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素養呈現·明要求核心素養 表現要點 水平等級 考試題型 分值技術意識 能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簡單的技術體驗活動,形成對電子控制系統的認識和利用電子控制技術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初步意識;能結合生活中的技術情境,分析使用電子控制系統的原因 1 選擇題 2工程思維 能結合電子控制系統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出系統設計的方法,并能運用多用電表等基本工具進行電路檢測,進行簡單的技術設計活動,嘗試解決技術問題 2物化能力 能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使用多用電表對不同元器件的性能進行測試 3考點一 指針式多用電表【知識梳理】1.指針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測電阻、電流及電壓(1)測量電阻(2)測量直流電流指針式多用電表測直流電流(3)測量直流電壓3.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電容(1)對電容先進行放電處理;(2)測容量較大的,表筆接電容器的兩個腳(電解電容的正極須接黑表筆),指針迅速向右偏,再慢慢向左偏,最后回到“∞”;(3)若表針最后指示值不為“∞”,表明電容器有漏電現象;(4)若測量時表針指示為“0” ,不向回擺,表明該電容器短路;(5)若測量時表針根本不動,表明電容器斷路。4.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5.用指針式多用電表判斷發光二極管的好壞發光二極管的檢測,擋位應選擇R×10 k擋。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大(電阻小)且發光二極管發光;測反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發光二極管不發光,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好的。如果選擇其它擋位,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且發光二極管不發光,不能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壞的。6.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三極管(1)找三極管的基極(b)①先將萬用表置于“×1 k”歐姆擋,調零。將黑表筆接假定的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小。②調換表筆,將紅表筆接原來假定的基極b,黑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大。結論:如果測得的電阻值都小,調換表筆后測得的電阻值都大,說明我們假設的基極b正確。(2)判斷管子類型將萬用表黑表筆接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測量得到電阻值都小,說明管子為NPN型。測量得電阻都大,說明管子為PNP型。7.多用電表使用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先進行機械調零。(2)應將紅表筆的插頭插入“+”孔,黑表筆的插頭插入“-”孔;拿表筆時,手指不得觸碰表筆金屬部位,以保證人身安全和測量準確。(3)在進行電阻測量前或換用歐姆擋另一量程時,要重新進行歐姆調零。(4)選擇合適的擋位,測量電阻時,應使表針偏轉至中心刻度附近。(5)測量前無法估計被測量的大小時,則應將量程開關先撥到最大量程擋測量一次,再根據測量情況逐漸把量程調小到合適的擋位。(6)測直流量時要注意被測電量的極性,直流電流擋、直流電壓擋要“紅進黑出”,紅表筆接正極,避免指針反打而損壞表頭。(7)測量完畢后,應將轉換開關置于“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典例突破】【典例1】 (2020·7月選考)在通用技術實踐室中,小明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測量質量完好的硅三極管發射結正向和反向電阻。下列指針位置中與測量時的指針位置偏差最大的是( )答案 A解析 三極管發射結正向電阻很小,指針大幅度向右偏移,反向電阻很大接近正無窮。答案選A。【典例2】 (2022·6月選考)小明搭建了如圖所示的光控電路,斷開S后,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合適擋位測量相關點位間的電阻值,來判斷元器件的好壞。考慮周圍電路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搭d點,電阻值約330 Ω,表明V3損壞B.黑表筆搭e點,紅表筆搭c點,電阻值約3.3 kΩ,表明V2損壞C.黑表筆搭b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V1損壞D.黑表筆搭a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損壞答案 A解析 如下表。下圖中箭頭表示測量時電流的流向【變式1】 小明搭建了如圖所示的光控電路,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合適擋位測量相關點位間的電壓和電阻值。其中VT1、VT2均為硅管。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V2發光時,測得b點電位是1.4 V,表明VT1處于放大狀態B.V2發光時,測得f點電位是4.5 V,表明VT2處于飽和狀態C.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c點,指針基本不擺動,表明VT2損壞D.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g點,紅表筆搭b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正常答案 C解析 V2發光時,測得b點電位是1.4 V,d點電位為5 V-0.7 V=4.3 V,VT1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所以VT1處于放大狀態,選項A正確;V2發光時,測得f點電位是4.5 V,則VT2的發射極-集電極電壓為0.5 V,所以VT2處于飽和狀態,選項B正確。