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全用藥【課題與課時】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2課【課標要求】了解藥物及其作用機制,了解安全用藥知識。【學習目標】1.了解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懂得用藥時應注意的問題和遵循的原則;知道用藥不當會對身體造成危害。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完成探究。3.在進行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小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4.珍愛生命,認識到人類生存需要藥物來對抗各種疾病;了解人類需求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設計說明:教科書呈現了問題:“藥物雖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如果使用不當,會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怎樣安全用藥呢?”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懂得安全用藥可以治療疾病,使用不當會對患者帶來不利影響,引導學生對“怎樣安全用藥”進行思考。【評價任務】1.任務一:交流生活中使用過的藥物(檢測目標1)2.任務二:了解常見藥物的作用(檢測目標2)3.任務三:用藥不當會帶來怎樣的危害?(檢測目標3)4.任務四:怎樣安全用藥?(檢測目標4)【資源與建議】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家庭中各種藥物的說明書,了解藥物治療所針對的疾病種類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讓學生觀察藥物說明書描述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家中的藥物是否存在過期的現象等。教師可準備感冒藥、消炎藥、外傷消毒液等家庭常見藥物。為了讓學習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可準備有關用藥不當造成危害和藥物污染方面的影像資料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補充。【學習過程】課前探究教科書給出導語“藥物雖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如果使用不當,會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提出問題:“怎樣安全用藥呢?”設計目的:由藥物是把“雙刃劍”引發學生對安全用藥的思考。活動過程一、導入新課創設故事情節導入新課:孩子感冒了,媽媽能不能把上次沒有吃完的藥拿給孩子繼續吃呢?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安全用藥。二、活動過程 交流生活中使用過的藥物。 (檢測目標1)1.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生病時服用過什么藥物?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討論。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增加學生的用藥知識。4.教師小結:藥物是治療疫病、維護人身健康的重要“武器” 了解常見藥物的作用。(檢測目標2)1.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熟悉的藥物作用。2. 教師呈現青霉素片、碘伏、雙黃連口服液了種藥物,學生先進行討論交流。3. 教師總結: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使用藥物時,要熟悉藥物的作用,避免用藥 不當。 用藥不當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檢測目標3)1. 教師提出問題:生病時,用藥不當會帶來怎樣的危害?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討論。3. 學生交流意見。4.教師呈現用藥不當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影像資料,學生交流。5.教師呈現濫用抗生素對人體造成危害的資料,引導學生了解用藥不當的危害。 怎樣安全用藥? (檢測目標4)1.教師提出問題:用藥不當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怎樣才能做到安全用藥?2.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服用健胃消食片前應該做些什么。4.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使用藥物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5. 師生共同交流、總結。6. 教師小結用藥原則。三、拓展活動 整理家庭小藥箱,及時清理過期失效藥品。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家中的藥物的儲存情況。2.教師教育學生回家后要正確存放藥品,及時清理過期失效藥品。【學后反思】學習項目 表現優良 已能做到 繼續努力1.了解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懂得用藥時應注意的問題和遵循的原則;知道用藥不當會對身體造成危害。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完成探究3.在進行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小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4.珍愛生命,認識到人類生存需要藥物來對抗各種疾病;了解人類需求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