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音樂《搖籃曲》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感受、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2、能夠用高位混和的聲音圓潤柔和地演唱《搖籃曲》。 通過歌曲學唱、歌曲賞析和拓展欣賞其他搖籃曲、尋找身邊的搖籃曲的教學,學生能理解搖籃曲的基本風格特點。3、通過歌曲學唱、歌曲賞析和拓展欣賞其他搖籃曲,體驗母愛的真誠、無私和偉大,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母親,并進行感恩教育。二、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感受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三、教學難點:1、學唱歌曲時,能引導學生連貫自如圓潤地演唱好前倚音和圓滑音。2、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分析搖籃曲的情緒、節奏、速度、力度特點。四、教學措施:1、以聽為主,聽唱法。2、賞析法3、自主學習法五、教學準備:教學課件、鋼琴、相同大小彩色紙若干六、教學過程:(一)情境創設,初聽聯想1、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池塘里來了兩只可愛的小青蛙,它們想和大家跳支舞,播放兒童歌曲《小跳蛙》。學生隨音樂編創舞蹈動作。2、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媽媽搖著搖籃哄自己的小寶寶睡覺。此時播放剛剛的歌曲合適嗎?播放舒伯特的《搖籃曲》樂曲。3、講述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搖籃曲》的創作背景。引出歌詞。今天我們就學習和媽媽的愛有聯系的音樂體裁—搖籃曲。(通過歌曲風格的鮮明對比,讓學生更加明確搖籃曲的風格特點。)(二)小組討論:什么是搖籃曲?小組匯報后,課件出示搖籃曲定義。(三)初聽全曲,邊聽邊律動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在聆聽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閉上眼睛,身體隨音樂輕輕擺動。(四)復聽全曲,邊聽邊畫旋律線1、邊聽邊畫旋律線,進一步感受歌曲旋律、速度、力度、節奏特點。為歌曲劃分結構。2、黑板展示整首歌曲的旋律線。分析歌曲的結構。(五)學唱歌曲1、節奏練習2、學生跟鋼琴用“wu”分樂句哼唱旋律3、學生跟鋼琴輕聲視唱旋律。指出不足并加以練習。引導學生跟鋼琴輕聲高位學唱歌詞。4、分樂句完整學唱分句學唱,解決難點:前復倚音(1) 教師示范講解。(2)教師指導練習。(3)旋律歌詞相結合分句教學。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六)體驗賞析多種搖籃曲1、教師現場演唱勃拉姆斯《搖籃曲》。2、欣賞勃拉姆斯的管弦樂《搖籃曲》。(運用了豐富多彩的器樂音色,賦予了這首曲子更多的色彩變化)(七)總結搖籃曲的風格特點。(八)情感升華學生制作小賀卡,在教師發下去的彩色紙上寫下想對自己媽媽說的話,然后放到《搖籃曲》這一課的書中。回家后把賀卡交給媽媽,并把今天學到的這首歌曲唱給自己的媽媽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