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預習課》浙教版科學七升八-第06講 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配制(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預習課》浙教版科學七升八-第06講 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配制(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暑假預習課》浙教版科學七升八--第6講 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配制
考點一、溶液的質量分數
考點精要:
(一)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一種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占全部溶液總質量的百分數。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溶質的質量分數
①溶質的質量是指溶解了的溶質質量,沒有溶解的溶質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例如20 ℃時,氯化鈉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則20克氯化鈉放入50克水中溶解后,溶質的質量只能是18克,而不是20克。
②溶液的質量是指該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之和。(可以是一種或幾種溶質)
③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上、下質量單位應統一。
④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最后結果是百分數或小數。
⑤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有兩種計算方法,
.
.
(二)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
溶質的質量分數定量表示溶液的濃度。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中的溶質相對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濃度也就越大。
典型分析:
1.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A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資料:A的溶解度
溫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
B.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答案】D
【分析】A、根據100g水中溶解的固體A時,溶質質量分數最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③⑤中溶劑的質量相等,⑤中溶解的A固體多,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25℃、60℃、50℃時A的溶解度,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A選項的分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由表格數據可知,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0℃時A的溶解度為41.4g,則25℃時A的溶解度小于41.4g;則②中A固體不能全部溶解;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50℃時A的溶解度為50.4g,所得溶液恰好飽和;則④⑤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B、③⑤中溶劑的質量相等,⑤中溶解的A固體多,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A選項的分析,②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D、20℃時A的溶解度為37.2g,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①中固體能全部溶解;根據A選項的分析,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即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解度的含義、飽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舉一反三:
1.今有4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欲將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一倍,應采用的方法是(  )(以下方法最終都不會有晶體析出)
A.把溶劑蒸發掉一半
B.加入4g氫氧化鈉固體
C.把溶劑蒸發掉20g
D.加入25%的氫氧化鈉溶液16g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C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常通過三種方式:①加入溶質,②蒸發溶劑,③加入溶質質量分數更大的該溶液,據此結合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x,(40g﹣x)×20%=40g×10%,x=20g,應將溶劑蒸發掉溶液質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劑質量的一半,故A錯誤;
B.設需要再溶解該物質的質量為y,(40g+y)×20%=40g×10%+y,y=5g,故B錯誤;
C.根據A選項的分析,可蒸發掉20克水,故C正確;
D.加入25%的氫氧化鈉溶液16g,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濃縮問題,掌握溶液濃縮的方法、原理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考點二、溶液的配制
考點精要:
實驗目的: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某溶液。
實驗儀器:托盤天平、燒杯、量筒、玻璃棒、藥匙。
實驗步驟:計算→稱量和量取→溶解→裝瓶保存(以配制50克10%氯化鈉溶液為例)。
(1)計算: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需氯化鈉5克,需水45克。
(2 )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量5克氯化鈉,放入燒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
(3)溶解: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
(4)裝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藥品的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放到試劑柜中(標簽向外)。
誤差分析:
(1)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確,如藥品、砝碼放反(稱量時使用游碼),使藥品稱量質量偏小。
②量取水的過程中仰視讀數,使水量取多了。
③燒杯不干燥,原來內部就有一些水
④固體藥品不干燥或含有雜質等。
⑤稱量好的固體藥品向燒杯內轉移時,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燒杯外面 了。
(2)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確,如稱量前沒有調平衡,指針偏右,導致藥品稱量偏多。
②砝碼已生銹。
③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使水量取少了。
④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時,一部分灑在外面等。
(四)濃溶液配制稀溶液
溶質的質量在稀釋前后保持不變,即濃溶液質量 x濃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質量 x 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拓展】
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時,必須分清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
①結晶水合物溶于水時,其溶質指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如五水硫酸銅溶于水時,溶質是硫酸銅。溶質的質量分數 = 硫酸銅的質量 / (五水硫酸銅的質量+水的質量) x 100%
②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時與水發生了反應,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反應后生成的物質,如氧化鈉溶于水時發生反應:氧化鈉+水→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質是氫氧化鈉,
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 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 / (原氧化鈉的質量+原水的質量) x 100%
③若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有沉淀或氣體生成,則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 - 沉淀或氣體的質量 - 加入的不溶部分的質量) x 100%。
典型分析:
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是(  )
A.稱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B.量取5.0mL濃鹽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C.稱取5.0g氯化鉀,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攪拌
D.稱取5.0g碳酸鈣,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C
【分析】本題應從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和物質的溶解性等多方面考慮。
A、生石灰于水反應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
B、5.0mL濃鹽酸是溶液的體積;
C、氯化鉀溶解于水根據數據計算可確定;
D、碳酸鈣不溶于水;
【解答】解:A、生石灰于水反應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故A錯誤;
B、5.0mL濃鹽酸是溶液的體積不能得出溶質氯化氫的質量,故不能求得溶質質量分數,故B錯誤;
C、氯化鉀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鉀,溶解在95mL.水中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為5g÷(5g+95g)=5%,故C正確
D、碳酸鈣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充分考慮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和物質的溶解性,才能準確把握此題,得出一個正確的結果。
舉一反三:
1.某化學興趣小組按如圖操作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更加均勻
B.⑥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
C.①~⑥項實驗操作均正確
D.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⑥③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量筒.
