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聆聽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了解故事背景以及內容。2.聆聽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了解音樂要素。3.聆聽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學習主人翁的優秀品質。教學重點:1.用故事性的情節拉近歌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2.運用分段聆聽和模唱等方式,講故事性和音樂性融合。教學難點:1.分段聆聽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了解故事的背景、內容、以及主人翁的優秀品質。2.用看、說、聽、唱、想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作品欣賞。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聆聽導入師:“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師:“同學們,在上課前老師給大家聽一段音樂,想一想它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音樂)師:“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師:“同學們,為什么作曲家寫出一段這樣憂傷的旋律呢?我們來聽一首歌曲,想一想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描寫了什么內容?”二、聆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完整聆聽、了解歌曲內容(初次聆聽、出示完整譜子,板書課題)師:“好,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師:“能結合圖片說一說嗎?”介紹歌曲背景師:“歌曲的名字叫《歌唱二小放牛郎》,這是一首抗日時期的歌曲,是來自河北省的一個地方,這首歌曲的主人翁叫王二小,他是一個放牛郎,也是八路軍兒童團的一名成員,經常在山上一邊放牛,一邊放哨,有一天卻發生了這樣一段故事,我們來讀一讀第一段歌詞,想一想歌曲的一、二兩段內容是什么?它的情緒是怎樣的?”3.分段聆聽歌曲(1)學習歌曲的一、二兩段師:“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師:“一、二兩段描繪了故事主人翁王二小去放牛,牛還在,人卻不見了,原來是敵人來掃蕩了。那么它的情緒是怎樣的呢?”師:“下面我們來聽一聽作曲家是怎么表現這一段敘述性的故事的”(播放音樂)師:“誰來說一說?”師:“對,這首歌曲一、二兩段情緒是平緩的、敘述的”師:“作曲家還經常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來表現歌曲呢,如果你是作曲家會用什么樣的速度和力度來表現歌曲的?”(中速、中強)師:“敵人來了,二小不見,他去干嘛了呢?我們一起瀏覽三四兩個歌詞,想一想歌曲表達了哪些內容,它的情緒又是怎樣的?”(2)學習歌曲的三四段師:“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師:“故事表現敵人誤打誤撞地來到了根據地,抓住了王二小,讓他帶路,王二小非常機智,他表面上順從敵人為他們帶路,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直到周圍響起了槍聲,才發現被騙了。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會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激烈、緊張)師:“同學們,如果你們是作曲家,你會用什么樣的速度和力度來表現這兩段歌曲?我們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回答)師:“那么音樂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聆聽一下”(聆聽3、4段)(3)學習歌曲第五段師:“同學們緊張的戰斗結束了,二小那邊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第五段歌詞想一想。”師:“誰來說一說二小那邊是什么情況?”師:“好,同學們,作曲家是用怎樣的速度和力度來表現沉痛和悲傷?”(聆聽后、學生回答)師:“二小壯烈犧牲了,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4)學習歌曲第六、七段師:“我們結合第六、七段歌詞,看看鄉親們是怎樣想的”(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懷念、歌頌)師:“如果讓大家來寫這一段,你們會用怎樣的速度和力度呢?”(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小結)師:“我們來聽一聽作曲家是怎么寫的?”(聆聽)4.學唱歌曲(片段)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完整地把歌曲學習了一遍,你覺得那一段最能表現你的心情?”師:“身體坐直,我們一起用跟著老師的琴聲用lu把第一段旋律唱一唱。”師:“我們把歌詞帶旋律中唱一唱吧!”5.完整聆聽、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師:“下面我們再聽一遍,邊聽邊哼,想一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童聲合唱)6.介紹歌詞作者(李劫夫)三、課堂總結師:“同學們我們今天通過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師:“好,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敘事性的歌曲;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力度來表現情緒;我們從王二小身上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要有一顆愛護他人的心。”板書:歌唱二小放牛郎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平緩、敘事 激烈、緊張 沉痛、悲傷 懷念、歌頌中速、mf 快速、f 中速、mf 中速、mf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