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學校名稱歌曲名稱 《春曉》教師姓名 王麗華學段學科 小學音樂 教材版本 人音版章節 第一單元聆聽 年 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歌曲《春曉》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一年級音樂課本,下冊第一課里演唱與聆聽相結合的歌曲,《春曉》是谷建芬作曲的一首古詩新唱的歌曲,她用音樂的語言表達了詩詞的意境和內在的情感。全曲結構方正規整,旋律平穩、委婉、舒緩,音調淳樸簡潔,描述了春天里“啼鳥”、“雨聲”和“落花”的美麗畫面,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與熱愛。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音樂的認知領域相對來說還不是很高,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在教學中要設計活潑有趣味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學生好動、愛說、愛唱、喜歡表演、善于模仿等特點,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在自由、民主、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設計意圖 我在教學中利用課件,音樂情境結合古詩文,制定了教學設計方案,直觀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欣賞歌曲,通過聽《春曉》、唱《春曉》、舞《春曉》奏《春曉》等音樂實踐,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知美、體驗美、創造美和表現美,體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聆聽同一旋律不同速度的《春曉》,通過對比激發他們欣賞聆聽的興趣。在延伸部分讓學生再聆聽其他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曉》歌曲,感受同一古詩,不同的演唱版本,拓寬學生的欣賞視野,感受《春曉》古詩的意境和音樂旋律完美結合,真正體會生活是音樂的源泉。音樂理念 新程課明確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注重在音樂聆聽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并通過音樂實踐活動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技能。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聆聽《春曉》,了解古詩的意境,感受古詩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培養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的習慣。認識了解三角鐵,并學會為歌曲伴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春曉》、唱《春曉》、舞《春曉》、奏《春曉》、演《春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體會歌曲的音樂形象、理解歌曲的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欣賞《春曉》,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 學會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意境,并能輕聲演唱歌曲。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感受古詩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教具準備 電子琴、課件、古詩動畫、歌曲動畫、手工粘畫。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音樂律動《嘀哩嘀哩》進教室。 二、激趣導入 談話、交流導入 師:同學們,剛才隨音樂進教室的歌曲唱的是關于哪個季節的歌曲?(生回答)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那么在你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呢? 同學們說一說春天。 (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黑板上粘貼關于春天的粘畫) 師:春天萬物復蘇,大地綠色盎然,當我們置身于春天的大自然中,不但能看到春天美麗的畫面,還有各種美妙的聲音,今天老師就帶來一首關于春天的古詩新唱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一聽是哪首古詩呢?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師生交流創設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與學生之間拉近了距離,引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另外本環節之所以采用最原始的粘畫,是因為學生說春天樣子的時候,無法預測先說哪后說哪個,采用粘畫是為了學生無論先說哪個,教師都能及時出示出來。 學習欣賞歌曲 (一)初步聆聽歌曲——聽《春曉》 1、播放歌曲,認真聆聽,這是哪首古詩呢? (學生邊聆聽歌曲邊欣賞教師的律動表演。) 好美的歌曲啊,像這樣把古詩譜成曲子來演唱,叫古詩新唱。大家聽出來是哪首古詩了嗎? 2、朗讀古詩學習歌詞 對,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春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朗讀一下《春曉》這首古詩吧! (隨《春曉》動漫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歌詞,引導學生體會詩歌韻味和意境。) 3、分析古詩,為聆聽感受歌曲意境做鋪墊。 好美的古詩啊,它都描寫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播放動畫古詩釋義《春曉》,分析古詩的含義,了解古詩的詩詞大意) 師:這首古詩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面:早晨太陽初升,快樂的鳥鳴,夜晚的風雨聲,風雨過后的落花滿地,這么美的一首古詩,你想學唱這首歌嗎? 