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搭c點,指針基本不擺動,可能是擋位選擇不恰當導致,不能判斷VT2損壞,選項C錯誤。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g點,紅表筆搭b點,可以視為測量R1和Rg串聯的電阻,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正常,選項D正確。考點二 數字式多用電表【知識梳理】1.數字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數字式多用電表的使用(1)測電壓首先將黑表筆插進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接著把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接觸穩定。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表筆極性與實際電源極性相反,此時紅表筆接的是負極。(2)測電流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若測量大于200 mA的電流,則要將紅表筆插入20 A孔,并將旋鈕旋到直流20 A擋;若測量小于200 mA的電流,則將紅表筆插入200 mA孔,將旋鈕旋到直流200 mA以內的合適量程。調整好后,就可以測量了。將萬用表串聯接入電路中,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穩定,即可讀數。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電流從黑表筆流進萬用表。(3)測電阻讀數時,要保持表筆和電阻有良好的接觸,使用時還應注意單位;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到200 k擋時單位為kΩ,2M以上的單位是MΩ.①電阻的測量測量步驟:首先紅表筆插入V 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量程旋鈕打到“Ω”量程擋適當位置;分別用紅黑表筆接到電阻兩端金屬部分;讀出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②注意a.量程的選擇和轉換。量程選小了顯示屏上會顯示“1”此時應換用較大的量程;反之,量程選大了的話,顯示屏上會顯示一個接近于“0”的數,此時應換用較小的量程。b.如何讀數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再加上邊擋位選擇的單位就是它的讀數。要提醒的是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200 k”擋時單位是“kΩ”,在“2 M~2 000 M”擋時單位是“MΩ”。擋位即是最大量程。c.如果被測電阻值超出所選擇量程的最大值,將顯示過量程“1”,應選擇更高的量程,對于大于1 MΩ或更高的電阻,要幾秒鐘后讀數才能穩定,這是正常的。d.當沒有連接好時,例如開路情況,儀表顯示為“1”。(4)蜂鳴擋的使用①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兩支表筆的前端分別接二極管的兩極,然后調換表筆再測一次。測量結果如下:如果兩次測量的結果是一次顯示1,另一次顯示零點幾的數字。那么此二極管就是一個正常的二極管,假如兩次顯示都相同的話,那么此二極管已損壞。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即是二極管的正向壓降(硅材料約為0.7 V,鍺材料約為0.3 V)。根據二極管的特性,可以判斷此時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而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②發光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再用紅黑表筆分別交換接在二極管的兩個引腳。當其中一次發亮時, 說明二極管功能正常:此時,對于數字式多用表來說,電流從紅表筆流出,黑表筆流進(與指針式多用電表結論不同),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亮,說明二極管很可能已經損壞。【典例3】 下列是用數字式多用表測量元器件的結果,其中表明元件已經損壞的是( )答案 A解析 選項A.25 ℃下測標稱值10 K的NTC應為10 K左右,因此選項A錯。【變式2】 通用技術課上,老師開展了“強光指示電路”實踐活動,示例電路如圖1所示。某小組測試時發現,無論光線強弱,VD始終發光,于是他們在Rg遮光的情況下,分別利用數字式萬用表和“測試導線”(圖2所示)進行故障排查。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A.測三極管c、e之間的電壓,顯示061”,則說明故障可能是集電結短路造成的B.測三極管b、e之間的電壓,顯示“-677”,則說明故障可能是b、e接反造成的C.“測試導線”的兩端分別接三極管的b和e,VD熄滅,則說明故障可能是R1阻值過大造成的D.“測試導線”接在VD的兩端,VD熄滅,說明故障可能是VD短路造成的答案 C解析 A.該測試結果說明三極管擊穿短路,而非只有集電結短路;B.be接反,二極管不會發光;D.導線接在VD兩端后,VD不發光,說明VD沒有短路。1.以下關于指針式多用電表的使用,說法不恰當的是( )A.常用圓片瓷介電容量在數字后不標單位,如0.47,0.1等,其單位均為pFB.在判斷PNP型三極管好壞時,若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則說明該三極管不一定是好的C.用歐姆擋測量普通電容,發現指針向右偏轉之后不動,則說明電容是壞的D.用紅表筆接三極管基極,黑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再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小,則說明該三極管為NPN型答案 A解析 A.瓷介電容0.47、0.1的標注方法為直標法,那么當數值小于1,則單位為μF,故A錯誤,答案選擇A;B.根據描述PN結處于反偏狀態,測得電阻大,但是如果損壞的三極管,也可能測得相同的結果,所以要判斷三極管是好的,必須發射結和集電結都需要正反各測一次,結果均為一大一小,才能說明三極管是好的;故B正確。C.測電容,向右偏轉后不動,則電容有可能是擊穿了,故C正確;D.黑表筆接基極,紅表筆接另外管腳 ,測得小電阻,則黑表筆所接的基極為“P”,指向紅表筆所接電極“N”,故三極管為NPN,故D正確。2.小明希望使用一只數字式多用電表的相應擋位,測量下列選項中相應元件的有關參數,其中無法成功測得的是( )答案 A解析 A選項測量的是三極管的放大倍率。