【答案】B
【分析】A、根據③是溶解操作,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驟,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③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速率,而不是使溶液更加均勻,故選項說法錯誤。
B、⑥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故選項說法正確。
C、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②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的位置放反了,故選項說法錯誤。
D、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⑥⑤③,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主要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如表是不同濃度乙醇溶液的用途。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乙醇溶液,其溶質和溶劑的比例與如圖相符合的是(  )
乙醇溶液濃度 95% 75% 25%﹣50%
乙醇溶液用途 醫療器械消毒 常用物品消毒 物理退熱
B. C. D.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A
【分析】根據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來分析。
【解答】解: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75%的乙醇溶液,其中溶質(乙醇)與溶劑(水)的質量比為75:25。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2.現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8% B.8.3% C.10% D.12%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B
【分析】通過計算算出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根據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列出等式算出實際稱量的質量,再算出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解:所需溶質質量為:l00g×12%=12g,需水的質量為100g﹣12g=88g;稱量時10g是砝碼質量,2g是游碼,由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列式為:10g=物體質量+2g,得出物體質量=8g,故質量分數為:×100%≈8.3%。
故選:B。
【點評】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在使用天平時左碼右物的計算方法,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
3.現有一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水,關于該食鹽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m質:m劑=1:10 B.m質:m液=1:10
C.m質:m液=1:11 D.m劑:m液=10:11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B
【分析】根據溶液中的組成(即溶質和溶劑)判斷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及其含義,便可推算出正確的答案。
【解答】解:根據溶液中的組成判斷可知,食鹽水的溶質是食鹽,溶劑是水。
由題意可知,該食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也就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是:10:100(即1:10)。因此,B選項是正確的;C選項不正確。
A.m質:m劑=1:9,所以該選項不對。
D.m劑:m液=9:10.所以該選項也不對。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及其含義等;當然,也考查了溶液組成的判斷。因此,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解答時,只要抓住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及其含義,結合溶液的組成,細心地推斷即可。
4.向溶質質量為25%的9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鉀,則加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A.35% B.38.9% C.25% D.22.5%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C
【分析】根據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解答.
【解答】解:向溶質質量為25%的9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鉀,溫度不變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鉀,故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故選:C。
【點評】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只要溫度不變溶液飽和就不能溶解這種溶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就不改變.
