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設計單元作業概況本章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祖國》以“愛祖國”為主題。按照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要求,藝術課程應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 通過聆聽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盧溝謠》、管弦樂《紅旗頌》(片段),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只怕不抵抗》這些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進一步激發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達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主要編排了認識合唱演唱形式的內容,聆聽作品編排了兩首合唱歌曲。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盡早積累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多聲部音樂的感性經驗,為后面學習和掌握合唱技能做好準備。二、案例正文(一)學科核心素養細化學科審美價值:“新課標”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四首作品的學習中,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聆聽、表現音樂、創編等審美活動,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蘊涵于音樂之美感。學科創造價值:“美育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教育。”學生通過聆聽、聯想等形式去感受體驗音樂。在學生創編抗戰游戲和作品中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欲,發揮了創造力。學科社會價值:以音樂為紐帶,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鑒賞作品等形式樹立團結合作意識。(二)單元大概念架構愛國主義是教育的一個永恒主題,本單元以“愛祖國”為主題,通過聆聽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盧溝謠》、管弦樂《紅旗頌》(片段),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只怕不抵抗》這些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進一步激發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達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雙減背景下,全面優化作業形式和作業內容,在本單元作業設計中,創新采用了“線上+線下”的作業模式進行深入研究,配合開放性的作業形式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音樂感知能力以及音樂學科核心素質,幫助學生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圍繞“愛國”主題,遵循“以審美為核心”,在教師創設的情景教學中,學生參與豐富的音樂體驗,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我好學”,“我樂學”的課堂機制,充分運用生本理念組織策略、多方位調動學生圍繞“愛國主義”教學,激發孩子的創造潛能。這種唱歌教學與欣賞教學的貫通使音樂更貼近學生們的生活,讓音樂的理解變得淺顯易懂,學生自然有了情感共鳴,以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懷,踐行愛國從我做起,從小樹立愛國、為國、建國的光榮使命與責任擔當,熱愛祖國、保衛祖國。整體作業內容規劃根據本單元內容,課時作業設為三個欄目,分別為:“操練型”“創造型”和“提升型”。每人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操練型”欄目為基礎題:通過查閱知識、課堂儲備,朋友分享,父母共同學習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感知音樂,準確體會歌曲的音樂形象和情感。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懷。“創造型”欄目為實踐題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動作、分析感情、創編情境,通過自制樂器、編創手勢舞等多種形式對歌曲進行編創,給音樂作業注入生機和活力,讓音樂課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技能,更是激發創造能力。“提升型”欄目讓學生借助不同的渠道收集、了解抗日戰爭時代的兒童軍故事,并且聽不同的紅色童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并且說出為什么。在課堂后完成歌曲收集、鑒賞,并且以視頻錄制的方式進行分享,時長在1-3分鐘。為探究題通過深度挖掘音樂作品、了解音樂文化、結合日常生活感受音樂,拓展音樂視野,全面提升音樂素養。單元檢測以“空中紅色音樂會”為主題,設計多種活潑生動、深受學生喜愛的形式,以節目展演、視頻分享、互動搶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單元課程內容所涉及的三維目標達成情況,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老師評價,深度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愛,培養學生老師強烈的愛國情感。作業具體內容設計第一課時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1)操練型:請說一說與《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有關知識或歷史,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創造型: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都愛自己的祖國,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畫一畫祖國的山水或民族服飾人物等有標志性的圖畫。(3)提升型:請語言描述《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給你的演唱體會 同爸爸媽媽跟隨音樂一起律動,感受祖國的魅力!2.評價設計請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操練型 表述內容豐富流暢:能用激昂的情緒演唱。 √√√√√表述內容豐富流暢:能演唱。 √√√創造型 圖畫清晰豐富:主題明確,凸顯歌曲內容。 √√√√√圖畫清晰:主題明確。 √√√提升型 表述內容全面完整:隨音樂準確有表情地律動。 √√√√√表述內容恰當:能隨音樂律動。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實操型”為基礎型,評價設計兩個等級:“小創造型”和“提升型”為拓展型,設置兩個等級,均用小對號表示。