3.如圖所示為某煙霧氣體報警器焊接套件,關于這個焊接套件,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安裝焊接未經處理的發光二極管前,需先判斷極性,長引腳為正極B.某電阻的四個色環分別為棕(1)、黑(0)、橙(3)、金(±5%),則它的標稱阻值為10 kΩC.焊接時當焊錫熔化為液態時可將焊錫絲撤離,再移開電烙鐵D.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測套件中二極管正向導通情況,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一端,用紅表筆接另一端答案 D解析 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測套件中二極管, 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一端(負極), 用紅表筆接另一端,此時測量反正電阻,不是正向電阻,D錯誤。4.如圖是小明用面包板搭建的電路。用一個單刀雙擲開關控制兩盞燈,將開關S打到左邊時,V1發光;打到右邊時,V4發光。面包板連通規則為:A區同列相通,B區同行相通。當開關S打到左邊,用指針式萬用電表檢測下列元器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V2是NPN型三極管,V3是PNP型三極管B.接通電源,用合適的電壓擋測V1,紅表筆接b ,黑表筆接a,發現指針不動,說明已V1損壞C.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cd,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d,指針向右偏轉,交換表筆,指針不動,說明cd正常D.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de,紅黑表筆正反接,指針偏轉相同,說明de正常答案 B【基礎鞏固篇】1.小馬使用機械式多用電表測量電路中發光二極管的相關參數。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答案 C解析 用多用電表測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時需要斷開電源,將黑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紅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負極,故A、B都不對;測電壓或電流時需要紅表筆接高電勢,黑表筆接低電勢,故C正確,D錯誤。故選C。2.如圖所示,用多用電表歐姆×1 k擋檢測電子元器件,根據下列測試情況確定該元器件損壞的是( )答案 A解析 A選項中測量的是可調電阻,正常測得其電阻不應無窮大。3.小明用多用電表×100擋檢測電子元器件的好壞,下列測試結果表明電子元器件損壞的是( )答案 B解析 多用電表測電解電容,電解電容長引腳為正極,黑表筆接電解電容正極,現象為指針迅速向右偏,再慢慢向左偏,最后停在左側,B項中停在右側接近“0”,表明該電容器短路。4.當電源沒有接入電路前,且K1、K2斷開時,小明使用多用電表對電路中不同元器件進行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答案 C解析 測電容時,指針一開始迅速右偏,再慢慢左偏,說明電容能正常充電,性能良好。D選項測電壓,沒有接入電源,故為機械零。B選項判斷二極管好壞需要正反測兩次。A選項指針左偏,說明測得阻值較大,應更換更大倍率進行測量。5.用數字萬用表測量元器件,根據顯示結果,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答案 D6.用多用電表分別測量該電路電壓與單個電子元件,從測量結果可判斷被測元件壞了的是( )答案 D解析 R×100擋測量PN結(PNP三極管,e是P結,b是N結),指針式多用電表負接線柱相當于電源正極,因此測量沒有問題,指針不偏轉,可以判斷被測元器件損壞。7.小明準備在面包板上搭建如圖所示的磁控電路。在搭建前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歐姆擋×1 k擋檢測電子元器件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發光二極管時,紅表筆接負極,黑表筆接正極,測得阻值很大,說明發光二極管損壞B.檢測干簧管時,周圍磁場慢慢增強,多用電表指針會慢慢向右偏轉C.檢測電解電容時,指針迅速向右偏,然后慢慢回到原來的位置,這反映了電容器的充電過程D.檢測電位器時,只要符合總電阻不會隨電位器調節而變化,說明電位器正常答案 C解析 測量發光二極管時應選用歐姆擋×10 k擋,A錯。干簧管的輸出是數字信號,所以不會出現電表指針慢慢偏轉的情況,B錯。電容充電時電流先大后小,所以指針會先迅速小偏,然后慢慢回到原來的位置,C對。電位器有三個引腳,總電阻不變并不能說明中間調節端是否完好,D錯。【能力提升篇】1.下列描述的四種情形,不合理的是( )答案 D解析 D選項,Ⅰ區是放大區、Ⅲ區是截止區;三極管V1的接法是共集電極接法,不可能飽和導通,因此不可能工作在Ⅰ區,D選項錯誤。2.如下圖所示是照相機電子測光電路,光線從孔板透過遮光板照射在R1上,移動遮光板可以改變光線照射到R1上的強弱,其中遮光板越厚光線越弱。其中R1是光敏電阻,VD1和VD2是發光二極管,VD1和VD2的發光情況表示相機不同的曝光狀態(欠曝、適曝、過曝)。搭建電路時,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歐姆擋檢測相關元器件,下列元器件最可能損壞的是( )A.選擇“×1 k”擋檢測R1,光線變化時指針小幅度擺動B.選擇“×100”擋檢測VT1,紅表筆接a,黑表筆接b,指針偏轉幅度小C.選擇“×100”擋檢測VD1,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b,指針指向“0”附近D.選擇“×1 k”擋檢測Rp1,指針指向“10”附近答案 C解析 C.歐姆擋黑筆是正極,紅筆負極。黑筆接b紅筆接a是反接,指針指向0,說明發光二極管短路。3.如圖所示是小明設計的光控電路,三極管均為硅管。當達到設定光照時,V3點亮,以下關于該電路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將Rp觸點下移,光照設定值減小B.V3發光時發現亮度不夠,R3可以換用阻值小一點的電阻C.V3發光時,用數字式電表測f點電位,示數可能為“0.325”D.搭建電路前,為檢測V3好壞,可選用指針式電表的×10 k擋答案 C4.如圖所示為汽車轉向閃光器的內部原理圖。其中C1、R3與兩個與非門構成電路中核心的振蕩電路。