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第1節 科學并不神秘一、預學任務1. 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2.列舉我們身邊的自然現象(至少5個) 。3.科學以自然界各種 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 。4.只要我們留心 ,從研究身邊的 著手,就可以走進科學的世界。請列舉2個科學史上的例子。如 。5.人類對地球和星空的認識、對物質的認識等知識的過程,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解釋了許多奇妙的的自然現象的同時 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這是由于科學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 。6.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 ,如果對它認識不足、使用不當,也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 影響,如 。7.科學的發展提升了人類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如 。在科學發展過程中,人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 ,并要不斷地 地解決問題。因此,科學是無止境的。二、隨堂任務1.如圖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內放置兩根長短不同的蠟燭,一段時間后,先熄滅的是較 (“高”或“低”)的那根蠟燭。如果換用一個體積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則先熄滅的是較 (“高”或“低”)的那根蠟燭。2.教材中介紹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的證據是。3.科學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使我們對自然的 不斷擴大,小到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學研究的對象:(1)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 ,太陽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著它轉動。16-17世紀,經過哥白尼、牛頓等許多科學的探索研究,最終人們相信太陽系的中心是 。(2)物質是由 、 或 構成的;(3)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肉湯變質是 引起的,而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4.我國“智慧藥房”支持遠程問診、自助購藥說明科學改變了人們的 ,使人們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5.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巨變。熱機的發明使人類進入 時代;電磁學的創立使人類進入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跨入了 時代。三、課后任務(一)基礎性作業1.科學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進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 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鳥蛋為什么會孵出小鳥 D.插在水中的鉛筆為什么會“折斷”2.科學技術在改變我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不利影響的是( )A.“蛟龍號”7062 m海深試驗成功 B.“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C.利用機器人掃地 D.網絡給青少年健康帶來影響3.彩虹、流星、火山噴發、極光等自然現象說明 ( )A.事物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 B.事物的變化是沒有規律的C.各種事物都在發生變化 D.事物是不會發生變化的4.下列屬于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是( )①洗碗機能讓我們飯后不發愁 ②可視電話改變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③網上購物不用再逛市場 ④神舟十六號的成功發射 ⑤嫦娥一號衛星的繞月飛行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5.科學研究的尺度由微觀到宏觀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 原子、細胞、地球、宇宙 B. 宇宙、地球、細胞、原子C. 原子、地球、細胞、宇宙 D. 宇宙、原子、細胞、地球(二)拓展性作業6.如圖所示,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猜測一下,如果沿兩張紙條的中間向下吹氣,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 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對此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將它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1)你的猜測: 。(2)動手實驗后你看到的現象: 。(3)你提出的問題: 7.在三個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別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別敲擊瓶口,記錄聽到的聲音情況。關于這個現象,你能提什么科學問題?實驗現象 。科學問題 ?8.針對“隨堂任務”第1題的實驗結論,查閱相關資料解釋其中的原因。。四、整理任務(1.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2.存在的疑點及對策......)在本課時內容講解分析之后,根據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第1節 科學并不神秘》參考答案及解析一、預學任務1. 好奇心 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2.列舉我們身邊的自然現象(至少5個) 合理均可 。3.科學以自然界各種 現象 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 原因和規律 。4.只要我們留心 觀察 ,從研究身邊的 問題 著手,就可以走進科學的世界。請列舉2個科學史上的例子。如 合理均可 。5.人類對地球和星空的認識、對物質的認識等知識的過程,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解釋了許多奇妙的的自然現象的同時 改變 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這是由于科學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 事實和證據 。6.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 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果對它認識不足、使用不當,也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 負面 影響,如 合理均可 。