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三章 廣袤浩瀚的宇宙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節 認 識 地 球 (2)--- 地球儀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經線、緯線、赤道、經度、緯度等概念;了解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知道經線和緯線的所表示的方向;科學思維:能根據經緯網,寫出某地的經緯度,并能利用經緯度判斷某地位于哪一半球;探究實踐:通過借助地球儀,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通過觀察地球儀,了解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東西經和南北緯的劃分界線;態度責任:感受建模的意義,體會建模思想在科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中國科技的迅速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復習鞏固1、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地球是球體猜想的人是 ;第一個通過觀察月食推斷地球為球體的人是 ;2、歷史上第一個率船隊環球航行成功的人是 ;第一個從太空目睹地球的人是 ;3、歷史上第一個確立“地球”概念并用幾何學方法測定地球周長的的人是 ;4、現代科學技術表明地球是一個 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 ;兩極方向的半徑約為 ;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 。古希臘埃拉托色尼蘇聯宇航員加加林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6378km6357km4×104km討論交流1、仔細觀察地球儀,想一想為什么地球儀是圓的,而不是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2、你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嗎?3、地球儀是真的地球嗎?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體,赤道半徑 約6378 km,兩極半徑約6357km,相差僅0.33%,這么小的差異體現到這么小的地球儀上時就可忽略不計了。赤道地球儀不是真正的地球,而是一個縮小的地球模型。新知講解一、地球儀1、地球儀:根據地球是球體這一特征,按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縮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2、地球儀的作用:利用地球,便于研究地球的運動及產生的一些現象:①可以直觀地地球表面的不同事物;②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③幫助確定方位(方向和位置),等。新知講解3、地球儀上的地軸和兩極:(1)地軸:地軸是一根假想軸,轉動地球儀,地球儀的球面就可以繞著地軸旋轉;(2)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極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一極,叫做北極(N),另一極叫南極(S);新知講解4、地球儀上的赤道:(1)赤道:地球儀上,與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叫做赤道。(2)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分別叫作南半球和北半球。我國位于半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新知講解5、地球儀上的經緯網:(1)緯線:①所有與赤道平行的圈線,叫緯線;②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③緯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南、北兩極的緯度為90°。從赤道到兩極,緯度從0°增加到90°。赤道以北稱為北緯(N),赤道以南為南緯(S)。④緯線不等長,最長的是赤道,并依次向兩極縮短到極點。新知講解(2)經線:①地球儀上連接、北兩極的半圓弧線叫經線(子午線);② 經線與緯線垂直,指示南北方向;③ 經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經度;④ 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決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那條經線為0°經線,即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向東從0°到180°,稱為東經(E),本初子午線向西從0°到180°,稱為西經(W)。新知講解(3)經緯網:①經緯網: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垂直,相互交織的網格線,稱為經緯網。②經線、緯線和經緯網都是一種假想的線;③經緯網定位置:地球表面上任一地點的位置都可以用這一點的經緯度來表示。如,北京位于北緯39°26′、東經116°20′,即北京的經緯度位置(339°26′N,116°20′E ),杭州的經緯度位置為( 120.2°E ,30.3°N )無論是地面的建筑,還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輪船,都可以用經緯度坐標來描述它們當前的位置。新知講解(4)經緯網、經線和緯線比較:探索活動在圖3.1-11上找到本初子午線、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線、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線(教材P96)。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東經160°新知講解6、地球半球的劃分:(1)南、北半球的劃分:分界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我國位于東半球;(2)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劃分:分界線為西經20°、東經160°東經160°以東到西經20°范圍內為東半球;西經20°以西到東經160°范圍內為西半球;我國位于東半球。