使用過程以左轉為例,當駕駛員在點火后,向左撥動轉向開關S時,左側轉向燈將閃爍;未點火時,不論如何轉向,燈都不亮。電路調試過程中,用萬用表對該電路進行檢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字式萬用表歐姆擋測R2,但表盤示數為“1”,也不能說明電阻一定損壞B.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測C1,但指針未發生偏轉,也不能說明電容器一定損壞C.指針式萬用表電壓擋測VT發射結導通電壓,也可以將紅表筆接發射極,黑表筆接基極D.數字式萬用表二極管擋測VT發射結,紅表筆接基極,黑表筆接發射極,可知其正向導通電壓答案 C5.如圖a所示是小明搭建的三極管測試電路,圖b是數字式多用表電壓擋測量時顯示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適當增大R1,M點電位變大,N點電位基本不變B.適當減小R1,M、N點的電位均基本不變C.測量時,多用電表紅表筆接V2集電極,黑表筆接V2發射極D.根據測量結果,三極管可能處于飽和狀態答案 B解析 數字式多用表測量的是三極管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壓(Uce),讀數為-3.102 V,所以三級管工作在放大狀態,數字式多用表的表筆接反,即電表紅表筆接V2發射極,黑表筆接V2集電極,所以C和D選項錯誤;當三極管V2導通時,電路中有Ib電流,發光二極管V1處于導通狀態,由于V1的導通壓降鉗位的作用,此時適當增大或減小R1阻值,M點電位基本不變,三極管導通之后,電流大小變化N點的電位也基本保持不變,所以答案選B。素養呈現·明要求核心素養 表現要點 水平等級 考試題型 分值技術意識 能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簡單的技術體驗活動,形成對電子控制系統的認識和利用電子控制技術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初步意識;能結合生活中的技術情境,分析使用電子控制系統的原因 1 選擇題 2工程思維 能結合電子控制系統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出系統設計的方法,并能運用多用電表等基本工具進行電路檢測,進行簡單的技術設計活動,嘗試解決技術問題 2物化能力 能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使用多用電表對不同元器件的性能進行測試 3考點一 指針式多用電表【知識梳理】1.指針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測電阻、電流及電壓(1)測量電阻(2)測量直流電流指針式多用電表測直流電流(3)測量直流電壓3.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電容(1)對電容先進行放電處理;(2)測容量較大的,表筆接電容器的兩個腳(電解電容的正極須接黑表筆),指針迅速向右偏,再慢慢向左偏,最后回到“∞”;(3)若表針最后指示值不為“∞”,表明電容器有漏電現象;(4)若測量時表針指示為“0” ,不向回擺,表明該電容器短路;(5)若測量時表針根本不動,表明電容器斷路。4.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5.用指針式多用電表判斷發光二極管的好壞發光二極管的檢測,擋位應選擇R×10 k擋。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大(電阻小)且發光二極管發光;測反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發光二極管不發光,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好的。如果選擇其它擋位,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且發光二極管不發光,不能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壞的。6.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三極管(1)找三極管的基極(b)①先將萬用表置于“×1 k”歐姆擋,調零。將黑表筆接假定的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小。②調換表筆,將紅表筆接原來假定的基極b,黑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大。結論:如果測得的電阻值都小,調換表筆后測得的電阻值都大,說明我們假設的基極b正確。(2)判斷管子類型將萬用表黑表筆接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測量得到電阻值都小,說明管子為NPN型。測量得電阻都大,說明管子為PNP型。7.多用電表使用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先進行機械調零。(2)應將紅表筆的插頭插入“+”孔,黑表筆的插頭插入“-”孔;拿表筆時,手指不得觸碰表筆金屬部位,以保證人身安全和測量準確。(3)在進行電阻測量前或換用歐姆擋另一量程時,要重新進行歐姆調零。(4)選擇合適的擋位,測量電阻時,應使表針偏轉至中心刻度附近。(5)測量前無法估計被測量的大小時,則應將量程開關先撥到最大量程擋測量一次,再根據測量情況逐漸把量程調小到合適的擋位。(6)測直流量時要注意被測電量的極性,直流電流擋、直流電壓擋要“紅進黑出”,紅表筆接正極,避免指針反打而損壞表頭。(7)測量完畢后,應將轉換開關置于“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典例突破】【典例1】 (2020·7月選考)在通用技術實踐室中,小明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測量質量完好的硅三極管發射結正向和反向電阻。下列指針位置中與測量時的指針位置偏差最大的是( )聽課筆記: 【典例2】 (2022·6月選考)小明搭建了如圖所示的光控電路,斷開S后,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合適擋位測量相關點位間的電阻值,來判斷元器件的好壞。考慮周圍電路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搭d點,電阻值約330 Ω,表明V3損壞B.黑表筆搭e點,紅表筆搭c點,電阻值約3.3 kΩ,表明V2損壞C.黑表筆搭b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V1損壞D.