7.科學的發展提升了人類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如 從古代火箭到現代火箭等合理均可 。在科學發展過程中,人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 新的問題 ,并要不斷地 創造性 地解決問題。因此,科學是無止境的。二、隨堂任務1.如圖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內放置兩根長短不同的蠟燭,一段時間后,先熄滅的是較 高 (“高”或“低”)的那根蠟燭。如果換用一個體積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則先熄滅的是較 低 (“高”或“低”)的那根蠟燭。2.教材中介紹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的證據是 盡管吊燈的擺動幅度越來越小,但第一次擺動的時間似乎相等 。3.科學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使我們對自然的 認識范圍 不斷擴大,小到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學研究的對象:(1)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 ,太陽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著它轉動。16-17世紀,經過哥白尼、牛頓等許多科學的探索研究,最終人們相信太陽系的中心是 太陽 。(2)物質是由 分子 、 原子 或 離子 構成的;(3)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肉湯變質是 空氣中的細菌 引起的,而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4.我國“智慧藥房”支持遠程問診、自助購藥說明科學改變了人們的 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使人們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5.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巨變。熱機的發明使人類進入 工業化 時代;電磁學的創立使人類進入電氣 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跨入了 信息 時代。三、課后任務(一)基礎性作業1.科學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進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 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鳥蛋為什么會孵出小鳥 D.插在水中的鉛筆為什么會“折斷”【答案】B【解析】科學問題是科學認識主體與客體之間矛盾的表現,是科學認識中需要探討和解決的課題。2.科學技術在改變我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不利影響的是( )A.“蛟龍號”7062 m海深試驗成功 B.“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C.利用機器人掃地 D.網絡給青少年健康帶來影響【答案】D【解析】科學技術在改變我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危害,我們要學會科學的思考方法,正確運用科學和技術,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明天。3.彩虹、流星、火山噴發、極光等自然現象說明 ( )A.事物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 B.事物的變化是沒有規律的C.各種事物都在發生變化 D.事物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答案】C4.下列屬于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是( )①洗碗機能讓我們飯后不發愁 ②可視電話改變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③網上購物不用再逛市場 ④神舟十六號的成功發射 ⑤嫦娥一號衛星的繞月飛行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答案】A5.科學研究的尺度由微觀到宏觀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 原子、細胞、地球、宇宙 B. 宇宙、地球、細胞、原子C. 原子、地球、細胞、宇宙 D. 宇宙、原子、細胞、地球【答案】A(二)拓展性作業6.如圖所示,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猜測一下,如果沿兩張紙條的中間向下吹氣,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 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對此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將它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1)你的猜測: 。(2)動手實驗后你看到的現象: 。(3)你提出的問題: 【答案】(1)紙條向外分開(合理即可)(2)紙條向內靠攏(3)紙條為什么會向內靠攏(合理即可)【解析】通過實驗來解決問題。不建議用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7.在三個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別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別敲擊瓶口,記錄聽到的聲音情況。關于這個現象,你能提什么科學問題?實驗現象 根據實際情況記錄 。科學問題 聲音的高低與玻璃瓶中水的多少有關嗎 (合理即可) ?8.針對“隨堂任務”第1題的實驗結論,查閱相關資料解釋其中的原因。答: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如果容器小,盡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因為蠟燭燃燒而被加熱,大量聚集在容器上半部分而不會立即下沉。二氧化碳越積越多,而氧氣卻逐漸被消耗,因此較高的蠟燭先熄滅。當容器很大且較高,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會充分冷卻在而下沉,導致較低的蠟燭先熄滅。四、整理任務(1.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2.存在的疑點及對策......)在本課時內容講解分析之后,根據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二一言/讓教學更有效精品試卷丨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第1章探素自然的科學第1節科學并不神秘一、預學任務1.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2.列舉我們身邊的自然現象(至少5個)3.科學以自然界各種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4.只要我們留心從研究身邊的著手,就可以走進科學的世界。請列舉2個科學史上的例子。如5.