5.溶解度為Sg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跟水以1:4的質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A.×100% B.×100%
C.% D.%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D
【分析】固體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溶液在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解答】解:設該飽和溶液的質量為ag,則水的質量為4ag,則ag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ag×,加水稀釋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有關溶液稀釋的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分析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A.在①→②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B.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斷增大
C.在③→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斷減小
D.在②→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不變后增大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D
【分析】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②③都是恒溫蒸發情況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④是升高溫度后溶解度增大的飽和溶液進行解答。
【解答】解:A、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所以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在①→②過程中,溶劑質量減少,所以溶質質量分數②>①故A說法錯誤;
B、②③都是恒溫蒸發得到的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所以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故B說法錯誤;
C、在③→④過程中,升溫蒸發水分,此時溶解度變大,溶質的質量分數④>③,所以溶劑水的質量分數③>④,即溶劑質量分數減小,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故C說法錯誤;
D、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在③→④過程中,升溫蒸發水分,此時溶解度變大,溶質的質量分數④>③,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溶解度及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化情況,分清恒溫蒸發和升溫蒸發是解題的關鍵。
7.20℃時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蒸發掉a g水或加入b g該物質都能成為飽和溶液,則20℃時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
A. B. C. D.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B
【分析】根據題中的敘述和溶液變飽和的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解:從題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蒸發a克水或加b克的溶質都會變成飽和,也就是說a克水和b克的溶質剛好可以形成飽和溶液,所以質量分數為:100%=
故選:B。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找出溶質和溶劑,然后結合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8.對“10%的食鹽溶液”含義的解讀錯誤的是(  )
A.100g食鹽溶液中有10g食鹽
B.將10g食鹽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C.180g水中溶解了20g食鹽
D.將食鹽和水按1:9的質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B
【分析】根據題意,10%的食鹽溶液的含義是每100份質量的食鹽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的食鹽,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100g食鹽溶液中有10g食鹽,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0%,故選項含義的解讀正確。
B、10g食鹽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0%,故選項含義的解讀錯誤。
C、180g水中溶解了20g食鹽,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0%,故選項含義的解讀正確。
D、10%的食鹽溶液中食鹽和水的質量比為10%:(1﹣10%)=1:9,則將食鹽和水按1:9的質量比配制成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故選項含義的解讀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9.農民常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為配制氯化鈉溶液,山山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固體中按如圖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選項中符合圖①至圖④溶質質量分數變化過程的是(  )
B. C. D.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答案】C
【分析】根據溶液狀態的判斷方法以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來分析。
【解答】解:由圖示可知,①和②的底部均有不溶解的晶體存在,因此均為該溫度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加入75g水后燒杯中無固體,此時溶液③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再加水25g,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只增加了25%,溶液④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稍降低,觀察四幅圖像,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掌握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
10.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氯化鈉溶液時,不會引起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偏小的是(  )
A.氯化鈉晶體不純
B.稱量時,砝碼是生銹的
C.量取溶劑時,仰視讀數
D.燒杯用蒸餾水潤洗后再配制溶液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B
【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則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小或溶劑質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氯化鈉晶體不純,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錯誤;
B、稱量時,砝碼是生銹的,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正確;
C、量取溶劑時,仰視讀數,則實際量取的溶劑質量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錯誤;
D、燒杯用蒸餾水潤洗后再配制溶液,會造成實際所取用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題可從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入手,與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有關,分析操作中的錯誤操作,判斷錯誤操作對溶質、溶劑的影響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1.向10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12.5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
A.12.5% B.25% C.20% D.22.5%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C
【分析】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100%、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向100g10%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2.5g氯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即: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20%。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100%、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正確解答本題.
12.如圖中的直線表示t℃某物質在不同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a、b、c、d、四點則表示該物質在t℃時的溶解情況,則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為(  )
A.a=b>c=d B.a=b=d>c
C.a>b>c>d D.a>b=c>d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
【答案】B
【分析】根據圖示和溶質的質量分數=來作出選擇.
【解答】解:根據圖示知,
由于圖中的都是該溫度下達到飽和時的溶質和溶劑情況,所以直線上的三個點的質量分數相等,而C點明顯相對B而言是,水多而溶質少,所以質量分數就低。(直線上是飽和狀態,直線以上是固體由剩余,直線以下則不飽和。就質量分數而言,線上包含線的質量分數都是相等的,且高于線下)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溶質的質量分數.如果兩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的比值一樣,則這兩種溶液的質量分數也是一樣的.
13.70℃時的m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能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
【答案】A
【分析】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來分析。
【解答】解:70℃時的m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此過程中,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時,溶液中會有晶體析出,因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然后不再改變。
故選:A。
【點評】此題是對溶液隨外界條件變化的一個全面考查,能很好訓練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分析能力,是一道較為全面的綜合題型。
14.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過程,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B.乙→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小
C.乙→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D.甲→丙的過程中,溶液的質量減少了20克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
【答案】C
【分析】根據圖示可知,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第二次蒸發10g水,析出了晶體,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甲→乙的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B、乙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乙→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能增大,也可能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
C、若乙恰好飽和的溶液,乙→丙的過程中,溶液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D、甲→丙的過程中,蒸發的溶劑的質量為20g,由于析出了晶體,溶液的質量減少的質量大于20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乙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在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食鹽溶液中,逐漸加入食鹽.下列圖象能表示加入的食鹽質量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變化規律的是(  )
B. C. D.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
【答案】B
【分析】根據溶液的知識以及與圖象的關系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不飽和食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會為零,故不會從零開始,在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食鹽溶液中,逐漸加入食鹽,則會形成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當形成飽和溶液后,溶質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故選B。
【點評】掌握溶液組成的改變與圖象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中和化學實驗中的常見操作.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與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對照表(20℃).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請仔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20℃時,隨著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漸    ;氨水的密度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 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質量應  g.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利用表格中的數據分析解答即可.