視頻:東、西半球的劃分(點擊圖片播放)實踐活動1.確定兩極和赤道。可以用乒乓球的黏合線作為赤道,在離黏合線等距頂端處各鉆一個小孔,確定為南、北極點,如圖 3.1-12A。2. 畫經線和緯線。在乒乓球上等距離畫出緯線、將赤道平均分成若干份,畫出分隔點,過每個分隔點畫一條經線;3. 做地軸。如圖 3.1-12B,把一根粗鐵絲折一下,使鐵絲傾斜并與水平面成 66.5°,作為地軸。把另一段鐵絲做成一個圓環,作為地球儀的底座,穩定地放置在桌面上。4. 組合固定。將其中代表地軸的直鐵絲部分穿過乒乓球的南、北極點,并在貼近南、北極的鐵絲處裹上幾圈膠布,以防乒乓球脫離。將傾斜鐵絲彎成半圓形,所彎的半圓要比乒乓略大些。這樣就完成了小型地球儀的制作,如圖 3.1-12C。5. 在自己制作的小型地球儀上畫上七大洲的輪廓。示例:隨堂練習1、有關經緯線的敘述:①所有經線與緯線等長;②所有緯線圈都是圓;③所有經線都為圓;④所有經線等長。其中正確的敘述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隨堂練習2、關于地球儀上的一些說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 .地球儀真實地反映了地球的實際形狀B .通過地心的地軸是地球的旋轉軸是假想的,在實際的地球上是沒有地軸的C .地軸與球面有兩個交點,分別是北極點和南極點D .地軸是傾斜的,但與赤道是垂直的A隨堂練習3、下列有關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及半球分布,正確的一項是( )C隨堂練習4、地球上的某點,其北側是中緯度,南側是低緯度,東側為東半球,西側為西半球,該點是( ?。?br/>A.30°N,160°E B.30°N,20°WC.30°S,20°W D.30°S,160°EB隨堂練習5、經緯網可以準確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C三地的經緯度:A ??;B ??;C 。(2)從東、西半球看:A地屬于 半球;B地屬于 半球;C 地屬于 半球。120°E、40°N30W°、40°S170°E、40°S東 西 西課堂總結1、地球儀是按一定比例縮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2、經線南北指向,緯線東西指向;3、經緯網可定位置;4、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5、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板書設計3.1 認識地球(2)---地球儀1、地球儀:地球的模型;2、經線:指南北,緯線:指東西;3、經緯網可定位置;4、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5、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閱讀地圖”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3.1認識地球(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2、掌握經線、緯線、赤道、經度、緯度等概念;3、了解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4、知道經線和緯線的所表示的方向;5、根據經緯度判斷某地所屬于的半球位置。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地球儀是根據 這一特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制成的地球 。2、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做 ,也稱 。經線等長,半圓形,經線指示 。3、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 ,并且與經線 的線叫做赤道,與赤道平行的線叫做 。緯線不等長,赤道最長并向兩極 ,為整圓,緯線指示 方向。4、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市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為 ,也叫 。5、0°經線以西的180°屬于 。0°經線以東的180°屬于 。西經180°也就是東經180°,也叫做 。6、緯度從赤道算起,把 定為赤道,由赤道到北極和南極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 。赤道以南是 。7、低中高緯度的的劃分: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 ;8、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是: 和 。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是 。我國位于 半球和 半球。二、例題講解例題1、有關經緯線的敘述:①所有經線與緯線等長;②所有緯線圈都是圓;③所有經線都為圓;④所有經線等長。其中正確的敘述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例題2、關于地球儀上的一些說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 .地球儀真實地反映了地球的實際形狀B .通過地心的地軸是地球的旋轉軸是假想的,在實際的地球上是沒有地軸的C .地軸與球面有兩個交點,分別是北極點和南極點D .地軸是傾斜的,但與赤道是垂直的例題3、下列有關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及半球分布,正確的一項是( )例題4、地球上的某點,其北側是中緯度,南側是低緯度,東側為東半球,西側為西半球,該點是( ?。?br/>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例題5、經緯網可以準確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C三地的經緯度:A ;B ;C 。(2)從東、西半球看:A地屬于 ;B地屬于 ;C地屬于 。三、隨堂練習:1、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是(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線 C. 南回歸線 D. 北極圈2、地球儀上長度最長的緯線是( )A.南回歸線 B.本初子午線 C.