分音樂表現了什么?(賽馬達到高潮,歡騰熱鬧的場面,充滿了喜悅和激動的情緒)2. 介紹二胡的構造,并讓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模仿馬蹄聲,感受音樂的節奏感。3. 引導學生觀察樂譜,了解樂曲結構,并找出表現賽馬的不同速度。(三)示范1. 教師示范用二胡演奏《賽馬》的部分片段,并講解演奏技巧,展示二胡獨特的音色魅力。2. 學生嘗試用自制打擊樂器伴奏《賽馬》,體驗音樂的節奏感,并感受與二胡演奏的配合。環節三:鞏固延伸1. 學生根據音樂進行簡單的舞蹈創作,并進行表演,將音樂的畫面感呈現在舞臺上,展現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創造力。2. 學生分享對《賽馬》的感受和理解,并講述對蒙古族的文化了解,并將音樂與自身經驗相結合,形成更深層的理解。六、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二胡曲《賽馬》,認識了二胡,感受了它的獨特音色,并體驗了演奏技巧。我們還了解了蒙古族的賽馬文化,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奔放、勇敢豪放的精神。通過音樂,我們仿佛置身于賽馬的現場,感受到了賽馬的緊張、熱烈和歡騰。作業:1. 課后繼續聆聽《賽馬》曲,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和節奏,并將音樂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進行更深層的思考。2. 查閱資料,了解更多有關蒙古族的文化和二胡的相關知識,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將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表達。七、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習興趣,并進入學習狀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結合自身經驗,說出對音樂的理解,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具體的畫面和情感。(2)探究音樂環節:分段欣賞音樂,引導學生分析音樂的結構和內容,理解音樂表達的情感,并將音樂的內涵與音樂結構相結合。通過提問、討論、模仿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達力。介紹二胡和樂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并拓展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3)鞏固延伸環節:學生通過舞蹈創作和分享,進一步鞏固對音樂的理解,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將音樂轉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鼓勵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學習,拓展音樂知識和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八、板書設計《賽馬》作曲:黃海懷樂器:二胡音樂情緒:緊張、熱烈舒展、悠揚熱烈、高漲九、教學反思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聆聽音樂、模仿表演、討論交流等方式,對二胡曲《賽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體驗了音樂的魅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時間限制,部分內容講解不夠深入。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需要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更生動、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并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