(2)利用稀釋時溶質不變,以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可知,溶質不變溶液變成原來的2倍后溶質質量分數會變成原二分之一.
【解答】解:
(1)利用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漸變大,氨水的密度不斷減小.
故答案為:增大;減小
(2)利用稀釋時溶質不變,以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可知,要想使溶液的質量分數變為原來的一半,則可加入與溶液質量相等的溶劑.
故答案為:等于100
故答案為:
(1)增大;減小;(2)等于100
【點評】此題是一道溶液知識考查題,解題的關鍵是利用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規律進行的相關分析.
17.已知食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所示: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在20℃的實驗室中,小明挖去新鮮冬瓜的瓤,將底部尚有晶體存在的食鹽水倒入其中,并將一木塊放入這一溶液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經過t1分鐘,觀察到僅有部分晶體溶解,此時,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經過t2分鐘后,才發現木塊下沉。請在圖乙中畫出食鹽水溶質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僅有部分實驗晶體溶解,說明此時溶液是飽和溶液,根據此溫度下食鹽的溶解度可以求出其溶質質量分數;木塊下沉,說明溶液的密度減小,即其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據此解答。
【解答】解:經過t1分鐘,觀察到僅有部分晶體溶解,說明此時是食鹽的飽和溶液,在℃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g,故其溶質質量分數為:;
木塊在食鹽溶液中漂浮,則有F浮=ρ液gV排,經過t2分鐘后,發現木塊下沉,則受的浮力不變,溶液的密度減小,則其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答案為:26.5% 趨勢如圖所示(表示出在t2后趨勢向下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了溶液的有關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要求熟練掌握有關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有關知識。
18.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實驗③的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無法判斷”)。
(2)實驗①②③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出來)。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答案】(1)是;
(2)a<b=c。
【分析】根據圖示可知,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最終能形成140g飽和溶液,即在一定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40g﹣100g=40g,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圖示可知,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最終能形成140g飽和溶液,即在一定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40g﹣100g=40g,實驗②中加入的20g氯化鉀,不能繼續溶解,實驗③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2)實驗①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實驗②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恰好飽和的溶液,實驗③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則實驗①②③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a<b=c。
故答案為:
(1)是;
(2)a<b=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在一定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40g﹣100g=40g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某同學配制6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準備了下列實驗用品。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該儀器的作用是    。
(2)計算所需NaCl的質量為    克。
(3)量取蒸餾水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    (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4)經檢測,實驗所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
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③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依據溶液配制用的玻璃儀器分析;
(2)依據題中數據分析;
(3)依據用量筒量取水時,所用的儀器分析;
(4)依據題中信息分析。
【解答】解:(1)溶液配制用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量筒等,分析圖示可知,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故填: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
(2)NaCl的質量為60g×5%=3g,故填:3;
(3)量取蒸餾水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故填:膠頭滴管;
(4)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稱得氯化鈉質量偏小,則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②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量取水的體積偏小,則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③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稱得氯化鈉質量偏小,則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故填:①③。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主要是利用實驗圖示和溶液配制來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結合各方面的條件得出正確結論。
20.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儀器進行“配制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用NaCl表示)溶液”的實驗:
(1)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
③稱量
④計算
(2)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填名稱)    ;
(3)小婧按圖2的操作稱氯化鈉,小民發現小婧的操作有錯誤,如果按照她這樣她稱取的氯化鈉(圖中用NaCl表示)實際質量為    g;
(4)小民所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則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5)下列操作中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低的是    。
A.稱量操作中用生銹的砝碼
B.燒杯用水洗滌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將量筒中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
(6)若某同學配制好的10%的氯化鈉溶液50克,欲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①加入5克氯化鈉固體
②把水蒸發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鈉固體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答案】(1)④③①②。
(2)玻璃棒。
(3)12。
(4)18%。
(5)BC。
(6)B。
【分析】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計算、稱量、溶解、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
玻璃棒用途:攪拌、引流、轉移物質等。
稱量時,應該是左物右砝。
溶質質量分數=×100%。
【解答】解:(1)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計算、稱量、溶解、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
故答案為:④③①②。
(2)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用來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故答案為:玻璃棒。
(3)小婧按圖2的操作稱氯化鈉,小民發現小婧的操作有錯誤,如果按照她這樣她稱取的氯化鈉(圖中用NaCl表示)實際質量為10g+5g﹣3g=12g。
故答案為:12。
(4)小民所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則量取水的體積是82mL,82mL水的質量是82g,原計劃稱量的氯化鈉質量是10g+5g+3g=18g,則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8%。
故答案為:18%。
(5)A.稱量操作中用生銹的砝碼,導致稱量氯化鈉質量偏大,進一步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B.燒杯用水洗滌后未干燥就使用,導致水的質量增大,進一步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大,進一步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D.將量筒中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小,進一步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BC。
(6)10%的氯化鈉溶液50克中氯化鈉質量是50克×10%=5克。
①加入5克氯化鈉固體,溶質質量分數是×100%≈18.2%,該選項不正確。
②把水蒸發掉25克,溶質質量分數是×100%=20%,該選項正確。
