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3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學習目標政治認同:認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努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科學精神:辯證看待中華傳統文化;體會民族精神的表現,感受民族精神的作用。公共參與:弘揚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創造性轉化的要求:2、★創新性發展的要求: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基本內涵:2、核心及其地位:3、時代特征(形成、豐富與發展):4、★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5、★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學習目標:從牛年春晚的《唐宮夜宴》開始,河南衛視似乎"殺瘋了",元宵的《芙蓉池》、清明的《紙扇書生》、端午的《祈》到七夕的《龍門金剛》,無一不好評如潮。在晚會以邀請"流量"明星為主的大趨勢下,河南衛視無疑是以傳統文化開辟出另一條道路。說一說:河南衛視的成功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啟示我們要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1、一、創新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1. 創造性轉化的要求(側重改造、繼承)標準—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途徑—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目標—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可見,“小康”是封建社會經濟相對繁榮、社會相對安定的歷史時期的代稱。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賦予了“小康”更高的標準——平衡、協調、可持續的社會。(2)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側重創新、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汲取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仁愛”“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時又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標準: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途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目標:使之成為適合當今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文化形式知識拓展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區別 著重點 在于改造和轉化 在于創新和發展對象 是“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這其中既包括內涵也包括形式,內涵是要有當代借鑒價值的,形式是陳舊落后的, 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這里只是指內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的內涵;途徑 側重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 側重對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目的 重在激活由于表達形式陳舊等客觀原因而減少甚至喪失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進一步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聯系 二者是一個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都是要在鑒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時代條件和實際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和發展,而且在改造和發展的具體內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處。 (1)繼承和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P97(2)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P100相關鏈接(3)利用現代大眾傳媒,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P100相關鏈接知識拓展: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2、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偉大夢想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創造精神2.核心——愛國主義①關系: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②作用: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關系: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勤勞勇敢愛國主義核心;精神支柱體現體現體現體現3. 為什么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作用)(1)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2)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原因: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既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4.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豐富與發展)(2)表現: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②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了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塞罕壩精神等。③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③抗疫精神內涵: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偉大抗疫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①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②在實踐中,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學習核心價值觀5.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要求區別:(1)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2)時代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聯系:(1)兩者相輔相承,相互支撐,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2)只有不斷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眾長,日益豐富;(3)只有堅持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拓展:中國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課堂小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創新性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核心:愛國主義地位:是.....旗幟,是......精神支柱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地位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意義)...強大精神動力,...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價值追求,...精神火矩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與發展既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1.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是創造性轉化的要求。糾正: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是創新性發展的要求。易錯提醒2.創造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糾正: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創造精神與愛國主義息息相關。3.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永恒不變。糾正: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發展。4.弘揚民族精神為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糾正:弘揚民族精神為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5.中華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物質力量。糾正:中華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1.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深刻概括了偉大抗疫精神:“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關于偉大抗疫精神,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①偉大抗疫精神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力量②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③偉大抗疫精神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物質力量④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牛刀小試2.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題為《今日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的講話。王毅表示,新中國70年,是中國不斷融入世界、作出貢獻的70年。走進新時代,中國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比任何時候更有條件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從文化角度看,增強這個信心需要( )①堅持偉大夢想精神,百折不撓、堅忍不拔②拒絕外來文化的影響,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自信③必須堅持從對人民的情感中獲得創作靈感,扎根群眾生活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A牛刀小試3.“中國正流行,經典詠流傳”,《經典詠流傳》將中華經典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網絡平臺有機結合,兼顧詩詞文化上的意境悠遠和表現形式的通俗易懂。經典傳唱人結合自身的音樂風格,將經典詩詞轉化為優美的歌曲,用現代的唱法和曲調來演繹傳統經典,激發了廣大觀眾的強烈共鳴。該節目的成功之處在于( )①運用大眾傳媒,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 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③樹立文化自信,增強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④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牛刀小試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于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1)為什么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2) 請你為中小學弘揚和踐行建黨精神設計兩條宣傳標語。答:(1)①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②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③偉大建黨精神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偉大建黨精神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2)緊扣問題、知識準確、條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①高舉“建黨精神”火炬,爭當青年先鋒;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斗展現青春風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腳點,新時代背景、民族復興時代新人著眼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