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漁舟唱晚》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介紹民族樂器—古箏,了解古箏的音色和演奏技法,它怎樣表現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2.通過欣賞《漁舟唱晚》 ,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3.引導學生聽辨、聯想,演奏、綜合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培養(yǎng)良好的欣賞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材分析】《漁舟唱晚》是一首古箏獨奏曲,它的標題選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樂曲的意境優(yōu)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畫。表現了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映照在湖面上,遠處青山朦朦,白帆點點,隨風飄來陣陣歡快的漁歌聲漸漸地,歌聲遠去湖邊只留下了一片寂靜。【教學重點】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漁舟唱晚》的音樂畫面與風格。【教學難點】能運用情緒術語進行正確的描述。【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古箏。【課型】欣賞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音樂導入。二、初賞全曲1.畫出樂曲情景圖。2.認識古箏:了解古箏的結構、古箏的音色和演奏技法。三、復賞全曲1.欣賞全曲。2.劃分段落。四、分段賞析1.分析欣賞樂曲第一部分。(1)完整聆聽第一部分音樂。(2)師古箏演奏主題旋律,學生跟唱。(3)板書第一部分主體旋律出現了哪些音。(4)第一部分取小標題“夕陽西下”。2.分析欣賞第二部分主題旋律。(1)完整聆聽第二部分音樂。(2)辨別第二部分主題旋律,每個小節(jié)的節(jié)奏有什么關系 (3)師古箏演奏主題旋律,學生跟唱。(4)學生唱每個小節(jié)出現的第一個音,教師使用柯爾文手勢。(5)師生共同帶歌詞演唱,第二部分主題旋律。(6)完整聆聽第二部分,師生共同畫出旋律走向。(7)第二部分取小標題“百舟競歸”。3.分析欣賞尾聲部分。4.小結(1)師引導生總結,第一部分的情緒與速度。(2)師引導生總結,第二部分的情緒與速度。五、拓展環(huán)節(jié)(1)以“漁舟唱晚”為背景音樂朗誦《春江花月夜》。(2)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