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幸福拍手歌》課 型:唱歌綜合課教學內容《幸福拍手歌》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年級:小學四年級教材分析:《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4/4拍,大調式。歌曲的速度稍快,情緒活潑,節奏緊湊。旋律以發展的遞進式樂句組成,在弱起節奏及附點八分音符的動力性節奏推動下,給人以活潑、稚氣的跳躍式行進感,旋律以音程擴展的手法展開,在出現全曲最高音后,呈波浪式旋律結束在主音上。歌詞采用兒童生活中的動作,邊唱邊做,使得歌曲生動有趣,游戲性強。設計思路1.指導思想音樂課程標準中強調,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使學生充分體 驗蘊含于音樂中獲得美和豐富的情感,并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本課音樂教學設計,圍繞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創造。本堂課的設計著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思維創造能力放在首位,創設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活動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吸取知識,增長能力,健康發展。2.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系統的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學習了很多優美、健康的兒童歌曲,感受了音樂的美,學生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同時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應當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用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演能夠較準確地演唱連續附點節奏,體會律動感。(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歌曲歡樂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4.教學重點重點:連續附點的演唱5.教學難點難點:感受歌曲歡樂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6.教學方法教法:講授法、欣賞法、情境法、創作法學法:探究法、體驗法、對比法、摸方法二、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三、教學過程(一)導課1.師生問好。2.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紙杯游戲,跟音樂一起打節拍,一會告訴老師它是幾拍子的?(四四拍)3.再來仔細聆聽,這段音樂每個樂句在第幾拍進入的?(第四拍是弱拍,從弱拍開始的句子我們把它叫弱起小結)4.你們在聆聽中還發現了什么?請你在休止地方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同學們找的非常準確)(拍腿、拍肩、跺腳等從身體發出的聲音我們叫做聲勢)5.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的節奏,看懂的同學可以模仿我。6.讓我們加入音樂試著打一打,這段音樂可以分為幾個樂句?8.全體起立,把拍腿改為原地踏步試一試。9.讓音樂流動起來,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向前行進,在下一個樂句開始的地方,反方向行進。【設計意圖:用紙杯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歌曲的拍子、弱起、休止等等音樂要素,并在律動中感受旋律的樂句,為后面歌曲學習做好鋪墊。】學習歌曲1.剛才我們聆聽的這段音樂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叫《幸福拍手歌》,讓我們一起聽聽,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2.請同學們看黑板,你們唱第一條旋律,我唱第二條,說說他們有什么不同?3.第二條旋律中加入了什么?生活中哪些聲音可以表示這樣的節奏?(附點八分音符,它的節奏特點是前場后短)4.請大家唱一下歌譜,仔細觀察這四個樂句節奏都有什么特點?(連續附點)5.旋律音高有什么特點?(發展的遞進式樂句組成)6.跟著琴聲,小聲填唱第一段歌詞。7.后面第二段、第三段歌詞請同學們自學完成。第四段老師來演唱。【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附點音符,并總結出它的特點,先唱譜子后填歌詞,并讓學生自己學完成后兩段歌詞。】(三)創編活動1.同學們,你們幸福的時候最想干什么?2.現在老師留2分鐘時間,請你們自由組合把自己最幸福的事情唱出來,并加入聲勢一會來表演。3.分組請同學到前面來表演,師生共同評價。【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分小組,把最幸福的事情唱出來,并加入聲勢來表演,可以調動學生的創編熱情,和增強團結合作意識?!?br/>4.快樂的四十分就要過去了,老師也創編了一段歌詞送給大家,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本節課。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揮揮手如果感到幸福一起說聲再見吧,那么大家一起說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