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晚風》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晚風》二、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中描繪的自然界的美麗晚景,體會“音樂與自然” 的人文性,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運用柯爾文手勢、手指五線譜等學習方法,逐步提高學生二聲部歌曲的合作意識。3、感受、體驗6/8拍特點。4、能夠運用優美、連貫的聲音表現歌曲,并做到二聲部的和諧與聲音的統一。三、教學重點:在了解掌握6/8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基礎上,運用連貫、柔美的聲音感受并表現歌曲。教學難點:能夠用和諧均衡的聲音演唱歌曲,從而提高合唱的表現能力。四、教學準備:鋼琴、PPT課件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運用柯爾文手勢進行和聲訓練1.做柯爾文手勢,唱bE調音階。2.教師出示手勢,學生唱唱名。 5 3 1 3 5 1(要求:張圓嘴,口腔空)3.教師出示手勢,學生分聲部進行和聲練習。4.教師做手勢,學生唱旋律。教師做柯爾文手勢,學生唱低聲部并做手勢。教師做柯爾文手勢,學生唱高聲部并做手勢。兩個聲部進行合唱練習。(注意:在唱好自己聲部的基礎上,傾聽其他聲部。)隨伴奏音樂進行演唱。預設:學生一遍能合上音樂,教師可在第二遍音樂時加入其他音。沒合上音樂,教師糾正其存在的原因,然后在練習一遍。(6)放音樂伴奏,低、高聲部的學生分別與老師合作,教師演唱歌曲《晚風》的低、高聲部的旋律。過渡句:同學們,你們聽到我演唱的旋律了嗎?這段旋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唱的歌曲《晚風》歌譜,我們看看歌曲是幾拍子的。(三)學唱歌曲《晚風》1.出示歌譜,學習6/8拍知識,引出弱起。(1)知道6/8拍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及強弱規律。(2)知道八分音符、四分音符、附點四分音符在6/8中的時值。(3)知道弱起,從第六拍開始。2.看歌譜讀節奏,只要是一、二樂句。3.識譜(1)知道d的位置,用手指五線譜練習E調音階。(2)教師用手指五線譜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讀低、高聲部樂譜。(3)用口風琴輔助學生練習放音樂伴奏,教師口風琴分別吹奏低、高聲部。生:觀察自己聲部在旋律上有什么特點。(4)學生兩人一組小聲練習并反饋演唱效果。預設:學生節奏、音準有問題。教師可用畫拍、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解決。(5)教師彈琴學生進行合唱練習。(6)學生隨音樂伴奏演唱自己聲部的歌譜。4.學唱歌詞過渡語:這么優美的音樂,我們聽聽歌詞唱了什么內容?聽范唱,了解歌曲內容。教師彈琴,學生分低、高聲部學唱歌詞。教師彈琴,學生進行合唱。隨伴奏,學生演唱歌詞。5.學唱歌詞六、教學小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