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京調》教學設計年級:五年級課型:欣賞綜合課課時:第一課時授課教師:11號教學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調》教材分析:《京調》是一首采用京劇音樂素材寫成的民族管弦樂曲,1960年由上海民族樂團作曲家顧冠仁編曲。樂曲是根據京劇音樂中典型音調綴成。樂曲為再現的三段體結構。在實際演奏中,曲中的第一、第二段重復一次,形成ABABA的結構。樂曲雖然短小,手法簡潔,但構思別具一格,富有京劇的韻味,使人充分領略了京劇所特有的情調。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在中低段的音樂課上已經對戲曲知識有過一些學習,隨著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大力推廣,學生對于京劇文化、四大行當和表演形式也有一定的認知但是還不夠深入和具體。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聆聽京韻風格的樂曲,感受京味音樂風格,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引導學生對京劇知識的繼續學習。2.過程與方法:通過音樂活動中的體驗,能聽辨樂曲《京調》兩個主題的異同,以及主題塑造的音樂形象。3.知識與技能:了解《京調》中的樂器,并知道《蘇三起解》與樂曲《京調》的關系。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京劇知識相關的音樂活動。感受《京調》中笛子塑造的音樂形象,并嘗試演繹角色。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經典唱段引入,揭示課題。1.聆聽《蘇三起解》。說一說這個唱段是我國的什么藝術的表演形式。2.簡介京劇:京劇的起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五大戲曲之首,被稱為“國粹”。京劇是包括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美術、雜技等各藝術類別綜合體現。3.揭示課題,導入新課。師:今天我們要學習這首具有京劇風格的樂曲《京調》的旋律,是根據京劇唱段《蘇三起解》的旋律改編而來。設計意圖:通過聆聽京劇經典唱腔《蘇三起解》的旋律,讓學生初步感受京劇風格。二、聆聽體驗,學習樂曲。1.欣賞《京調》樂隊演奏視頻。感受思考:樂曲中《蘇三起解》的旋律是由什么樂器主奏的?還出現了哪些樂器?2.師生探討,說一說樂曲中出現的樂器。3.微課學習,詳細了解樂器。4.介紹樂曲的演奏形式,及樂曲中的京劇知識。師:這樣由笛子主奏,其他樂器伴奏的演奏形式稱為“笛子與樂隊”。京劇伴奏樂器知識包括:文場三大件 和 武場三大件。設計意圖:通過微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樂曲中的樂器以及與京劇表演中伴奏樂器的相關知識。三、分段聆聽,深入體驗。1.聆聽第一主題A,師生交流主題音樂的情緒。(1)說一說這段旋律的情緒。板書:第一主題A 歡快活潑(2)了解西皮唱腔,并介紹A主題的旋律特點和京劇中的西皮唱腔旋律特點的相似之處。(3)模仿西皮唱腔的演唱。(發聲練習:yi-------,京劇中的演唱方法是用小嗓發音,氣息從丹田經過喉嚨時,將喉腔縮小,發出比真嗓較高的音調,稱為假嗓也叫小嗓發音。)(4)模唱A主題第一樂句旋律。2.聆聽第二主題B,師生交流主題音樂的情緒。(1)說一說這段旋律的情緒。板書:第二主題B 優美輕松(2)了解二黃唱腔,并介紹B主題的旋律特點和京劇中的二黃唱腔旋律特點的相似之處。(3)模仿二黃唱腔的演唱。(發聲練習a-------,氣從丹田經過喉腔,直接發出,在京劇演唱中稱為真嗓。)(4)模唱B主題第一樂句旋律。設計意圖:通過感受A、B主題的情緒與旋律,引入京劇唱腔知識,將樂曲與京劇元素相結合,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音樂知識和體驗。3.把握特點,對比兩個主題。(1)聽辨主題A和B, 感受兩個主題情緒的不同,以及速度是否發生變化。(2)驗證答案,用京劇中打板的方式辨別AB主題的異同。(3)分析兩個主題在聽覺上產生速度不同的原因。第一主題的旋律比較緊湊、密集,使用大量短時值音符。第二主題的旋律舒展,節奏松散,使用大量的長時值音符,以及連音線。師:在的創作中,可以根據音樂的要素比如:音的長短、音的高低、節奏、音色等等,來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設計意圖:通過感受和對比,能夠體驗出兩個主題旋律的特點以及不同之處。在模唱主題樂句的過程中,熟悉并掌握主題的旋律。四、角色體驗,合作表演。1.引導學生想象兩個主題角色的音樂形象。A主題 女生形象 京劇行當中:旦角。B主題 男生形象 京劇行當中:生角。2.生生互動:分角色模唱旋律。3.師生互動:設計動作,身段表演。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京劇相關知識,感受京劇唱腔的魅力,體驗人物角色身段表演形式。完整聆聽,聽辨順序。師:聽辨樂曲的演奏順序,學生出示主題卡片。引子 A B A B A 結尾五、拓展延伸,感受相關藝術形式。1.小結。京劇傳統表演中的“唱”和“做”。京劇四大功夫中還有“打”和“念”。2.京劇念白介紹。師:京劇中還有一種表演形式叫做——念。念白是京劇表演中人物的說話。3.京劇韻白視頻欣賞。設計意圖:了解京劇四大功夫,感受京劇念白的魅力,以及念白在古詩詞的朗誦中的運用,感受新的表演形式。課堂小結,學生評價。1.臉譜卡片、APP、云空間介紹。2.用現代新的京劇表演形式,號召學生學習經典,繼承國粹,發揚文化。設計意圖:京劇的發展離不開傳承與創新,感受多元藝術文化,引導學生熱愛京劇藝術,并且能夠在課后繼續學習京劇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