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教學目標:1、感受這首鋼琴曲的新疆民族風格。2、會拍節奏(X. X X X|XXXX X X |)為樂曲伴奏。教學重點:感受新疆音樂風格。教學難點:掌握X. X X X|XXXX X X |節奏特點教學過程:一、教師簡單跳起《掀起你的蓋頭來》舞蹈。二、導入提問:1、老師跳的是哪里的舞蹈?(新疆舞)2、你了解的有關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羊肉串等)三、作曲家簡介:有一位非常喜愛新疆民族音樂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據流傳的新疆民歌創作一首鋼琴曲《新疆舞曲第二號》。四、初聽樂曲:1、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鋼琴曲——《新疆舞曲第二號》。2、你從中聽出哪些新疆風格的音樂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區的節奏與音調、模擬手鼓的敲擊聲。)五、再次完整欣賞,注意傾聽其中的主導節奏型。(練習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口讀“咚、噠”模擬手鼓發出的聲音;用鈴鼓敲擊節奏;用跺腳、拍手、拍腿的節奏聲勢來表現等。練習時注意其中的演奏符號。)六、分段欣賞1、欣賞引子部分:(1)這段音樂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樂器?(手鼓)(2)觀看一段簡短的手鼓演奏視頻。2、欣賞第一部分(這一部分為兩個樂段):(1)欣賞第一樂段(跟著錄音再唱上面的曲調)。(2)欣賞第二樂段和第一樂段相比有什么聯系?(平行樂句的變化重復。接下來,第二樂段音樂在發展時,運用了很多對比的手法,你聽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對比?(力度的對比、明亮與暗淡的色彩對比。學生說的不全面時,教師給以補充)。3、欣賞第二部分(第二樂段節拍、速度、情緒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變化?能聯想到什么?(由2/4拍變為6/8拍,速度稍慢,情緒變得綿延抒情、舒緩柔和,像是一個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揚的歌聲。)4、欣賞第三部分這部分音樂重復了第幾部分的音樂?這部分音樂再次出現,讓你有何感受?(學生即興說,暢所欲言、發表見解與感受) 結尾是什么樣的效果?(情緒更加熱烈,在歡樂的手鼓聲中結束全曲)。六、完整欣賞整首樂曲。 教師不做任何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帶著自己的見解去欣賞樂曲。(總結,樂曲分成三個部分,以豪放的筆資、艷麗的色彩、粗獷的風格描繪了一幅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七、拓展1、欣賞原蘇聯指揮家迪利濟耶夫改編的管弦樂《新疆舞曲第二號》。 2、談一談和鋼琴曲對比,有何不同的感受?(在對不同表現形式的對比中,提高音樂的欣賞能力對比欣賞后,鼓勵學生談感受,更利于今后主動欣賞音樂。) 八、布置作業搜集作曲家丁德善其他作品。板書設計: 欣賞《新疆舞曲第二號》 節奏特點: X. X X X|XXXX X X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