赤道 D.北極圈3、有關赤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C.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 D.赤道就是本初子午線4、通過地球表面任意一點(兩極除外)的經緯線有( )A.各一條 B.兩條 C.各兩條 D.無數條5、地球上既位于西半球、又屬于東經度的范圍是( )A. 0°經線向東至160°E B. 0°經線向東至180° C. 160°E向東至180°經線 D. 20°W向東至160°E6、下列關于經線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兩條經線構成經線圈,把地球分成兩個半球B.0°和180°經線把地球分成東半球和西半球C.20°W和160°E經線構成的經線圈把地球分成東半球和西半球D.在地球上東經度范圍屬于東半球,西經度范圍屬于西半球7、讀圖回答.(1)圖甲中所示的緯度為 (北緯、南緯),所示經度為 (東經、西經).圖中人物所踏地點的經緯度是 ;(2)圖乙A點經緯度為 ;(3)圖乙中各點位于東半球的是 , 位于西半球的是 。四、課后練習:1、關于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 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C. 最大的經度是360° D.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2、毛澤東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在地球上最合適的地點是( ?。?br/>A.0°緯線 B.10°N C.30°N D.90°N3、下列關于右圖中A、B兩點所在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A,B兩點所在經線始終平行 B.A,B兩點所在緯線長度相等C.A點所在緯線比B點所在緯線短 D.A點所在經線比B點所在經線長(第3題圖) (第4題圖)4、圖中關于A點所處地理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br/>A.東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東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5、臺灣漁船廣大興28號被菲律賓軍方以機關槍掃射。漁船出事的位置在北緯20度、東經123度的臺灣與菲律賓重疊海域。能正確表示出事船只位置的是( ?。?br/>A B C D6、兩人從北極同時出發,以相同的速度分別沿20°E和20°W向南勻速前進,產生的情況是( ?。?br/>A.他們可在南極再相會 B.他們不會相遇C.他們之間距離始終保持一致 D.他們之間距離先變小后又變大7、住在杭州(120.2°E,30.3°N)的甲同學,想拜訪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乙同學,并決定“遁地"前去,他從家中鉆入地底,始終保持直線前進并穿過地心到乙同學家,則乙同學家的具體位置是( )A . 59.8°W,30.3°S B . 59.8°W,30.3°N C . 120.2°E,64.5°N D . 120.2°E,30.3°S8、某城市經緯度分別是北緯30°、西經120°,下圖中表示此城市位置正確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9、關于本初子午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 表示 0°經線 C. 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D. 南、北半球的分界線10、某人發現自己所在地的東側為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南側是中緯度,北側是低緯度。他此時的位置是( )A. 西經20°、北緯30° B. 西經20°、南緯30° C. 東經160°、北緯30° D. 東經160°、南緯30°11、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要求:(1)寫出圖中上標出的各點的經度和緯度:序號1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序號6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2)以上1~6各地點中:位于同一條經線上的是________,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的是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東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第11題圖) (第12題圖) (第13題圖)12、讀圖,回答問題:(1)②點的經緯度是 。(2)②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①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3)①點位于②點的 方向。13、讀經緯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小紅 B.小明 C.小剛 D.小蘭(2)圖中位于中緯度的是 ( )A.小紅 B.小明 C.小剛 D.小蘭(3)小紅所在位置的經緯度為 ( )A.40°E、 20°N B.40°E、 20° S C.40°W、 20° N D.40°W、 20° S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1、地球是球體 縮小 模型2、經線 子午線 南北 3、等距 垂直 緯線 變短 東西4、0°經線 本初子午線 5、西經(W) 東經(E) 180°經線6、0°緯線 北緯(N) 南緯(S) 7、0°~30° 30°~60°60°~90°8、西經20° 東經160° 西半球 東 北(或北 東)二、例題講解:例題1、D解析:緯線都自成一個圓,極點為縮為點;緯線平行且緯線最長的是赤道,向南向北依次變短;經線都是一樣長的,南極和北極點經線相交為一點,兩條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圓;所以①錯;②對③錯;④對。例題2、A解析:地球儀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縮小后制成的,它不能真實反映地球的形狀,只是一個地球的模型;但地球儀可以用顏色、符號、文字等來表示地理事物,通過 地心的地軸是地球旋轉軸是假想的,在實際地球上是沒有地軸的,地軸與球面有兩個交點,分別是北極點和南極點,地軸是傾斜的,但與赤道是垂直的,所以A符合題意。