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放牛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放牛歌》2.認識雙響筒及了解正確演奏方法。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和掌握雙響筒高低音色的表現效果,并能為歌曲伴奏。2.能用愉悅的情緒,輕松自然的聲音來唱準、唱好歌曲《放牛歌》。教學重點、難點1.唱準反復記號內的不同旋律。2.能用雙響筒、木魚、三角鐵為歌曲伴奏。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同學 們 好 , 老師 您 好。二、音樂律動師:歡迎大家來到音樂的殿堂,在我們講新課之前,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跳一支動感的舞蹈好嗎?(好)請同學們全體起立,小手叉腰,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向快樂出發吧!(幻燈片出示圖片1)三、新課1.導入:伴隨著歡快的旋律,我們來到了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到處充滿了生機,遠處我們看看是誰來了?(出示圖片2)(小牧童)奧,原來是小牧童騎著牛兒唱著歌兒向我們走來了。你們聽……(播放音樂)2.初聽感受同學們聽了小牧童的歌聲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愉快的、歡快的)3.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放牛歌。4.復聽并小聲的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節奏,下面就讓我們跟小牧童一起輕輕的唱一唱這首歌好嗎?生 : 邊唱歌曲邊做拍手拍腿的節奏。5.熟悉歌詞笛聲悠悠,歌聲飛揚,小牧童都唱了些什么呢 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幻燈片圖片3-5)學生邊看圖片變跟老師讀歌詞6.分句學唱歌曲(1)省略間奏,老師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出示圖7)小牧童的歌聲這么好聽,你們想學嗎?(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首歌曲。(2)牛兒在蹚水時,特別的小心,所以這一句應該這樣唱“騎著牛兒蹚著水”請同學們跟老師唱這一句。(3)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歌詞7.突破重點與難點(1)簡介跳躍反復記號作用同學們我們在唱到第一段結尾處你們看到了帶有兩座小房子的音樂記號了嗎?這個音樂記號叫作跳躍反復記號,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詳細的學習,今天老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首歌曲我們從頭唱到房子①后,反復記號發出指令,要我們從頭演唱,唱到房子①前時要跳過房子①接房子②里面的內容。(老師范唱反復的方法)比較兩段歌詞結尾處旋律的不同師彈琴讓學生聽辨別兩部分結尾的不同,反復鞏固練習。8.多種方式演唱歌曲四、創編舞蹈動作鼓勵學生創編舞蹈,結合伴奏音樂師生共舞。(圖片8)五、用打擊樂器伴奏1.認識雙響筒及基本演奏方法:(1)認識雙響筒看到同學們這樣熱烈的氣氛,有一個新朋友想加入我們熱鬧的情景中,為我們的放牛生活增添樂趣(出示圖片9),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它叫雙響筒——是一種木制或竹制的圓筒形的打擊樂器,我們觀察一下,中間細是實心的,兩頭粗是空心的,演奏時左手握住中間的木棍,右手拿敲擊的小木棒,敲擊兩側的筒身。(2)師示范演奏講解雙響筒確定高音的兩種方法。(3)請學生自己敲擊一下,聽聽兩邊發出的聲音一樣嗎?(高音用大×表示,低音用小×來表示,音色清脆、結實)(4)看黑板,用雙響筒敲擊節奏。(沒有雙響筒的同學模擬演奏方法)× × ×× × ||2.木魚、三角鐵(圖片10)這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打擊樂器:(1)木魚:同學們還記得怎樣敲嗎?生:左手拿木魚,右手拿木棰,盡量敲擊木魚的中間,這樣聲音才好聽。(2) 學生練習敲擊節奏× 0 × 0 ||(3)三角鐵同學們還記得三角鐵嗎?它也來了。(邊說邊拿出樂器)同學們還記得怎樣敲嗎?三角鐵發出的音長,節奏不易密,所以我們要這樣邊敲擊邊聆聽,演奏姿勢會影響音效。 誰來敲敲?(4)學生練習三角鐵的節奏× × | 3.節奏練習(1)三角鐵和木魚合奏(2)三種打擊樂器為歌曲間奏處伴奏(圖片11——15)同學們敲得非常整齊,下面我們跟著音樂,看著老師指揮,一起來給歌曲伴奏。(3)播放歌曲伴奏,學生邊唱邊用打擊樂器在間奏處伴奏。4.分組表演,匯報。六、課堂小結學生歸納課堂上的收獲,今天我們和小牧童體會了放牛的樂趣,也認識了一位新朋友——雙響筒,還學會了樂器大合奏,收獲可真不少。你們開心嗎?七、聆聽《郊游》走出音樂教室愉快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下面就讓我們騎著牛兒,蹚著水,趕著夕陽,回家吧。(播放圖片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