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癩蛤蟆和小青蛙》教學設計學情分析:這首歌曲對于四年級來說并不難。歌曲不僅將小動物的叫聲融入到音樂作品中能進行表演,而且采用“對話”的方式更增加了情趣,相信孩子們會很積極的投入進活動中來。四年級的學生掌握了一些音樂知識并且有一定的音樂體驗過程,所以這節課設計以自學和引導為主來學習這首歌,在上課之前根據每個班學生的不同的狀態,老師圍繞著音樂要素,有所針對的設計一些鋪墊的環節,讓學生迅速地投入到音樂學習氛圍中去。隨著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感受音樂風趣幽默的表現方式同時,感受音樂中表現的蛤蟆和青蛙的動物形象。2.感受音樂要素中音色、力度的變化塑造的形象生動的音樂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區別,增強科普知識,引導學生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3.學習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弱起節奏。教學重點:1.正確掌握歌曲中出現弱起節奏和音樂中出現的節奏難點。2.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音樂中表現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動物形象。3.感受歌曲風趣幽默的特點。教學難點:1.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出現的節奏和旋律難點。2.體會音樂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樂形象。3.學習體驗各種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不同作用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對唱問好歌1=E 2/4師:上課生:起立師:3 5 | 3 5 | 1、2 | 3 — | 生:3 5 | 3 5 |你 好 你好 同學 好 您好 您好1、3 | 2 — | x x | x x | x x | x x |老 師 好 老 師 您 好 老 師 您 好師:5·6|5 3 | 2 2 | 1 —— || (請坐)你 的 聲 音 真 好 聽二、認一認故事的主角1.(板書課題,ppt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故事歌曲《癩蛤蟆和小青蛙》,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師念白)xx ︱ xx xx ︱x .xx ︱xx xx ︱x – |西邊 有只癩蛤 蟆 東邊 有只 小青 蛙x x x|x x x|xxx x x |x .|癩蛤蟆 咕咕兒呱小青蛙呱呱 呱2.(ppt2-1)請大家和我一起講一講故事的開頭,聽琴數拍1、2之后輕聲說三個八分休止符之后接讀3.(ppt2-2)誰能認出哪只是癩蛤蟆,哪只是青蛙?你是從哪里分辨的?生:顏色、花紋、叫聲、四肢長短……4.他們因為形體和聲音相似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來聽歌曲之后說一說。(ppt2-3,播放1)三、演一演主角的動作、表情和臺詞1.兩位主角“癩蛤蟆”、“青蛙”的動作、表情什么樣?誰能演一演,說一說?(指生答,師板書:瞪著、哎?望著、咦?眨、哎!眨、咦?。┪覀兏龑W一學。2.歌中除了唱詞,還有說詞。癩蛤蟆和青蛙還說了什么?我們聽一聽。(播放2)3.癩蛤蟆爸爸和小青蛙說話的音色、力度一樣嗎?誰強一點,誰弱一點?我們學一學。4.隨著老師按節奏讀一讀歌詞,感受角色形象。注意念白的力度和音色。5.(ppt3)下面力度記號誰來按自己的理解說一下,哪個強于哪個?6.(ppt4)聽歌曲,我們分成兩組,按角色把故事情節演一下。7.隨著琴我們把故事熟悉一下。8.跟著錄音比一比,誰的聲音更像癩蛤蟆和青蛙!四、生活中的力度、節奏(ppt5)我們來觀看演員用力度、節奏變化帶給觀眾的不同感受。五、板書設計癩蛤蟆和小青蛙瞪著 哎?—— 望著 咦?眨 哎!—— 眨 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