例題3、C解析:讀圖可知,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160°E以西,20°W以東為東半球;故選項C正確,符合題意。例題4、B解析: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根據東側為東半球,西側為西半球,判定該經線是20°W;中緯與低緯的分界線是30°緯線,根據北側是中緯度,南側是低緯度,判定該緯線是30°N。故B符合題意。例題5、(1)東經120°、北緯40°;西經 30°、南緯40°;東經 170°、南緯40° (2)東;西;西解析: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地球上以赤道為界限,往南往北格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故(1)東經120°、北緯40°;西經 30°、南緯40°;東經 170°、南緯40° (2)東;西;西三、隨堂練習:1、A 2、C 3、A 4、A 5、C 6、C7、(1)南緯;東經;50°S,20°E(2)70°W,40°N(3)C;ABDE四、課后練習:1、A 2、A 3、C 4、A 5、B 6、A 7、 A 8、C 9、 B 10、B11、(1)40°W;60°N;40°E;40°S (2)1、5;3、5;1、2;4、6;3、4、6;1、2、512、(1)東經170°、北緯10° (2)西 北 (3)東北13、(1)D (2)B (3)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科學§3.1認識地球(2)教學設計課題 3.1 認識地球(2)……地球儀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上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新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1節《認識地球》的第2課時:地球儀;本課時是在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地球模型的研究;地球雖然只是宇宙中一顆小小的行星,但對于人類來說體積還是太大了。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間概念,人們依照地球按比例縮小制成了地球儀。地球儀上的經緯線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經緯線在實際的地球上是看不見的,經緯度的劃分也是人為規定的。地球在不焦的繞假想的軸――地軸轉動,地軸目前指向北極星,它與球面的兩個交點分別是南極點和北極點。為了讓學生明確,可以使用地球儀模型和動畫演示,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地球儀的學習為后續地球的運動等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本課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經線、緯線、赤道、經度、緯度等概念;了解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知道經線和緯線的所表示的方向;科學思維:能根據經緯網,寫出某地的經緯度,并能利用經緯度判斷某地位于哪一半球;探究實踐:通過借助地球儀,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通過觀察地球儀,了解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東西經和南北緯的劃分界線。態度責任:感受建模的意義,體會建模思想在科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中國科技的迅速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重點 能根據經緯網,寫出某地的經緯度,并能利用經緯度判斷某地位于哪一半球。難點 區分東西經和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地球是球體猜想的人是 ;第一個通過觀察月食推斷地球為球體的人是 ; 2、歷史上第一個率船隊環球航行成功的人是 ; 第一個從太空目睹地球的人是 ; 3、歷史上第一個確立“地球”概念并用幾何學方法測定地球周長的的人是 ; 4、現代科學技術表明地球是一個 的球體, 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 ;兩極方向的半徑約為 ;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 。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討論交流:1、仔細觀察地球儀,想一想為什么地球儀是圓的,而不是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 [參考: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體,赤道半徑 約6378 km,兩極半徑約6357km,相差僅0.33%,這么小的差異體現到這么小的地球儀上時就可忽略不計了。]2、你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嗎? 3、地球儀是真的地球嗎? 過渡:地球儀不是真正的地球,而是一個縮小的地球模型。一、地球儀 1、地球儀: 根據地球是球體這一特征,按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縮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2、地球儀的作用: 利用地球,便于研究地球的運動及產生的一些現象: ①可以直觀地地球表面的不同事物; ②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③幫助確定方位(方向和位置),等。3、地球儀上的地軸和兩極: (1)地軸:地軸是一根假想軸,轉動地球儀,地球儀的球面就可以繞著地軸旋轉; (2)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極點。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一極,叫做北極(N),另一極叫南極(S); 4、地球儀上的赤道: (1)赤道: 地球儀上,與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叫做赤道。 (2)南、北半球的劃分: 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分別叫作南半球和北半球。 我國位于半半球。 5、地球儀上的經緯網: (1)緯線: ①所有與赤道平行的圈線,叫緯線; ②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③緯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南、北兩極的緯度為90°。從赤道到兩極,緯度從0°增加到90°。赤道以北稱為北緯(N),赤道以南為南緯(S)。 ④緯線不等長,最長的是赤道,并依次向兩極縮短到極點。 (2)經線: ①地球儀上連接、北兩極的半圓弧線叫經線(子午線); ② 經線與緯線垂直,指示南北方向; ③ 經線上標注的度數,稱為經度; ④ 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決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那條經線為0°經線,即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向東從0°到180°,稱為東經(E),本初子午線向西從0°到180°,稱為西經(W)。 (3)經緯網: ①經緯網: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垂直,相互交織的網格線,稱為經緯網。 ②經線、緯線和經緯網都是一種假想的線; ③經緯網定位置:地球表面上任一地點的位置都可以用這一點的經緯度來表示。如,北京位于北緯39°26′、東經116°20′,即北京的經緯度位置(339°26′N,116°20′E ),杭州的經緯度位置為( 120.2°E ,30.3°N ) 。無論是地面的建筑,還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輪船,都可以用經緯度坐標來描述它們當前的位置。 (4)經緯網、經線和緯線比較: 探索活動:在圖3.1-11上找到本初子午線、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線、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線(教材P96)。6、地球半球的劃分: (1)南、北半球的劃分:分界線為赤道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我國位于東半球; (2)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劃分:分界線為西經20°、東經160° 東經160°以東到西經20°范圍內為東半球; 西經20°以西到東經160°范圍內為西半球; 我國位于東半球。 視頻:東西半球的劃分實踐活動:制作簡單的地球儀1.確定兩極和赤道??梢杂闷古仪虻酿ず暇€作為赤道,在離黏合線等距頂端處各鉆一個小孔,確定為南、北極點,如圖 3.1-12A。 2. 畫經線和緯線。在乒乓球上等距離畫出緯線、將赤道平均分成若干份,畫出分隔點,過每個分隔點畫一條經線; 3. 做地軸。如圖 3.1-12B,把一根粗鐵絲折一下,使鐵絲傾斜并與水平面成 66.5°,作為地軸。把另一段鐵絲做成一個圓環,作為地球儀的底座,穩定地放置在桌面上。 4. 組合固定。將其中代表地軸的直鐵絲部分穿過乒乓球的南、北極點,并在貼近南、北極的鐵絲處裹上幾圈膠布,以防乒乓球脫離。將傾斜鐵絲彎成半圓形,所彎的半圓要比乒乓略大些。這樣就完成了小型地球儀的制作,如圖 3.1-12C。 5. 在自己制作的小型地球儀上畫上七大洲的輪廓。 對于地球儀,學生是見過的,所以從直觀觀察地球儀開始這里要強調地球儀是模型 地球儀的作用之一是確定方位,為后續學習地圖做鋪墊強調地軸、經線和緯線都是假想的,只在模型中才有赤道是特殊的一根緯線,以此確定南、北半球,并確定緯線(平行赤道)和經線(垂直赤道)緯度是重點、難點之一,利用圖片、地球儀,讓學生明月其中的標注與特點經線和經度同上理解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基礎上,學習經緯網,難點明顯降低 通過比較,理解經線和緯線通過讀圖,領悟南北半球的劃分、東西半球的劃分其中東西半球的劃分是難點之一。通過畫圖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制作簡單的地球儀活動,提升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同時有利于記憶與內化知識點課堂練習 1、有關經緯線的敘述:①所有經線與緯線等長;②所有緯線圈都是圓;③所有經線都為圓;④所有經線等長。其中正確的敘述是( 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關于地球儀上的一些說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〢 .地球儀真實地反映了地球的實際形狀B .通過地心的地軸是地球的旋轉軸是假想的,在實際的地球上是沒有地軸的C .地軸與球面有兩個交點,分別是北極點和南極點D .地軸是傾斜的,但與赤道是垂直的3、下列有關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及半球分布,正確的一項是( C )4、地球上的某點,其北側是中緯度,南側是低緯度,東側為東半球,西側為西半球,該點是( B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5、經緯網可以準確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C三地的經緯度:A ??;B ;C 。 (2)從東、西半球看:A地屬于 半球;B地屬于 半球;C 地屬于 半球。[參考:(1)東經120°、北緯40°;西經 30°、南緯40°;東經 170°、南緯40° (2)東;西;西]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地球儀是按一定比例縮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2、經線南北指向,緯線東西指向; 3、經緯網可定位置; 4、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5、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3.1 認識地球(2) 學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3.1 認識地球(2) 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3.1 認識地球(2).pptx 東西半球的劃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