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嘹亮歌聲》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目標:1、感受自然界的聲音現象與音樂形象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音樂。2、通過回聲游戲,以及歌曲的學習,訓練學生的輪唱與合唱技能。3、從游戲、聆聽、模唱、對比、學唱中,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了解輪唱與合唱,并能用平穩悠長的氣息,有力度對比的優美演唱。教學重點:優美,有力度層次的輪唱與合唱。教學難點:雙聲部合唱音準。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有趣的回聲《小豬佩奇》動畫片。師:說一說動畫片里的佩奇和她的老師同學在做什么?(對著山谷大聲喊,叫喊山,會聽到回聲的現象)當我們面對翠綠起伏的大山大喊時,喊完就會傳來回聲,回聲與喊聲對比怎么樣?(回聲越來越小,力度越來越弱)二、回聲游戲:我們也來做個回聲的游戲好嗎?老師對著大山唱一句,同學們用回聲呼應一句。(師用“嚕”模唱歌曲前四句)三、介紹輪唱:配合太默契了,同學們的歌聲真美呀!剛剛我們模仿了回聲,感受了回聲的美妙,與其說剛剛同學們的演唱是模仿夏老師形成的回聲,倒不如理解為這是我們師生相互配合所完成的一種專業的演唱形式——輪唱。四、學習歌曲今天的音樂課,我們學唱的歌曲就是一首輪唱形式的歌曲,一首非常好聽的日本兒童歌曲《嘹亮歌聲》1、初聽歌曲,說說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聲音飽滿,悠揚動聽,情感歡快愉悅,節奏整齊)它是怎樣輪唱的?(PPT介紹輪唱)2、復聽歌曲,這首輪唱歌曲給人悠遠的感覺,仿佛繚繞在天地之間,再次聽一遍,注意聽原聲與回聲那種遙相呼應的感覺和最后一樂句的不同。(最后一個樂句,不是輪唱,而是同步的和聲,同時行進的分兩個聲部的合唱)3、師范唱,請學生聽聽老師唱的是哪個聲部?歌曲是幾拍子的?4、學習歌曲第一聲部旋律,提出注意的地方:(觀察樂譜,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歌曲每兩個小節第一拍都是休止,都以第二拍弱拍行進,使歌曲充滿了動蕩飄逸的美感。)5、填詞,齊唱第一聲部,用手勢動作幫助學生記住節奏。6、輪唱練習(1)師生合作,學習輪唱部分,學生唱歌聲,老師模仿回聲;互換;指導學生要有力度對比。(2)生生合作,分組合作輪唱部分。7、合唱練習(1)課件出示合唱部分樂句。師帶領學生加手勢動作區分旋律,進行練唱。(2)完整練唱全曲。同學們唱的真棒!讓我們完整地跟音樂演唱一遍,注意聲音要放松,吐字清晰,同學們要收起自己個性的聲音,和大家的聲音融合,這樣的合唱聲音才好聽,和諧。(3)情緒演唱,聽了同學們的歌聲,我們仿佛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在藍天、山谷、大地間,真的很美!看來很多同學都掌握了要用什么樣的情緒來表現這首歌曲,誰來說一說?(氣息悠長,聲音優美,情感歡愉,帶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生起立,請個別同學上臺用三角鐵伴奏,其他同學加動作跟音樂完整演唱。五、總結下課同學們,如果說高聲部是藍天,那么低聲部就是大地,兩者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美感,它們相互守望,構成了美妙的音樂世界,老師在你們的歌聲中感受到了藍天的美麗,大地的寬廣!希望同學們也如同歌中表達的情感一般熱愛我們的大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