③加入6.25克氯化鈉固體,溶質質量分數是×100%=20%,該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21.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圖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標簽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2)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   g。
(3)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需要蒸餾水多少g(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根據溶液具有均一性,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500ml含葡萄糖25g,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液具有均一性,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仍為5%。
(2)500ml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的質量為25g×=75g。
(3)設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則100g×98%=(100g+x)×20% x=390.0g。
答:需要蒸餾水390.0g。
故答案為:
(1)5%;
(2)75;
(3)390.0。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溶液具有均一性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2.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鉀、氯化鈉在不同濕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100g水)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請寫出一種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    。
(3)20℃時,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
【答案】(1)39.0%;
(2)加入硝酸鉀等;
(3)68g。
【分析】(1)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數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質、蒸發溶劑、降低溫度,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4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3.9g,則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39.0%。
答: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9.0%。
(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鉀、蒸發溶劑、降低溫度等方法。
故答案為:加入硝酸鉀等。
(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質量是18g+50g=68g。
故答案為:68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溶解度的含義、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3.下表是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    克。
(2)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如圖是硝酸鉀溶液的變化情況,若操作Ⅰ采用增加溶質的方法,則請計算需要增加硝酸鉀的質量。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1)20.9;(2)24%;(3)20g。
【分析】(1)根據溶解度表格數據來分析;
(2)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來分析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解:(1)由表格數據可知,1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0.9g,所以該溫度下,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20.9克;故填:20.9;
(2)由表格數據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則該溫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鉀,所以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24%
答: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24%;
(3)設需要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x,則:
x=20g
答:需要增加硝酸鉀的質量為20g。
【點評】本題考查了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解度以及溶液的濃縮問題,需要同學們熟練掌握相應的知識才能正確解答。
24.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他從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問:
濃硫酸(H2SO4) 500毫升
濃度(質量分數)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對分子質量 98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
(1)這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   克。
(2)他將這50毫升濃硫酸與200克水均勻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3)若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來配制630g溶質質量分數28%的稀硫酸,則需要再加多少毫升的水?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根據m=ρV,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密度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50mL=50厘米3,m=ρV,這50毫升濃硫酸的質量是1.84克/厘米3×50厘米3=92g,其中含溶質的質量為92g×98%=90.16g;故填:90.16;
(2)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若將這50毫升濃硫酸與200克水均勻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是×100%≈30.9%.故填:30.9%;
(3)設需要水的質量為x,則:
630g×28%=(630g﹣x)×98%
x=450g
水的體積為:450g÷1g/mL=450mL
答:需要再加450毫升的水。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質質量分數公式、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5.用氯化鎂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防塵。小明決定用以下儀器配制一些氯化鎂溶液。
(1)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
(2)量取蒸餾水時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 (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3)已知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在該溫度下按表數據配制溶液。
序號 ① ② ③ ④
氯化鎂的質量/g 30 40 50 60
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    (選填序號,下同);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求序號為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答案】(1)玻璃棒;
(2)膠頭滴管;
(3)③;④;35.3%。
【分析】(1)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步驟,分析各操作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量取一定量液體藥品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4.6g氯化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配制一些氯化鎂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鎂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鎂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藥匙用于取用氯化鎂,托盤天平用于稱取固體氯化鈉,量筒與膠頭滴管用于準確量取水,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時的攪拌,故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2)量取蒸餾水時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3)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4.6g氯化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③,溶質和溶劑的質量為50g:100g=1:2;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④;序號為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35.3%。
答:序號為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5.3%。
故答案為:
(1)玻璃棒;
(2)膠頭滴管;
(3)③;④;35.3%。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主要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暑假預習課》浙教版科學七升八--第6講 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配制
考點一、溶液的質量分數
(一)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一種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占全部溶液總質量的百分數。
.
