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2、知識目標:學唱由唐詩創編的歌曲《詠鵝》,讓學生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感受音樂與古典詩詞的完美結合的藝術感染力;3、技能目標:在參與創作的活動中,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作表現《詠鵝》的情境,大膽的探索。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音樂學習中,主要以唱跳為主,用聽唱法學會歌曲的演唱。教學重點:能有表情的地學唱歌曲《詠鵝》。教學難點:1、四個結束句的音準。2、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音樂情緒。教學過程一、發聲練習跟隨《小貓咪》的音樂,老師和學生互動,用生動形象的動作模仿歌曲中出現的小動物,再引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并對“小花貓”的叫聲進行發聲練習,并加以指導。二、謎語引入謎語:身穿白袍子,頭戴紅帽子,說話伸脖子,走路擺架子。三、感受并學唱1、欣賞美麗的大白鵝,PPT.(第一次聆聽)2、請生模仿白鵝的姿態,擇其動作,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1)師引導學生做出歌詞中白鵝的四種不同姿態,按節奏加強練習,為后面做好鋪墊。“小朋友們要認真學喲,待會兒呀,我們的小白鵝要邀請動作做得最美的小組與它們一起到池塘里玩呢。”(2)跟隨音樂,全班一起做動作。(第二次聆聽)“孩子們學得真棒,來,讓我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扮演美麗的小鵝吧!比一比,看哪組的小白鵝,動作最整齊,最優美!”(3)請表現最棒的小組進行情景表演,師帶領跳,熟悉動作。(第三次聆聽)“這一組的小白鵝表現得最棒,來,小白鵝邀請大家一起去池塘里玩耍啦,其他小朋友也要認真學喲,看看下一輪,小鵝又會邀請哪一組呢?”(4)再請一組或者全體(機動)圍著小池塘做動作。(第四次聆聽)“哇,小朋友表現得都好棒哦,那咱們就都圍著小池塘,與白鵝們一起玩耍吧?!?br/>(5)葫蘆絲簡介、演奏(第五次聆聽)“小朋友們跳的太棒了,你們的舞姿吸引了一位神秘的小觀眾,看,它是誰 它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葫蘆絲,它的聲音,像極了小鵝的叫聲,你們聽!”(6)用葫蘆絲帶領學生繞場做動作,進一步感受音樂。“葫蘆絲的聲音好聽吧,現在呀,它要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去大池塘里找小白鵝去,和他們一起玩耍,來,孩子們,全體起立,跟著老師走咯!”(二) 熟悉歌詞,古詩簡介1、“《詠鵝》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在七歲時寫下的,小作者僅用簡單的幾句,就把白鵝那優美的體態及其對她的喜愛之情給表現得妙極了,你們聽?!?br/>2、生模仿讀。(三)小組合作并展示,熟悉節奏“小朋友讀得真有感情,如果將這首古詩按照節奏來朗讀,你們還能讀得這么流暢嗎 這里有兩條節奏,第一條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完成,第二條同學們先自己試著朗讀之后由老師指導完成?!?br/>(四)學唱歌曲1、師范唱。2、生隨琴跟唱,只給右手旋律。先完整聆聽,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跟隨伴奏完整演唱,全體起立,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4、師再次范唱,處理歌曲。(1)師范唱。“孩子們,仔細聽。老師的歌聲與你們的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用手的高低起伏表現音的強弱。5、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加上動作。四、課堂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不僅重溫了《詠鵝》這首古詩, 還把它插上了音樂的翅膀,更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希望今后,小朋友們多讀古詩,多唱古詩,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繼承發揚下去。小朋友們,再見!五、結束課堂學生集體演唱歌曲,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