黑表筆搭a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損壞聽課筆記: 【變式1】 小明搭建了如圖所示的光控電路,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合適擋位測量相關點位間的電壓和電阻值。其中VT1、VT2均為硅管。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V2發光時,測得b點電位是1.4 V,表明VT1處于放大狀態B.V2發光時,測得f點電位是4.5 V,表明VT2處于飽和狀態C.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c點,指針基本不擺動,表明VT2損壞D.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g點,紅表筆搭b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正常聽課筆記: 考點二 數字式多用電表【知識梳理】1.數字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數字式多用電表的使用(1)測電壓首先將黑表筆插進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接著把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接觸穩定。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表筆極性與實際電源極性相反,此時紅表筆接的是負極。(2)測電流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若測量大于200 mA的電流,則要將紅表筆插入20 A孔,并將旋鈕旋到直流20 A擋;若測量小于200 mA的電流,則將紅表筆插入200 mA孔,將旋鈕旋到直流200 mA以內的合適量程。調整好后,就可以測量了。將萬用表串聯接入電路中,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穩定,即可讀數。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電流從黑表筆流進萬用表。(3)測電阻讀數時,要保持表筆和電阻有良好的接觸,使用時還應注意單位;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到200 k擋時單位為kΩ,2M以上的單位是MΩ.①電阻的測量測量步驟:首先紅表筆插入V 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量程旋鈕打到“Ω”量程擋適當位置;分別用紅黑表筆接到電阻兩端金屬部分;讀出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②注意a.量程的選擇和轉換。量程選小了顯示屏上會顯示“1”此時應換用較大的量程;反之,量程選大了的話,顯示屏上會顯示一個接近于“0”的數,此時應換用較小的量程。b.如何讀數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再加上邊擋位選擇的單位就是它的讀數。要提醒的是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200 k”擋時單位是“kΩ”,在“2 M~2 000 M”擋時單位是“MΩ”。擋位即是最大量程。c.如果被測電阻值超出所選擇量程的最大值,將顯示過量程“1”,應選擇更高的量程,對于大于1 MΩ或更高的電阻,要幾秒鐘后讀數才能穩定,這是正常的。d.當沒有連接好時,例如開路情況,儀表顯示為“1”。(4)蜂鳴擋的使用①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兩支表筆的前端分別接二極管的兩極,然后調換表筆再測一次。測量結果如下:如果兩次測量的結果是一次顯示1,另一次顯示零點幾的數字。那么此二極管就是一個正常的二極管,假如兩次顯示都相同的話,那么此二極管已損壞。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即是二極管的正向壓降(硅材料約為0.7 V,鍺材料約為0.3 V)。根據二極管的特性,可以判斷此時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而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②發光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再用紅黑表筆分別交換接在二極管的兩個引腳。當其中一次發亮時, 說明二極管功能正常:此時,對于數字式多用表來說,電流從紅表筆流出,黑表筆流進(與指針式多用電表結論不同),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亮,說明二極管很可能已經損壞。【典例3】 下列是用數字式多用表測量元器件的結果,其中表明元件已經損壞的是( )聽課筆記: 【變式2】 通用技術課上,老師開展了“強光指示電路”實踐活動,示例電路如圖1所示。某小組測試時發現,無論光線強弱,VD始終發光,于是他們在Rg遮光的情況下,分別利用數字式萬用表和“測試導線”(圖2所示)進行故障排查。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A.測三極管c、e之間的電壓,顯示061”,則說明故障可能是集電結短路造成的B.測三極管b、e之間的電壓,顯示“-677”,則說明故障可能是b、e接反造成的C.“測試導線”的兩端分別接三極管的b和e,VD熄滅,則說明故障可能是R1阻值過大造成的D.“測試導線”接在VD的兩端,VD熄滅,說明故障可能是VD短路造成的1.以下關于指針式多用電表的使用,說法不恰當的是( )A.常用圓片瓷介電容量在數字后不標單位,如0.47,0.1等,其單位均為pFB.在判斷PNP型三極管好壞時,若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則說明該三極管不一定是好的C.用歐姆擋測量普通電容,發現指針向右偏轉之后不動,則說明電容是壞的D.用紅表筆接三極管基極,黑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再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小,則說明該三極管為NPN型2.小明希望使用一只數字式多用電表的相應擋位,測量下列選項中相應元件的有關參數,其中無法成功測得的是( )3.如圖所示為某煙霧氣體報警器焊接套件,關于這個焊接套件,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安裝焊接未經處理的發光二極管前,需先判斷極性,長引腳為正極B.