人類對地球和星空的認識、對物質的認識等知識的過程,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解釋了許多奇妙的的自然現象的同時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這是由于科學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6.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如果對它認識不足、使用不當,也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影響,如7.科學的發展提升了人類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如在科學發展過程中,人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并要不斷地地解決問題。因此,科學是無止境的。二、隨堂任務1.如圖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內放置兩根長短不同的蠟燭,一段時間后,先熄滅的是較(“高”或“低”)的那根蠟燭。如果換用一個體積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則先熄滅的是較(“高”或“低”)的那根蠟燭2.教材中介紹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的證據是圖1.1-3玻璃罩內哪3.科學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使我們對自然的不斷擴大,小到構成物根蠟燭先熄滅質的微觀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學研究的對象:(1)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太陽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著它轉動。16-17世紀,經過哥白尼、牛頓等許多科學的探索研究,最終人們相信太陽系的中心是可(2)物質是由或構成的:(3)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肉湯變質是引起的,而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4.我國“智慧藥房”支持遠程問診、自助購藥說明科學改變了人們的,使人們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5.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巨變。熱機的發明使人類進入時代:電磁學的創立使人類進入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跨入了時代。三、課后任務(一)基礎性作業1.科學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進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21世紀教育網(mw.21cnjy.co公二一戴言/讓教學更有效精品試卷「科學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鳥蛋為什么會孵出小鳥D.插在水中的鉛筆為什么會“折斷”2.科學技術在改變我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不利影響的是()A.“蛟龍號”7062m海深試驗成功B.“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C.利用機器人掃地D.網絡給青少年健康帶來影響3.彩虹、流星、火山噴發、極光等自然現象說明()A.事物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B.事物的變化是沒有規律的C.各種事物都在發生變化D.事物是不會發生變化的4.下列屬于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是()①洗碗機能讓我們飯后不發愁②可視電話改變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③網上購物不用再逛市場④神舟十六號的成功發射⑤嫦娥一號衛星的繞月飛行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5.科學研究的尺度由微觀到宏觀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原子、細胞、地球、宇宙B.宇宙、地球、細胞、原子C.原子、地球、細胞、宇宙D.宇宙、原子、細胞、地球(二)拓展性作業6.如圖所示,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猜測一下,如果沿兩張紙條的中間向下吹氣,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對此你產生了什氣流么疑問?將它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1)你的猜測:(2)動手實驗后你看到的現象:(3)你提出的問題:7.在三個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別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別敲擊瓶口,記錄聽到的聲音情況。關于這個現象,你能提什么科學問題?實驗現象科學問題8.針對“隨堂任務”第1題的實驗結論,查閱相關資料解釋其中的原因。四、整理任務(1.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2.存在的疑點及對策.·,)在本課時內容進解分析之后,根據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221世紀教育網(mwm.21cnjy.com(共24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上第1節 科學并不神秘探索自然的科學第1章“—”科學寄語: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新知導入2022年5月,科學家向人們展示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圖片。這了這張圖片,科學家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艱難探索。1.人類為什么如此熱衷于科學研究?2.科學研究有什么作用?探究新知一、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大自然各種神奇現象,豐富多彩、千姿百態。還有哪些自然現象呢?說一說。各種現象事物都在發生著變化,你想知道發生變化的原因嗎?昆蟲蛻皮探究新知1.科學研究的對象:科學以自然界各種現象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2.學習科學的意義:學習科學,研究各種客觀事實和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對自然界中各種現象及其變化做出解釋和預測。探究新知探索活動:如圖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內放置兩根長短不同的蠟燭,一段時間后,先熄滅的是較 (“高”或“低”)的那根蠟燭。如果換用一個體積大一些且再高一些的玻璃罩,可能的結果會怎樣?原因是什么呢?先熄滅的可能是較低的那根蠟燭,也可能是較高的那根蠟燭。查閱相關資料可知: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如果容器小,盡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因為被加熱,大量聚集在容器上半部分而不會立即下沉。二氧化碳越積越多,而氧氣卻逐漸被消耗,因此較高的蠟燭先熄滅。