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雁湖一、教學內容:演唱《大雁湖》二、教材分析:歌曲《大雁湖》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蒙古族民歌,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歌曲中的切分音的運用是音樂富有動感。曲調優美抒情,悠揚動聽,富于歌唱性,歌曲通過對大雁湖景、物的描繪,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獷豪放的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三、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興趣,在音樂的歌曲演唱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運用音樂歌唱方式來演唱,做到聲情并茂,但對于音樂的信息量還不夠,再分析歌曲與歌曲的表現設計的能力還略顯不足。四、教法學法:在本節課上,我以實踐為中心,以技能為手段,以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我主要采用了聽唱法,情景設置法直觀法、啟發法等教學方法。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設大雁湖美的情景,使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五、教學目標:1、了解蒙古族風土人情及民歌音調風格,讓學生喜歡蒙古族音樂。2、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體會歌曲贊美家鄉熱愛家鄉的情感。3、學習簡單的蒙古族舞蹈并參與表演活動,體驗表演的樂趣。六、教學重點:1、學會歌曲并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學習蒙古族舞蹈并鼓勵學生進行表演。七、教學難點:對“哦哈嗬”節奏的準確掌握和演唱。八、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音樂書,手鈴。九、教學過程:導語:親愛的同學們又到了你們喜歡的音樂課時間了,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踏著優美的節奏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美麗的草原我的家》)1、 開課 師問: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蒙古族舞蹈)2、 師說:“同學們欣賞的很仔細,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動作?”師生一起練習舞蹈動作。3、師:“這個動作你覺得表現了什么呢?”(大雁在天空飛翔)師:“就像大雁湖上的大雁一樣,讓我們來模仿大雁在天空展翅飛翔”“伸展我們的雙臂,動作舒展而大氣”師生一起練習。4、師說:同學們,讓我們想象,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廣闊的大草原,呼吸著這里清新的花香。師生共同練習呼吸練習和發聲練習。師提問:誰來說說,如何才能讓聲音唱得更長一些?(深吸氣,吐氣均勻,聲音稍小一些)師生再次練習發聲練習。5、師:“除了蒙古舞還有大草原,你們對蒙古族還有些什么了解呢?”生答:“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住在大蒙古包里,他們會騎馬,會射箭,會摔跤,喝奶茶,吃烤羊肉,能歌善舞。”6、 師:“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那里的人民非常熱情好客,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他們為我們獻上一曲悠揚動聽的歌曲《大雁湖》,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棲息著很多珍禽異鳥,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戶,讓我們靜靜聆聽歌中都唱到些什么”播放歌曲。學生說出歌詞,師出示在黑板上。7、師:這首歌曲好聽么?好聽在哪兒?(生答:歌聲悠揚歡快,歌詞描寫的大雁湖很美。)如果你身臨其境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生答。歌曲中是怎樣發出贊嘆的?(哦哈嗬)我們來唱一唱。(畫出“哦”唱兩拍)8、(多媒體出示曲譜)師:請同學們看曲譜,這首歌曲非常短小,由四個樂句組成,(生指出樂句),我們來畫一下旋律線,(生畫旋律線),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生答:旋律起伏大,音的跨度大。)9、師:蒙古族歌曲的特點就是旋律跌宕起伏,跨度大,這樣才能體現草原人民胸懷寬廣的性格,我們來找找歌曲中什么地方跨度大,一起來隨琴用啦哼唱曲譜。師提示學生唱準切分音節奏。10、師:讓我們隨琴一起輕聲唱歌詞。歌曲接龍演唱練唱歌曲。完整演唱。11、指導演唱:同學們當你看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美麗的大雁湖,看著勤勞樸實的人民愉快而忙碌的生活時,你心中會有怎樣的感情?(生答:發自內心的贊美,由衷的自豪之情)同學們讓我們有感情的唱一次。(放錄音。)12、師:鄂溫克人民能歌善舞,我們也來學著他們的樣子表達對大雁湖的贊美,看一下歌曲的舞蹈動作。加入手鈴伴奏。師:小演員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伴隨著大雁湖優美的旋律盡情的唱起來、跳起來、奏起來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