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咚鏘》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龍咚鏘》具有典型的民俗風情,四二拍,五宮調式,情緒歡快活潑,是由起、承、轉、合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前兩樂句歌聲與鑼鼓聲交替,轉句開始將鑼鼓的節奏與歌唱的音調結合在一起,強調了熱烈的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敲鑼打鼓慶新年的歡樂心情。2、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學習歌曲《龍咚鏘》,能用歡快,熱烈的聲音表現過年熱烈情景。掌握節奏X.X XX| X 0 || 并能簡單表現歌曲,認識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認識民族樂器鑼、鼓、镲并能分辨其音色了解其演奏方法。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即興歌舞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感覺過年的歡快和喜悅,感悟社會主義國家豐富的人文內涵,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唱會歌曲《龍咚鏘》,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從歌曲及活動中體驗過年的歡樂氣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準確地唱好歌曲,掌握好節奏的變化。掌握好鑼鼓節奏為歌曲伴奏。把握好四風休止符及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四、教具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等。五、課型:唱歌為主的綜合藝術課六、教法學法:教法:用聆聽法、示范法、練習法、教唱法、實踐法、表演法等方法教唱歌曲《龍咚鏘》。學法:學生用聆聽法、練習法、學唱法、實踐法、表演法等學唱歌曲。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用鑼鼓聲導出課題《龍咚鏘》,并簡單的介紹打擊樂鼓、鑼、镲。(多媒體播放圖片中國結,對聯、窗花、燈籠等營造節日氣氛)(二)學唱歌曲:1、整體聆聽:《龍咚鏘》提問:除了歌聲以外,還有什么聲音?2、學習鑼鼓聲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龍·咚 龍咚 | 鏘 0 | |(1)單獨練習鼓的節奏(3、4遍)強調附點節奏“龍”字稍重點(口形圓) (2)接龍游戲:師:讀:過新年呀,生:龍·咚 龍咚 | 鏘 0 | | (3)難點解決:第四樂句。這一段鑼鼓聲和前面的鑼鼓聲一樣嗎? A、師讀第四樂句。B、學生跟讀練習。(4)師生按節奏完整讀歌詞。3、學唱歌曲旋律:(1)、教師輕聲范唱。 注意孩子們唱歌的姿勢。 (2)、學生跟教師學唱歌曲旋律。(3)、多種方法鞏固練習。4、教師演唱歌曲旋律學生填詞練習,注意學生的音準。5、歌曲處理:師引導:“孩子們,新年到了,處處張燈結彩,小朋友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到游樂場去玩,你們高不高興?讓我們帶著微笑,用甜蜜的歌聲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來告訴全世界的小伙伴們,我們過年了,讓我們敲起鼓打起鑼隨音樂一起唱起來。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三)、加入樂器伴奏1、分組單獨試奏后合奏,龍·咚 龍咚 | 鏘 0 ||鼓:X.X XX | X 0 ||左右 左右| 齊 0 ||镲:0 0 | X 0 ||鑼:0 0 | X 0 ||2、隨音樂演奏,調換進行。(四)歌表演: 教師表演秧歌動作讓學生創編舞蹈動作,選出舞姿非常好的學生做小老師帶領全體學生練習。七、小結下課:鞭炮聲聲鑼鼓響,歡歡喜喜過新年,讓我們把新年的祝福送給所有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大聲說:“祝老師們新年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