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01理論來源、歷史前提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條件02理論基石、《共產黨宣言》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03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04生產資料、生產關系、分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目錄課前探究:什么是社會主義?你在生活中有沒有接觸過與“社會主義”相關的事物?溫故知新1.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2.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3.資本主義社會結局: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就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本主義少數資本家占據絕大多數的社會資源,勞動產品歸資本家所有,壓榨工人的剩余價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生產資料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勞動不是謀生手段而是人生的第一需求,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小組討論:現在你也清楚了解到了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你會怎么推翻資本主義?(提示:可以從思想層面、實踐層面著手)社會主義產生的條件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展開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MP4三次實踐證明,無產階級的斗爭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理論來源費爾巴哈的唯物觀黑格爾的辯證法德國古典哲學圣西門傅里葉歐文英法空想社會主義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勞動決定價值)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兩大理論基石剩余價值學說02唯物史觀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01你今天上班的工資是200元,你工作7小時就創造出了200元的價值,但你要下午五點才下班,老板四點的時候給你安排了新任務,要求你今天做完,于是你加班到晚上九點回家。兩大理論基石1.唯物史觀(1)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2)內容:①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②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2.剩余價值學說(1)創立:馬克思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2)內容:①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②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3)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的意義: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①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主要內容:②《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③《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國際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相關鏈接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0102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03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04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01巴黎公社03蘇聯解體,東歐劇變02俄國十月革命0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1.背景:巴黎公社起義并非因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而爆發,而是在普法戰爭失敗后,民族矛盾激化引發階級矛盾尖銳的形勢下爆發的,具有突發性、偶然性。2.過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發,28日建立政權,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機器。5月28日失敗。3.失敗的原因失敗的必然性(根本原因):當時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階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還不具備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時機尚未成熟 這就決定了其失敗的必然性。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的第二次革命,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工人、士兵和貧農推翻了臨時政府,并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它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成功革命。十月革命發生在俄歷1917年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因此得名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的道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運用你的生活經驗回答這些問題:土地的歸屬權在封建社會,土地歸地主所有,那么在今天,農村的土地歸誰所有?國家的主人在我們國家,誰是國家的主人?商品的分配我們國家的基本分配方式是什么?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①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②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③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感謝觀看Presenter nam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