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讓家更美好【學習目標】1.感受家庭中親情的溫暖,樹立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識;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理解、體諒和包容。2.領會和感受家庭中的親情。3.掌握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方法和技能。4.認識自己對家庭和諧美滿應負的責任。5.了解家庭中親情的表現形式。6.知道親情碰撞是我們成長中難以回避的問題。7.認識家庭美德的重要作用。8.知道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重點難點】掌握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方法和技能;學會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學習準備】制作“家庭美德快遞卡”。【學習過程】一、情境導入,營造氛圍我市要舉辦第四屆“美德家庭”評選活動,你了解哪些家庭美德?你的家庭想參加“美德家庭”評選活動嗎?二、課文研討,問題導讀1.體味親情之愛(1)研讀教材第30頁正文第一段。思考:①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有哪些形式?②我們應如何體味親情之愛?提示:①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②建設美好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2)活動拓展閱讀教材第30頁“閱讀感悟”,談談你的感受。2.學會愛、奉獻愛(1)研讀教材第31頁正文第一段。思考:①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如何相處?②家庭成員之間出現矛盾時,應該怎么做?提示: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②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2)活動拓展閱讀教材第31頁“探究與分享”的內容,思考:①你能理解小強媽媽的做法嗎?②如果你和家人有類似的“碰撞”,你會怎么做?回答合理即可。3.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1)研讀教材第32頁正文第一段。思考:怎樣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提示: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2)閱讀教材31頁“相關鏈接”的內容,談談你對孝親敬老的認識。提示:①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孝親敬老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4.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研讀教材第32頁正文第二段。思考: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應該怎么做?提示: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貢獻。三、課堂小結美好家庭的建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需要學會愛、奉獻愛,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總之建設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思維導圖】讓家更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