【設計意圖】:以聆聽歌曲領先教學,初步感受了解歌曲的速度、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朗讀古詩歌詞、動漫分析詩句為下一步聆聽時感受歌曲、理解歌曲、表現歌曲做準備。 (二)學習演唱歌曲——唱《春曉》 1、復聽歌曲,說一說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演唱形式?它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齊唱歌曲,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的,旋律平緩抒情優美好像是在歌頌春天、贊美春天的美麗。) 2、采用模唱法學習歌曲 PPT出示歌譜,簡單介紹作曲家谷建芬,提醒學生注意休止符的運用。然后教師彈琴,指導學生分別用La 音和Lu 音模唱歌曲,采用接龍唱,表演唱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歌詞所表現的春天的意境。 【設計意圖】采用模唱學習歌曲,不讓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聆聽音樂的習慣,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和理解。 (三)、逐句欣賞歌曲 第一句:聽了這段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春日早晨溫馨祥和的場景。 第二句:聽了這段音樂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各種鳥叫聲為春天帶來勃勃生機。 第三句:一場雨后你想到了什么?午夜的一場風雨為大地帶來甘露。 第四句: 想象一下花兒會被風雨吹落嗎?春風春雨都很輕柔不會摧殘花兒。 【設計意圖】通過逐句欣賞歌曲,能更好的加深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在逐句欣賞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也為課程的創編環節做一個小小的鋪墊。 (四)、聆聽小快板板動漫歌曲《春曉》 采用對比的方法聆聽中速和小快板兩種不同速度的歌曲,感受慢歌和快歌情緒上的不同,引導學生轉換情緒了解曲風的變化,并說一說這兩首歌曲有什么異同? (引導學生從歌詞、旋律、速度、情緒上來對比來說) 師總結:齊唱版的《春曉》是中速的,歌曲的速度不是很快,旋律平緩抒情優美,好像是在歌頌春天、贊美春天的美麗。動畫版的《春曉》是小快板的速度,旋律歡快活潑曲調流暢,情緒充滿熱情,展現了對春天的熱愛。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比聆聽,體驗同一歌詞同一旋律在速度上不同,所體現的情緒也不相同。這樣對比聆聽,更能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五)、創編舞蹈——舞《春曉》 根據歌曲歌詞大意,教師指導并引導學生為歌曲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編創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旨在發揮學生的創編和節奏表演的能力,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讓學生各展才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增強他們對音樂創編及表演的自信心。學生在聽、唱、演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歌曲的體會和理解。 (六)、認識了解三角鐵——奏《春曉》 讓學生認識、了解三角鐵的外形,學會用三角鐵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指導學生用三角鐵板伴奏時是在歌曲每小節的第一拍,串鈴沙錘等可以一拍一下......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是在聽、唱、舞《春曉》的基礎上,學習演奏《春曉》,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基本的打擊樂器的技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打擊樂為歌曲配伴奏的興趣。 (七)、情境表演——演《春曉》 1、聆聽欣賞帶襯詞“啦”的完整版合唱動畫歌曲《春曉》 設置問題:這首歌曲和咱們剛剛唱的又多出了什么? (多出了襯詞啦,使歌曲分成三個部分,A段:(雨前)比較抒情優美的,好像人們在享受春天的美麗;B段:(雨中)是以“啦”的形式展開,節奏緊湊,展現了下雨時人們四處躲雨的場景; A段:雨后)又重復演唱古詩歌曲,展現了下雨之后,雨過天晴的場景。A--B--A) 2、完整版古詩動畫歌曲《春曉》情景劇表演 根據《春曉》的歌曲音樂,分別設置為雨前、雨中、雨后三部分,引導并指導學生有表情地進行情境表演。 【設計意圖】本教材上的《春曉》,只是這首歌曲的節選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詮釋歌曲,設計了本環節,學生不但可以欣賞到完整的歌曲,而且也是對歌曲的鞏固和練習。通過情境表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但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音樂理解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在參與表演體驗中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拓展延伸:聆聽其他不同旋律的《春曉》 讓學生聆聽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曉》歌曲,感受同一古詩,不同的演唱版本,拓寬學生的欣賞視野,感受《春曉》古詩的意境和不同音樂旋律完美結合,真正體會生活是音樂的源泉。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聆聽欣賞其他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曉》動漫歌曲,讓學生欣賞音樂的視野更加開闊,使古詩新唱歌曲《春曉》的音樂形象更加鮮活和飽滿。 四、課堂總結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不但可以看見藍天白云紅花綠草,還可以聽見春雷春雨各種鳥叫和蛙聲,好像組成了一場音樂會,春天的大自然不僅僅是一幅美麗的畫,更是一首動聽的歌,讓我們伴著音樂走進春天,和大自然來場約會吧…… (學生伴隨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