第二課時 紅旗頌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共同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1)實操型:請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管弦樂《紅旗頌》演奏視頻,模唱音樂主題。(2)創造型:用筆輕輕點擊桌面,試著用合適的節奏配合音樂體現行進的特點。(3)提升型:當小號聲奏出“國歌”旋律時,模擬吹小號動作,家長作升國旗,并仰望敬禮。隨音樂的變化進行有情景化的表演。2.評價設計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操練型 聆聽認真,主題模唱完整、準確,并富有感情。 √√√√√歌曲演唱完整.。 √√√創造型 能用符合樂曲情緒節奏型進行伴奏:富有變化,體現行進特點。 √√√√√能配合簡單的節奏型。 √√√提升型 情景設計富有創意,符合樂曲情緒變化,表現力 √√√√√能設計情景表現樂曲。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實操型”為基礎型,評價設計兩個等級:“小創造型”和“提升型”為拓展型,設置兩個等級,均用小對號表示。第三課時 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1)實操型:請隨音樂哼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吧!如能完整演唱歌曲,你就是最棒的!(2)操練型:請和你的小伙伴們合作,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吧!(3)提升型:請你和家人一起共繪歌曲旋律線。2.評價設計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操練型 完整演唱并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 √√√√√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 √√√創造型 能和同伴通過領唱,合唱等豐富的形式表現歌曲。 √√√√√能和同伴通過齊唱、表演唱的形式表現歌曲。 √√√提升型 能準確繪畫出歌曲旋律線。 √√√√√能繪畫出歌曲旋律線。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實操型”為基礎型,評價設計 兩個等級:“小創造型”和“提升型”為拓展型,設置兩個等級,均用小對號表示。(五)作業質量效果評估和實施效果反思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祖國》整體作業質量效果評估分析:實踐出真知音樂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是通過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本單元以“愛祖國”為主題,通過聆聽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盧溝謠》、管弦樂《紅旗頌》(片段),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只怕不抵抗》這些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進一步激發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達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教師巧妙運用多媒體和音響、多元的實踐方式和遞進式的情感推動,受益頗深。學生的愛國情感油然而深。在此之外,仍有不足。1.創新性:創新是進步的源泉,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挖掘自身的音樂潛能,通過聽、唱、動、演、玩等活動的開展,學生樂于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豐富音樂體驗。2.探究性:在課余時間,多給予學生開闊的視野和嘗試的空間。綜合提升音樂素養。學生們對于本次作業的完成積極性非常高,大部分學生都根據自身能力選擇了相對應的作業完成,而且可以按時將錄制的視頻進行上傳,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和自身情況不符的的作業。他們當中大部分學生上傳的視頻都非常完整,無論是演唱的節奏方面還是表演動作都很到位。學生在歡快和輕松的心態下完成了作業,而且還達到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鍛煉學生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目的。本次作業設計了演唱表演練習、拓展編創歌詞、小組合作三層作業內容,每層作業內容都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己動手參與性很強。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作業、獲得收獲,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此外,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學生們充分地發揮自身探究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這些能力的增強顯然是有好處的,而且也減輕了學生對作業的抗拒心理,讓學生們感到做作業的樂趣,長此以往,學生們對待作業也會變的更高。從上傳的視頻中學生們大部分能夠完整背唱表現歌曲,情緒的表達很到位。當然本次作業設計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拓展性作業中學生編創歌詞部分沒有明確的規定,學生編創時會發現改變節奏的地方。這樣會出現打擊學生積極性的效果,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這項作業。給學生提供參考的視頻可以更多一些。三、作業案例特色說明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祖國》作業案例的特色說明如下:1.入情入境,萌生愛國情愫圍繞“愛國”主題,遵循“以審美為核心”,在教師創設的情景教學中,學生參與豐富的音樂體驗,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我好學”,“我樂學”的課堂機制,充分運用生本理念組織策略、多方位調動學生圍繞“愛國主義”教學,激發孩子的創造潛能。這種唱歌教學與欣賞教學的貫通使音樂更貼近學生們的生活,讓音樂的理解變得淺顯易懂,學生自然有了情感共鳴,以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懷,“踐行愛國從我做起,從小樹立愛國、為國、建國的光榮使命與責任擔當,熱愛祖國、保衛祖國。2.靜待花開,鼓勵愛國創作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方式,遵循其“情感性-愉悅性-參與性”的審美原則。本單元每個課時的開始都是從“欣賞”入手,創設情境,通過不同的畫面與音樂感受、有效設問引領學生多層次的、反復的感受體驗歌曲的主題旋律,感受歌曲帶來的情緒情感體驗。在游戲、有效設問、對比聆聽等音樂活動中激發了學習興趣。當學生興趣和愛國的火花被點燃時,他們主動地參與到了“想象、演唱、探究、創編”等活動中,感受歌曲帶來的不同情緒,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人文背景從而認知作品的風格特征。發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音樂創造成果,探究其獨特風格和文化內涵。暢想“我的強國夢”畫國圖,歌唱“少年郎”強國志、發布“我的愛國宣言”等,引導學生勇于參與“愛國主題”音樂創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