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指山歌教材來源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能隨旋律起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指山歌》,唱準大跳音程和裝飾音記號。2.欣賞《軍民團結一家親》等樂曲,了解民歌在創作作品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的感情。3. 對比音樂要素變化帶來的情緒差別,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并能將其恰當表達出來。重點、難點:有感情地唱準歌曲教學過程: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聽辨山歌,小調,號子分別播放三首歌曲,讓學生連一連。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就是一首黎族山歌,歌名就叫《五指山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一學這首歌曲。二、初學歌曲,走近海南民歌(一)了解啰呢調這首《五指山歌》是啰呢調的一種“ 啰呢調 ” 。“ 啰呢調 ”是黎族民歌形式中最為流行的調腔。 它因歌曲開頭時常用 “ 啰呢 ” 之類的 襯詞而得名。這種調腔的節奏從容、旋律流暢、抒情性很強。音樂在勞動產生。(二)初聽歌曲。提問:1. 邊聽邊劃拍,說說這首歌曲的特點(抓住音樂的要素,例如速度,節奏等方面說)。2.有幾個樂句,每個樂句在音域上有什么特點(五指山的時候音域較高,向“上”唱;萬泉河的時候音域低,向“下”唱,)。3.注意裝飾音記號的唱法。延長音長了幾拍?示范前倚音唱法(唱譜時可以只唱音高,不唱音名)。(三)學唱歌曲。我們一起來唱唱歌譜:1.唱譜,注意前倚音的唱法。2.唱詞,學唱第一段,生自學第二段,第三段歌詞。3.理解歌詞的含義。一問一答的形式三、處理歌曲,理解歌曲想要表達的含義歌詞采用比興的手法和問答的方式顯得生動而富于哲理,其中襯詞的妙用使得歌曲極富民族特色(啰呢調),旋律委婉流暢,曲調靈活動聽,歌曲內涵深刻。我們可以根據每段的歌曲含義來處理。第一段抒情,第二段對蔣介石部隊的不屑,鄙視。第三段,對紅軍的贊美。樂句上行,力度漸強,樂句下行,力度漸弱。四、欣賞《軍民團結一家親》,找到其與《五指山歌》的聯系。1.加速《五指山歌》,聽聽速度加快后,歌曲的情緒有什么變化。2.聽賞《軍民團結一家親》,說說這首歌曲和《五指山歌》有什么關系。3.簡介《紅色娘子軍》,欣賞《斗笠舞》,感受舞劇的魅力。五、拓展欣賞,為民歌點贊。下面我們來聽幾首器樂作品,找找它們相對的民歌主題你是不是熟悉呢?提醒一下,跟我們一上課的時候聽到的歌曲有關哦!播放民樂合奏《茉莉花》;鋼琴協奏曲《黃河》。中國的民歌是藝術作品源泉,民族民間音樂不但成為中國音樂作品的創作素材,有的還成為了世界音樂作品的創作素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學們多多欣賞、了解、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