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2.1 刑法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利器第12課 自覺抵制犯罪第四單元 遵守法律規范教學目標21.政治認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并進行正確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通過學習我國《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認同和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2職業精神:明確加強自我防范、自覺抵制犯罪對樹立正確職業觀、就業觀和成才觀的作用增強防范職業活動犯罪的意識。3.法治意識:了解犯罪種類和刑罰的目的,領會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明確犯罪的特征和構成要件,區分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界限,認清犯罪行為的后果,掌握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方法,自覺預防和抵制犯罪。4.健全人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調控情緒,認清犯罪行為的嚴重后果,提高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5.公共參與: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認識我國法律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教學重難點3重點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難點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利器我國刑法的目的我國刑法的任務刑法的內涵和地位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思維導圖5目錄01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02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6思考:你認為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是什么?7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01閱讀與思考查一查我國制定刑法的目的是什么。結合事例,說說我國刑法的任務是什么思考問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機動車和駕駛員數量猛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其中,醉酒駕車肇事案件高發,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安全。為了懲罰醉酒駕車行為,保護道路安全,2011年2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醉駕入刑以來,酒駕治理效果明顯,社會警示教育作用顯著,“開車不飲酒、飲開車”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公民自覺守法意識大幅提升。1、我國刑法的內涵和地位(1)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我國刑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一、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2、我國刑法的目的(1)我國刑法的目的是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懲罰犯罪是通過刑事訴訟活動,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在正確適用法律的基礎上,懲罰犯罪分子。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懲罰犯罪,可以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 。(2) 刑罰是懲罰犯罪的法定方式,其目的是預防犯罪。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既能防止其再次犯罪,又能震懾潛在的犯罪,對社會上的不穩定分子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他們消除犯罪念頭,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一、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閱讀與思考刑罰是如何分類的思考問題3、刑罰的種類(1)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對犯罪分子獨立適用。(2) 對于一個犯罪行為,只能判處一個主刑。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適用,也可以獨立適用。一、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閱讀與思考我國刑法的任務是什么思考問題近年來,互聯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入,網絡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斷變換、迭代升級,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行為層出不窮; 網絡犯罪主體開始向低齡、低學歷、低收入人群發展,一些在校學生、務工人員都深陷其中。網絡犯罪不僅給受害人造成大量財產損失,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而且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經濟秩序和國家安全。我國刑法對這類行為作出明確規定,具體體現了我國刑法的任務。4、我國刑法的任務(1)我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2) 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一、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15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02閱讀與思考法院對甲、乙行為處罰的法律依據是什么?材料體現了刑法的哪些基本原則?思考問題燕某在小區乘坐電梯下樓時,發現董某正在電梯里抽煙,遂上前勸阻,說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兩人因此發生了爭吵,燕某一直比較冷靜,董某情緒卻非常激動,爭吵十多分鐘之后,董某突發心臟病猝死。董某的妻子遂將燕某訴至法院,要求他承擔死亡賠償金共計50萬元。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燕某對董某在電梯間吸煙的行為予以勸阻,不屬于加害行為,燕某并無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董某的死亡屬于意外事件。甲和乙看到戴著金項鏈、拿著新款手機的某女子后,心生歹意。甲慫恿乙為他放風,搶走價值1萬多元的項鏈和5000多元的手機。隨后,二人逃離現場,5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法院審理認為,甲、乙暴力搶奪他人財物的行為構成搶劫罪,判處甲有期徒刑4年,罰金1.4萬元;判處乙有期徒刑1年,罰金2000元。1、基本原則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責刑相適應三項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貫穿全部刑法規范,對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導意義。二、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2、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可以概括為“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目的是維護法制權威、保障個人權利,防止公權力機關濫用刑罰權侵害個人權利。例如,我國刑法第十五條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二、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閱讀與思考上述觀點是否正確?談談對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解思考問題燕某在小區乘坐電梯下樓時,發現董某正在電梯里抽煙,遂上前勸阻,說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兩人因此發生了爭吵,燕某一直比較冷靜,董某情緒卻非常激動,爭吵十多分鐘之后,董某突發心臟病猝死。董某的妻子遂將燕某訴至法院,要求他承擔死亡賠償金共計50萬元。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燕某對董某在電梯間吸煙的行為予以勸阻,不屬于加害行為,燕某并無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董某的死亡屬于意外事件。3、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二、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閱讀與思考上述觀點是否正確?談談對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解思考問題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領域貫徹實施的表現,在我國刑法總則與分則中均有體現。我國刑法總則除第四條明文規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外,還在多個條文中體現了這一原則。例如,刑法對其適用范圍的規定表明,凡在我國領域內實施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都應適用我國刑法。又如,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規定表明,只要是由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都應追究刑事責任,而不論單位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還是機關、團體。4、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應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它要求對行為人判處的刑罰,不僅要與犯罪行為的危害程度相適應,還要與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即綜合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等因素,依法確定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程度,并對其適用相應輕重的刑罰二、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利器我國刑法的目的我國刑法的任務刑法的內涵和地位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啟思導行結合教材第115頁,查閱《刑法修正案(十一)》相關內容,選取其中一條,結合我國刑法的目的和任務,談談這樣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謝謝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刑法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利器(課件+視頻)-【中職】高二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pptx 今日說法: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