某電阻的四個色環分別為棕(1)、黑(0)、橙(3)、金(±5%),則它的標稱阻值為10 kΩC.焊接時當焊錫熔化為液態時可將焊錫絲撤離,再移開電烙鐵D.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測套件中二極管正向導通情況,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一端,用紅表筆接另一端4.如圖是小明用面包板搭建的電路。用一個單刀雙擲開關控制兩盞燈,將開關S打到左邊時,V1發光;打到右邊時,V4發光。面包板連通規則為:A區同列相通,B區同行相通。當開關S打到左邊,用指針式萬用電表檢測下列元器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V2是NPN型三極管,V3是PNP型三極管B.接通電源,用合適的電壓擋測V1,紅表筆接b ,黑表筆接a,發現指針不動,說明已V1損壞C.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cd,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d,指針向右偏轉,交換表筆,指針不動,說明cd正常D.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de,紅黑表筆正反接,指針偏轉相同,說明de正常:課后完成《專題分層精練》 專題21(共51張PPT)第三部分 電子控制技術專題21 多用電表的使用素養呈現·明要求核心素養 表現要點 水平等級 考試題型 分值技術意識 能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簡單的技術體驗活動,形成對電子控制系統的認識和利用電子控制技術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初步意識;能結合生活中的技術情境,分析使用電子控制系統的原因 1 選擇題 2工程思維 能結合電子控制系統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出系統設計的方法,并能運用多用電表等基本工具進行電路檢測,進行簡單的技術設計活動,嘗試解決技術問題 2物化能力 能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使用多用電表對不同元器件的性能進行測試 3目 錄CONTENTS考點一01考點二02隨堂達標檢測03課時分層演練04考點一 指針式多用電表11.指針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測電阻、電流及電壓(1)測量電阻(2)測量直流電流指針式多用電表測直流電流(3)測量直流電壓3.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電容(1)對電容先進行放電處理;(2)測容量較大的,表筆接電容器的兩個腳(電解電容的正極須接黑表筆),指針迅速向右偏,再慢慢向左偏,最后回到“∞”;(3)若表針最后指示值不為“∞”,表明電容器有漏電現象;(4)若測量時表針指示為“0” ,不向回擺,表明該電容器短路;(5)若測量時表針根本不動,表明電容器斷路。4.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二極管。5.用指針式多用電表判斷發光二極管的好壞發光二極管的檢測,擋位應選擇R×10 k擋。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大(電阻小)且發光二極管發光;測反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發光二極管不發光,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好的。如果選擇其它擋位,測正向電阻時,指針偏轉角小(電阻大)且發光二極管不發光,不能說明發光二極管是壞的。6.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檢測三極管(1)找三極管的基極(b)①先將萬用表置于“×1 k”歐姆擋,調零。將黑表筆接假定的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小。②調換表筆,將紅表筆接原來假定的基極b,黑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該次測量測得一組(兩個)電阻值,這兩個電阻值都很大。結論:如果測得的電阻值都小,調換表筆后測得的電阻值都大,說明我們假設的基極b正確。(2)判斷管子類型將萬用表黑表筆接基極b,紅表筆分別與另兩個極相接觸,觀測指針擺動情況。測量得到電阻值都小,說明管子為NPN型。測量得電阻都大,說明管子為PNP型。7.多用電表使用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先進行機械調零。(2)應將紅表筆的插頭插入“+”孔,黑表筆的插頭插入“-”孔;拿表筆時,手指不得觸碰表筆金屬部位,以保證人身安全和測量準確。(3)在進行電阻測量前或換用歐姆擋另一量程時,要重新進行歐姆調零。(4)選擇合適的擋位,測量電阻時,應使表針偏轉至中心刻度附近。(5)測量前無法估計被測量的大小時,則應將量程開關先撥到最大量程擋測量一次,再根據測量情況逐漸把量程調小到合適的擋位。(6)測直流量時要注意被測電量的極性,直流電流擋、直流電壓擋要“紅進黑出”,紅表筆接正極,避免指針反打而損壞表頭。(7)測量完畢后,應將轉換開關置于“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典例1】 (2020·7月選考)在通用技術實踐室中,小明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測量質量完好的硅三極管發射結正向和反向電阻。下列指針位置中與測量時的指針位置偏差最大的是( )解析 三極管發射結正向電阻很小,指針大幅度向右偏移,反向電阻很大接近正無窮。答案選A。A【典例2】 (2022·6月選考)小明搭建了如圖所示的光控電路,斷開S后,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合適擋位測量相關點位間的電阻值,來判斷元器件的好壞。考慮周圍電路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A.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搭d點,電阻值約330 Ω,表明V3損壞B.黑表筆搭e點,紅表筆搭c點,電阻值約3.3 kΩ,表明V2損壞C.黑表筆搭b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V1損壞D.黑表筆搭a點,紅表筆搭d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損壞解析 如下表。