溶液中: .
①溶質的質量是指溶解了的溶質質量,沒有溶解的溶質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例如20 ℃時,氯化鈉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則20克氯化鈉放入50克水中溶解后,溶質的質量只能是18克,而不是20克。
②溶液的質量是指該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之和。(可以是一種或幾種溶質)
③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上、下質量單位應統一。
④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最后結果是百分數或小數。
⑤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有兩種計算方法,
.
.
(二)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
溶質的質量分數定量表示溶液的濃度。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中的溶質相對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濃度也就越大。
典型分析:
1.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A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資料:A的溶解度
溫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
B.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
舉一反三:
1.今有4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欲將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一倍,應采用的方法是(  )(以下方法最終都不會有晶體析出)
A.把溶劑蒸發掉一半
B.加入4g氫氧化鈉固體
C.把溶劑蒸發掉20g
D.加入25%的氫氧化鈉溶液16g
考點二、溶液的配制
考點精要:
實驗目的: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某溶液。
實驗儀器: 、 、 、 、 。
實驗步驟: → → → (以配制50克10%氯化鈉溶液為例)。
(1)計算: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需氯化鈉5克,需水45克。
(2 )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量5克氯化鈉,放入燒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
(3)溶解: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
(4)裝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藥品的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放到試劑柜中(標簽向外)。
誤差分析:
(1)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
① 。
② 。
③ 。
④ 。
(四)濃溶液配制稀溶液
溶質的質量在稀釋前后保持不變,即濃溶液質量 x濃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質量 x 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拓展】
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時,必須分清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
①結晶水合物溶于水時,其溶質指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如五水硫酸銅溶于水時,溶質是硫酸銅。溶質的質量分數 = 硫酸銅的質量 / (五水硫酸銅的質量+水的質量) x 100%
②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時與水發生了反應,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反應后生成的物質,如氧化鈉溶于水時發生反應:氧化鈉+水→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質是氫氧化鈉,
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 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 / (原氧化鈉的質量+原水的質量) x 100%
③若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有沉淀或氣體生成,則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 - 沉淀或氣體的質量 - 加入的不溶部分的質量) x 100%。
典型分析:
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是(  )
A.稱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B.量取5.0mL濃鹽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C.稱取5.0g氯化鉀,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攪拌
D.稱取5.0g碳酸鈣,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舉一反三:
1.某化學興趣小組按如圖操作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更加均勻
B.⑥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
C.①~⑥項實驗操作均正確
D.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⑥③
1.如表是不同濃度乙醇溶液的用途。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乙醇溶液,其溶質和溶劑的比例與如圖相符合的是(  )
乙醇溶液濃度 95% 75% 25%﹣50%
乙醇溶液用途 醫療器械消毒 常用物品消毒 物理退熱
A. B. C. D.
2.現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8% B.8.3% C.10% D.12%
3.現有一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水,關于該食鹽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m質:m劑=1:10 B.m質:m液=1:10
C.m質:m液=1:11 D.m劑:m液=10:11
4.向溶質質量為25%的9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鉀,則加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A.35% B.38.9% C.25% D.22.5%
5.溶解度為Sg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跟水以1:4的質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A.×100% B.×100%
C.% D.%
6.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分析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A.在①→②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B.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斷增大
C.在③→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斷減小
D.在②→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不變后增大
7.20℃時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蒸發掉a g水或加入b g該物質都能成為飽和溶液,則20℃時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A. B. C. D.
