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打擊樂器——沙槌一、教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第七課《巧巧手》的知識 點二、教材分析:低段的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通過打擊樂器沙槌的認識,教師充分利用它的觀賞性、玩具化特色,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使孩子們從中體會到音樂的快樂!三、教學目標 :1、了解沙槌的外形、聲音特點,認識音得長短,能用正確的演奏方法并為歌曲伴奏。2、通過學習沙槌,正確打出X XX , X –等節奏型,感受力度、速度、節奏等音樂要素;3、通過學習、認識不同材質的沙槌,可以試著自制打擊樂器,體驗音樂。四、教學重難點:1、認識沙槌,用沙槌進行多聲部節奏練習,認識并了解沙槌能為歌曲伴奏;2、掌握沙槌的正確演奏姿勢。五、教具準備: 沙槌(人手一對)、節奏卡片、多媒體課件、木琴、尤克里里六、教學過程: (一)、奧爾夫律動進教室(播放音樂《理發師》)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聽音樂走進教室吧,跟著老師隨音樂做動作,要求在教室的空余空間隨意行走,但不能跟其他小朋友相撞。 (二)、引出打擊樂器沙槌、介紹沙槌1、聆聽沙槌的聲音特點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神秘的樂器,請你們豎起耳朵聽,它能發出怎么樣的聲音?(短音演奏)生:沙沙沙沙……師:你覺得這種聲音像什么?生:小雨、水聲……師:長音演奏,讓學生感受音的長短對比2、教師出示實物——沙槌師:你們看,剛才的聲音就是由它發出聲音的,它的名字叫沙槌,也叫沙球;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種打擊樂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沙槌有一個圓圓的球體,還有細長的手柄,搖動是里面的特制的沙子或者石子撞擊發生聲音。3、請你們看一下剛才的兩種聲音,老師是如何來演奏使它發出聲音的師示范(長音、短音)演奏,學生模仿演奏;4、學生觀察、要求空手模仿演奏沙槌的正確姿勢5、學生人手一對沙槌進行演奏和探索;師:那么今天我們一起與它來次親密接觸吧!6、學生用沙槌表現聲音的強弱變化,探索打擊樂器沙槌豐富的音響效果。(三)、節奏練習師:出示節奏卡片 (X X 、 X X X 、 X- )1、 練習三種節奏型;(速度、力度)2、 三聲部節奏練習;3、 教師加入木琴與學生合作;4、節奏卡片組合成節奏練習;(感受不同速度)5、教師加入尤克里里的演奏,演唱歌曲《理發師》,加入學生的多聲部節奏中。讓學生感受沙槌這件打擊樂器是能為很多歌曲來做伴奏的。(四)、擴展1、觀看沙槌表演視頻;感受視頻中音樂家高超的演奏技巧,認識沙槌除了今天老師所教的兩種演奏方式以外,還有很多不用的演奏方法。2、介紹不同材質的沙槌;師:出示實物椰殼沙槌,擴展出沙槌還有金屬、塑料等不同材質的3、生活中的打擊樂器教師出示實物自制的沙槌、水杯、白紙……學生自己用本堂課學過的演奏方法來鞏固復習不同的節奏型;(五)、課堂小節音樂無處不在,只要小朋友們善于發現、善于聆聽,音樂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