下圖中箭頭表示測量時電流的流向 A.V2發光時,測得b點電位是1.4 V,表明VT1處于放大狀態B.V2發光時,測得f點電位是4.5 V,表明VT2處于飽和狀態C.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c點,指針基本不擺動,表明VT2損壞D.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g點,紅表筆搭b點,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正常C解析 V2發光時,測得b點電位是1.4 V,d點電位為5 V-0.7 V=4.3 V,VT1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所以VT1處于放大狀態,選項A正確;V2發光時,測得f點電位是4.5 V,則VT2的發射極-集電極電壓為0.5 V,所以VT2處于飽和狀態,選項B正確。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f點,紅表筆搭c點,指針基本不擺動,可能是擋位選擇不恰當導致,不能判斷VT2損壞,選項C錯誤。斷開S后,歐姆表的黑表筆搭g點,紅表筆搭b點,可以視為測量R1和Rg串聯的電阻,光線變化時指針擺動,表明Rg正常,選項D正確。考點二 數字式多用電表21.數字式多用電表的表頭2.數字式多用電表的使用(1)測電壓首先將黑表筆插進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接著把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接觸穩定。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表筆極性與實際電源極性相反,此時紅表筆接的是負極。(2)測電流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若測量大于200 mA的電流,則要將紅表筆插入20 A孔,并將旋鈕旋到直流20 A擋;若測量小于200 mA的電流,則將紅表筆插入200 mA孔,將旋鈕旋到直流200 mA以內的合適量程。調整好后,就可以測量了。將萬用表串聯接入電路中,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保持穩定,即可讀數。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電流從黑表筆流進萬用表。(3)測電阻讀數時,要保持表筆和電阻有良好的接觸,使用時還應注意單位;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到200 k擋時單位為kΩ,2M以上的單位是MΩ.①電阻的測量測量步驟:首先紅表筆插入V 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量程旋鈕打到“Ω”量程擋適當位置;分別用紅黑表筆接到電阻兩端金屬部分;讀出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②注意a.量程的選擇和轉換。量程選小了顯示屏上會顯示“1”此時應換用較大的量程;反之,量程選大了的話,顯示屏上會顯示一個接近于“0”的數,此時應換用較小的量程。b.如何讀數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再加上邊擋位選擇的單位就是它的讀數。要提醒的是在“200”擋時單位是“Ω”,在“2 k~200 k”擋時單位是“kΩ”,在“2 M~2 000 M”擋時單位是“MΩ”。擋位即是最大量程。c.如果被測電阻值超出所選擇量程的最大值,將顯示過量程“1”,應選擇更高的量程,對于大于1 MΩ或更高的電阻,要幾秒鐘后讀數才能穩定,這是正常的。d.當沒有連接好時,例如開路情況,儀表顯示為“1”。(4)蜂鳴擋的使用①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兩支表筆的前端分別接二極管的兩極,然后調換表筆再測一次。測量結果如下:如果兩次測量的結果是一次顯示1,另一次顯示零點幾的數字。那么此二極管就是一個正常的二極管,假如兩次顯示都相同的話,那么此二極管已損壞。顯示屏上顯示的數字即是二極管的正向壓降(硅材料約為0.7 V,鍺材料約為0.3 V)。根據二極管的特性,可以判斷此時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而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②發光二極管的測量首先將黑表筆插入COM孔,紅表筆插入V Ω孔,把旋鈕調到二極管蜂鳴擋;再用紅黑表筆分別交換接在二極管的兩個引腳。當其中一次發亮時, 說明二極管功能正常:此時,對于數字式多用表來說,電流從紅表筆流出,黑表筆流進(與指針式多用電表結論不同),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亮,說明二極管很可能已經損壞。解析 選項A.25 ℃下測標稱值10 K的NTC應為10 K左右,因此選項A錯。A【變式2】 通用技術課上,老師開展了“強光指示電路”實踐活動,示例電路如圖1所示。某小組測試時發現,無論光線強弱,VD始終發光,于是他們在Rg遮光的情況下,分別利用數字式萬用表和“測試導線”(圖2所示)進行故障排查。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C解析 A.該測試結果說明三極管擊穿短路,而非只有集電結短路;B.be接反,二極管不會發光;D.導線接在VD兩端后,VD不發光,說明VD沒有短路。A.測三極管c、e之間的電壓,顯示061”,則說明故障可能是集電結短路造成的B.測三極管b、e之間的電壓,顯示“-677”,則說明故障可能是b、e接反造成的C.“測試導線”的兩端分別接三極管的b和e,VD熄滅,則說明故障可能是R1阻值過大造成的D.“測試導線”接在VD的兩端,VD熄滅,說明故障可能是VD短路造成的隨堂達標檢測3A.常用圓片瓷介電容量在數字后不標單位,如0.47,0.1等,其單位均為pFB.在判斷PNP型三極管好壞時,若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則說明該三極管不一定是好的C.用歐姆擋測量普通電容,發現指針向右偏轉之后不動,則說明電容是壞的D.用紅表筆接三極管基極,黑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大;再用黑表筆接三極管基極,紅表筆接另兩只管腳時,測得的電阻均較小,則說明該三極管為NPN型A解析 A.瓷介電容0.47、0.1的標注方法為直標法,那么當數值小于1,則單位為μF,故A錯誤,答案選擇A;B.根據描述PN結處于反偏狀態,測得電阻大,但是如果損壞的三極管,也可能測得相同的結果,所以要判斷三極管是好的,必須發射結和集電結都需要正反各測一次,結果均為一大一小,才能說明三極管是好的;故B正確。