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三連音》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能夠深入、透徹地理解三連音的概念,清晰、準確地認識三連音的標記。(2)精準、熟練地掌握三連音的節奏特點,并能在實際復雜的音樂作品中迅速、準確地進行識別和靈活運用。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用心聆聽、精準模仿、細致對比等多元方式,讓學生深切感受三連音與其他節奏型的顯著不同。(2)有效引導學生通過系統的節奏練習和深情的歌曲演唱,扎實鞏固三連音的節奏掌握,提高實際應用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精心培養學生對節奏變化的高度敏感度,大幅提升音樂感知能力,使其能夠敏銳捕捉節奏的細微變化。(2)充分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強烈探索欲望,深度增強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1)深刻理解三連音的精確定義和鮮明特點,能夠流暢、準確地演唱和演奏三連音節奏,展現出扎實的音樂基本功。(2)清晰區分三連音與其他常見節奏型(如二八、四十六等),在實際應用中迅速、準確地作出判斷,避免混淆。2. 教學難點在實際豐富多樣的音樂作品中,精準把握三連音的節奏時值,做到節奏穩定、時值準確,并能清晰、生動地表現出來,展現出對音樂節奏的高超駕馭能力。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對比法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打擊樂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 播放一段節奏感強烈的音樂片段,如邁克爾·杰克遜的《Beat It》,讓學生跟隨音樂自由拍打節奏,充分釋放他們的音樂本能。2. 提問學生在音樂中聽到了哪些節奏變化,引導學生關注節奏的多樣性,比如“同學們,在剛才這段充滿活力的音樂中,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些獨特的節奏變化?是快還是慢?是均勻還是錯落?”從而自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三連音。(二)知識講解1. 利用多媒體課件,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三連音的定義和標記法:在一拍內平均分成三等份的音符時值。2. 舉例說明,如在 4/4 拍中,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通常為一拍,而它可以分成三個八分音符的三連音形式,即三個八分音符在一拍內均勻分布,每個八分音符的時值為 1/3 拍。再比如,在 3/4 拍中,一個八分音符可以構成三個十六分音符的三連音。3. 對比講解三連音與其他常見節奏型(如二八、四十六)的不同,通過打拍子和念節奏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其差異。例如,二八節奏是將一拍平均分成兩份,如“噠噠”;四十六節奏是將一拍平均分成四份,如“噠 噠 噠 噠”;而三連音則是將一拍平均分成三份,如“噠噠 噠”。讓學生通過親手打拍子和大聲念節奏,深切感受它們之間的節奏差異和特點。(三)節奏練習1. 教師用鋼琴彈奏簡單的三連音節奏型,如“噠噠 噠 噠噠 噠” ,學生模仿拍打,先慢后快,逐漸適應節奏。2. 逐漸增加難度,加入其他節奏型與三連音混合練習。比如,“噠噠 噠 噠 噠 ” (三連音與二八節奏) 、“噠噠 噠 噠 噠 噠 噠” (三連音與四十六節奏) 。3. 分組練習,小組之間互相傾聽、糾正。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和指導練習,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歌曲應用1. 播放含有三連音節奏的歌曲片段,如《拉德斯基進行曲》,在播放過程中,教師適時暫停,引導學生指出其中的三連音部分,并一起拍打節奏,感受其在音樂中的效果和作用。2. 學唱一首簡單的包含三連音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我最親愛的祖國,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這一句,重點練習三連音部分“永遠緊依著”的演唱,注意節奏的準確和情感的表達。(五)拓展創作1. 讓學生嘗試用三連音節奏創作一段簡單的旋律或節奏型,例如以 C 大調為例,“do mi sol ,do mi sol ”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想象。2. 展示分享,學生互相評價。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建議,共同提高創作水平和音樂鑒賞能力。(六)課堂總結1. 回顧三連音的概念、特點和節奏打法,如“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三連音是在一拍內平均分成三等份的音符時值,它的節奏緊湊而獨特,我們通過打拍子‘噠噠 噠’來感受它的節奏。”2. 強調三連音在音樂中的重要性和獨特魅力,鼓勵學生在今后的音樂學習中多關注和運用,比如“三連音為音樂增添了豐富的變化和動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欣賞和演奏音樂時,能夠敏銳地捕捉到三連音的存在,并運用它來豐富自己的音樂表達。”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對于三連音這一較難的節奏概念,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練習,讓學生真正掌握并能靈活運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