8.對“10%的食鹽溶液”含義的解讀錯誤的是(  )
A.100g食鹽溶液中有10g食鹽
B.將10g食鹽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C.180g水中溶解了20g食鹽
D.將食鹽和水按1:9的質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9.農民常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為配制氯化鈉溶液,山山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固體中按如圖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選項中符合圖①至圖④溶質質量分數變化過程的是(  )
B. C. D.
10.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氯化鈉溶液時,不會引起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偏小的是(  )
A.氯化鈉晶體不純
B.稱量時,砝碼是生銹的
C.量取溶劑時,仰視讀數
D.燒杯用蒸餾水潤洗后再配制溶液
11.向10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12.5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
A.12.5% B.25% C.20% D.22.5%
12.如圖中的直線表示t℃某物質在不同的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a、b、c、d、四點則表示該物質在t℃時的溶解情況,則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為(  )
A.a=b>c=d B.a=b=d>c
C.a>b>c>d D.a>b=c>d
13.70℃時的m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能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14.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過程,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B.乙→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小
C.乙→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D.甲→丙的過程中,溶液的質量減少了20克
15.在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食鹽溶液中,逐漸加入食鹽.下列圖象能表示加入的食鹽質量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變化規律的是(  )
B. C. D.
16.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中和化學實驗中的常見操作.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與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對照表(20℃).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請仔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20℃時,隨著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漸    ;氨水的密度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 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質量應  g.
17.已知食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所示: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在20℃的實驗室中,小明挖去新鮮冬瓜的瓤,將底部尚有晶體存在的食鹽水倒入其中,并將一木塊放入這一溶液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經過t1分鐘,觀察到僅有部分晶體溶解,此時,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經過t2分鐘后,才發現木塊下沉。請在圖乙中畫出食鹽水溶質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18.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實驗③的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無法判斷”)。
(2)實驗①②③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出來)。
19.某同學配制6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準備了下列實驗用品。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該儀器的作用是    。
(2)計算所需NaCl的質量為    克。
(3)量取蒸餾水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    (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4)經檢測,實驗所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
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③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20.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儀器進行“配制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用NaCl表示)溶液”的實驗:
(1)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
③稱量
④計算
(2)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填名稱)    ;
(3)小婧按圖2的操作稱氯化鈉,小民發現小婧的操作有錯誤,如果按照她這樣她稱取的氯化鈉(圖中用NaCl表示)實際質量為    g;
(4)小民所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則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5)下列操作中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低的是    。
A.稱量操作中用生銹的砝碼
B.燒杯用水洗滌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將量筒中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
(6)若某同學配制好的10%的氯化鈉溶液50克,欲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①加入5克氯化鈉固體
②把水蒸發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鈉固體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圖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標簽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2)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   g。
(3)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需要蒸餾水多少g(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
22.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鉀、氯化鈉在不同濕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100g水)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4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請寫出一種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    。
(3)20℃時,將20g氯化鈉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
23.下表是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    克。
(2)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如圖是硝酸鉀溶液的變化情況,若操作Ⅰ采用增加溶質的方法,則請計算需要增加硝酸鉀的質量。
24.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他從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問:
濃硫酸(H2SO4) 500毫升
濃度(質量分數)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對分子質量 98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
(1)這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   克。
(2)他將這50毫升濃硫酸與200克水均勻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3)若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來配制630g溶質質量分數28%的稀硫酸,則需要再加多少毫升的水?
25.用氯化鎂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防塵。小明決定用以下儀器配制一些氯化鎂溶液。
(1)配制過程中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
(2)量取蒸餾水時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 (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3)已知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在該溫度下按表數據配制溶液。
序號 ① ② ③ ④
氯化鎂的質量/g 30 40 50 60
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    (選填序號,下同);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求序號為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崇左市| 平远县| 东方市| 岳阳市| 门头沟区| 东山县| 长沙县| 阳春市| 通河县| 拜城县| 普定县| 奉贤区| 西宁市| 望江县| 湾仔区| 莒南县| 长武县| 牡丹江市| 玉屏| 牡丹江市| 郁南县| 芮城县| 昌图县| 灯塔市| 喀喇沁旗| 南城县| 镇平县| 湖州市| 重庆市| 泸定县| 登封市| 鞍山市| 卓尼县| 霍邱县| 翁源县| 武定县| 贡山| 静海县| 牡丹江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