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課時1名稱: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實驗歸納得出聲音產生的條件。 2.通過觀察實驗視頻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通過討論歸納總結聲速的影響因素。重難點 1.通過學生實驗歸納得出聲音產生的條件。 2.通過觀察實驗視頻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通過討論歸納總結聲速的影響因素。評價任務 任務一:學生動手讓周圍的物體發出聲音,分析總結聲音產生的條件 任務二:通過實驗視頻觀察及對兩則材料的分析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任務三:分析材料比較歸納得出影響聲速的因素有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學習過程:(每課時一般安排2-4個任務或環節,前面加上熱身,后面加小結。)熱身:(預習檢測或復習舊知及導入) 播放生活中的聲音視頻提出問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任務/環節一 (對應目標) 策略與方法 (教師行為、學生行為)一、探究聲音的產生: 1.學生活動:用身邊的物體發出聲音(橡皮筋,尺子,紙張,梳子等) 觀察:(1)比較物體發聲時和不發聲時的區別? 物體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特點? 2.思考、討論問題 以上實驗中,發聲的物體相同嗎?發出的聲音相同嗎? 這些物體在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此推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想一想:各種發聲體的振動部位相同嗎? 說話時 在振動;流水潺潺 在振動;笛聲悠揚, 在振動 3.實驗結論: 聲音是由于____________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______,當振動停止時,發聲也_______。 練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所有生物都靠聲帶振動發聲 C.振動停止,發音停止 D.敲擊課桌發聲,是由于課桌振動發聲任務/環節二 (對應目標) 策略與方法 (教師行為、學生行為)二、探究聲音的傳播 提出問題 聲音怎樣傳播出去? 猜想 聲音要傳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東西來作媒介? 問題 老師說話的聲音是怎樣傳到同學們的耳朵里的? 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周圍存在空氣,空氣可以傳聲 觀看真空罩鬧鐘實驗視頻,回答問題 在用抽氣機抽氣的過程中,隨著抽氣的不斷進行,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少,你聽到的鈴聲有什么變化? 如果玻璃罩內的空氣全部抽盡,玻璃罩內變成真空,你還能聽到鈴聲嗎? 再讓空氣進入玻璃罩,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結論: 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 鼓面的振動帶動周圍空氣振動,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波)向遠處傳播。聲以波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思考1: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 說說看 舉例:小兒垂釣古詩 結論: 思考2: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 舉例:隔墻有耳漫畫 結論: 總結:聲是靠介質傳播的。聲能靠一切固體、液體、氣體等介質傳播。 真空不能傳聲任務/環節三 (對應目標) 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聲速 聲速: (1)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 (2)思考 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是否一樣快? 分析課本30頁小資料,小組討論,能得到哪些信息? 結論: 熟記:聲音在(15℃)空氣中傳播速度為 340m/s 練一練:玻璃魚缸中養有金魚,用細棍輕輕敲擊魚缸上沿,金魚立即受驚,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 A.魚缸→空氣→水→魚 B.空氣→水→魚 C.魚缸→水→魚 D.水→魚板書設計 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的產生 聲音的傳播 聲速當堂檢測 1..用手握住正在發聲的自行車車鈴,就聽不到車鈴聲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聲音 B.手使車鈴停止了振動 C.手擋住了聲音 D.手太用力了 2.在相同的條件下,聲音在下列三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 A.鋁、海水、空氣 B.鋁、空氣、海水 C.空氣、鋁、海水 D.以上說法都不對 3.《解放軍報》刊發題為《亞丁灣,記者體驗護航“十八般兵器”》的報道稱,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 ( ) A.半導體網 B.磁性物質網 C.真空網 D.金屬物質網 4.龍舟賽中,陣陣鼓聲是由鼓面的 產生的,并經 傳入人耳 5.小提琴聲是通過琴弓與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動,琴弦將振動傳遞給木質的琴碼和琴箱,再使琴箱內的空氣振動,最終傳遞到聽者耳中的。這一振動的傳遞過程說明 和 都能傳聲。課堂小結分層作業布置 AB類基礎訓練對應題目及課后習題 C類基礎訓練一星和二星題 D類基礎訓練一星題課后反思 本節課知識較為簡單,講的知識點多數學生都能聽懂并理解,但是本節課的一些處理做的不好。 不足之處: 1.聲音的產生原因那里,除了學生實驗之外,還應增加一個教師演示實驗,這樣振動這個現象才會更突出,效果更為明顯一些; 各個知識點的講解時間安排分布不太合理; 學生參與課堂不夠積極,課堂氣氛較沉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