C.測電容,向右偏轉后不動,則電容有可能是擊穿了,故C正確;D.黑表筆接基極,紅表筆接另外管腳 ,測得小電阻,則黑表筆所接的基極為“P”,指向紅表筆所接電極“N”,故三極管為NPN,故D正確。A解析 A選項測量的是三極管的放大倍率。A.在安裝焊接未經處理的發光二極管前,需先判斷極性,長引腳為正極B.某電阻的四個色環分別為棕(1)、黑(0)、橙(3)、金(±5%),則它的標稱阻值為10 kΩC.焊接時當焊錫熔化為液態時可將焊錫絲撤離,再移開電烙鐵D.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測套件中二極管正向導通情況,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一端,用紅表筆接另一端D解析 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測套件中二極管, 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一端(負極), 用紅表筆接另一端,此時測量反正電阻,不是正向電阻,D錯誤。A.V2是NPN型三極管,V3是PNP型三極管B.接通電源,用合適的電壓擋測V1,紅表筆接b ,黑表筆接a,發現指針不動,說明已V1損壞C.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cd,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d,指針向右偏轉,交換表筆,指針不動,說明cd正常D.斷開電源,用合適的電阻擋測de,紅黑表筆正反接,指針偏轉相同,說明de正常B4課時分層演練基礎鞏固篇能力提升篇1.小馬使用機械式多用電表測量電路中發光二極管的相關參數。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C解析 用多用電表測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時需要斷開電源,將黑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紅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負極,故A、B都不對;測電壓或電流時需要紅表筆接高電勢,黑表筆接低電勢,故C正確,D錯誤。故選C。A解析 A選項中測量的是可調電阻,正常測得其電阻不應無窮大。B解析 多用電表測電解電容,電解電容長引腳為正極,黑表筆接電解電容正極,現象為指針迅速向右偏,再慢慢向左偏,最后停在左側,B項中停在右側接近“0”,表明該電容器短路。4.當電源沒有接入電路前,且K1、K2斷開時,小明使用多用電表對電路中不同元器件進行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解析 測電容時,指針一開始迅速右偏,再慢慢左偏,說明電容能正常充電,性能良好。D選項測電壓,沒有接入電源,故為機械零。B選項判斷二極管好壞需要正反測兩次。A選項指針左偏,說明測得阻值較大,應更換更大倍率進行測量。DD解析 R×100擋測量PN結(PNP三極管,e是P結,b是N結),指針式多用電表負接線柱相當于電源正極,因此測量沒有問題,指針不偏轉,可以判斷被測元器件損壞。7.小明準備在面包板上搭建如圖所示的磁控電路。在搭建前用指針式多用電表歐姆擋×1 k擋檢測電子元器件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檢測發光二極管時,紅表筆接負極,黑表筆接正極,測得阻值很大,說明發光二極管損壞B.檢測干簧管時,周圍磁場慢慢增強,多用電表指針會慢慢向右偏轉C.檢測電解電容時,指針迅速向右偏,然后慢慢回到原來的位置,這反映了電容器的充電過程D.檢測電位器時,只要符合總電阻不會隨電位器調節而變化,說明電位器正常解析 測量發光二極管時應選用歐姆擋×10 k擋,A錯。干簧管的輸出是數字信號,所以不會出現電表指針慢慢偏轉的情況,B錯。電容充電時電流先大后小,所以指針會先迅速小偏,然后慢慢回到原來的位置,C對。電位器有三個引腳,總電阻不變并不能說明中間調節端是否完好,D錯。D解析 D選項,Ⅰ區是放大區、Ⅲ區是截止區;三極管V1的接法是共集電極接法,不可能飽和導通,因此不可能工作在Ⅰ區,D選項錯誤。C解析 C.歐姆擋黑筆是正極,紅筆負極。黑筆接b紅筆接a是反接,指針指向0,說明發光二極管短路。A.選擇“×1 k”擋檢測R1,光線變化時指針小幅度擺動B.選擇“×100”擋檢測VT1,紅表筆接a,黑表筆接b,指針偏轉幅度小C.選擇“×100”擋檢測VD1,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b,指針指向“0”附近D.選擇“×1 k”擋檢測Rp1,指針指向“10”附近A.將Rp觸點下移,光照設定值減小B.V3發光時發現亮度不夠,R3可以換用阻值小一點的電阻C.V3發光時,用數字式電表測f點電位,示數可能為“0.325”D.搭建電路前,為檢測V3好壞,可選用指針式電表的×10 k擋CA.數字式萬用表歐姆擋測R2,但表盤示數為“1”,也不能說明電阻一定損壞B.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測C1,但指針未發生偏轉,也不能說明電容器一定損壞C.指針式萬用表電壓擋測VT發射結導通電壓,也可以將紅表筆接發射極,黑表筆接基極D.數字式萬用表二極管擋測VT發射結,紅表筆接基極,黑表筆接發射極,可知其正向導通電壓C5.如圖a所示是小明搭建的三極管測試電路,圖b是數字式多用表電壓擋測量時顯示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A.適當增大R1,M點電位變大,N點電位基本不變B.適當減小R1,M、N點的電位均基本不變C.測量時,多用電表紅表筆接V2集電極,黑表筆接V2發射極D.根據測量結果,三極管可能處于飽和狀態解析 數字式多用表測量的是三極管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壓(Uce),讀數為-3.102 V,所以三級管工作在放大狀態,數字式多用表的表筆接反,即電表紅表筆接V2發射極,黑表筆接V2集電極,所以C和D選項錯誤;當三極管V2導通時,電路中有Ib電流,發光二極管V1處于導通狀態,由于V1的導通壓降鉗位的作用,此時適當增大或減小R1阻值,M點電位基本不變,三極管導通之后,電流大小變化N點的電位也基本保持不變,所以答案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通用技術一輪復習講義:專題21 多用電表的使用(學生版).docx 2025屆通用技術一輪復習講義:專題21 多用電表的使用(教師版).docx 2025屆通用技術一輪復習課件:專題21 多用電表的使用(共51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