當容器大一些且高一些,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充分冷卻在而下沉,導致較低的蠟燭先熄滅。也可能與第一次的結果相同。高這個探索活動說明科學研究要善于觀察,勤于實驗。在科學發展史上,許多事例都說明這一點。1.伽利略與“擺的等時性”: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對教堂穹頂上的吊燈因風吹過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感到好奇,他發現,盡管吊燈的擺動幅度越來越小,但每一次擺動的時間似乎相等。于是,他仔細觀察,并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從而發現了“擺的等時性”。2.奧斯特與電流的磁效應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整理器材時,偶然發現電流使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從而進行持續研究,最終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從研究身邊的問題著手,就可以走進科學的世界剩下的還要烤幾次?探究新知二、科學改變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一)科學改變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是基于科學探索提供新事實與證據。(1)人類的對地球觀的認識(2)人類對宇宙觀的認識: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6-17世紀,哥白尼、第谷和開普勒等人通過長期的天文觀測和分析,逐漸認識到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并找到了行星運動規律。在這些觀測和分析基礎上,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根源。科學家的工作最終使人們相信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3)人類的物質構成觀的改變:我國古代,人們認為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古希臘,學者指出:萬物由土、氣、水、火四種元素組成;近代,道爾頓、阿伏伽德羅等科學家認為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現在,我們知道了物質的微粒構成,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4)人類的生命發生觀的改變:19世紀中葉前,流行著一種“自然發生說”,認為細菌是自然發生的。例如,肉湯里會自然生成細菌,使肉湯變質。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了肉湯變質是空氣中的細菌引起的,否定了“自然發生說”。探究新知(二)科學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科學使我們對自然的認識范圍不斷擴大,小到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1)望遠鏡的利用:人們制造了巨大的望遠鏡,從而把研究目光投向更加深邃的宇宙;(2)電子顯微鏡的利用:人們利用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微小的粒子。中國“天眼”掃描電子顯微鏡望遠鏡科學研究的尺度三、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1、科學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復雜的問題;通過表面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或內在規律。2、科學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舒適,使人們的工作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3、科學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改變生活的同時,必須盡可能地減少濫用科技發明對人類生成的危害。思考與討論: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但在它產生百年以后,塑料卻被稱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之一”。就塑料產生的利和弊,談談你的觀點。利處:輕便,實用,可以隨身攜帶;弊端:亂棄塑料袋,塑料在自然環境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降解,造成白色污染。四、科學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1、科學的發展改變著人們對自然界各種事物的認識,提升了人類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①熱機的發明:人類進入了工業化時代;②電磁學的創立: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③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類跨入了信息時代;④現代航天技術:人類能夠探索宇宙的奧秘;⑤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為人類打開了遺傳科學的大門。2.科學在不斷地發展①科學還有許多問題不能合理的解釋或解答。②科學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新的問題。③科學是無止境的,探索、發現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動科學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學好科學,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具備基本的科學知識,懂得科學原理,學會科學的思考方法,正確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探索科學的奧秘,享受科學研究的樂趣。課堂總結1、科學的研究對象:自然界各種現象,發現其原因、規律,并解釋和預測;2、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學探究(實踐)3、科學的作用:(1)科學促進了社會的發展(2)科學發展改變的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3)科學發展改變的人們的思維方式(4)科學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4、預學任務互評隨堂任務完成同步作業中的隨堂任務。板書設計科學并不神秘科學研究對象科學研究方法科學的作用學習科學的方法課后任務1.作業本中相應練習;2.同步作業中的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3.《長度的測量》(第1課時)同步作業中的預學任務;4.整理任務,如學習中存在的疑點及對策;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任務型同步課件】七上科學 1.1 科學并不神秘.pptx 【任務型探究學案】1.1 科學并不神秘.docx 【任務型探究學案】1.1 科學并不神秘.pdf 1.1 曲頸瓶實驗.mp4 1.1北斗導航系統.mp4 1.1擺的等時性.mp4 1.1昆蟲蛻皮.mp4 1.1智慧藥房.mp4 1.1極光.mp4 40fc9dd56818010dca920bc844de639a.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