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滅絕的生物【課題與課時】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課標要求】知道觀察和研究化石是了解古代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化石為依據認識恐龍及恐龍的滅絕;了解恐龍滅絕原因仍是未解之謎。【學習目標】1.以化石為依據探究恐龍的發現過程及恐龍的滅絕。2.能運用已有知識對恐龍滅絕原因作出假設性解釋。設計說明:圍繞課標要求的行為動詞“知道”和核心概念“滅絕的生物”,結合本課內容和對學情的分析,將“知道”具體化為“體驗、歸納、解釋”三個步驟,經歷從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訂計劃、實驗操作、交流現象到得出結論,再到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皆是如此的過程,提升實驗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評價任務】1.任務一:知道觀察和研究化石是了解古代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檢測目標1)2.任務二:以化石為依據探究恐龍的發現過程及恐龍的滅絕。(檢測目標2)【資源與建議】1.“找一找恐龍是否真實存在,依據是什么”是探究本課的起點,學生通過通過實踐活動能夠完成探究任務,輔以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2.學習過程:首先,通過收集的資料了解恐龍滅的原因,把這些特征記錄下來;接著與同學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資金,并記錄下來;然后總結匯報。3.本課學習重點是“:知道觀察和研究化石是了解古代生物”,難點是“以化石為依據探究恐龍的發現過程及恐龍的滅絕”,通過完成任務二,將有助于突破難點。設計說明:第1條認識學習本課的目的與價值,介紹本課學什么及與后續學習內容的關聯,明確課前準備的任務;第2條了解本課有三個學習任務或環節;第3條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并明確突破難點的途徑。【學習過程】課前探究任務一:知道觀察和研究化石是了解古代生物的重要方法?(檢測目標1)一、情境提示,發現問題同學們,大約兩億年前,恐龍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它們自由自在,盛極一時,稱霸地球長達1億5千萬年之久。1、展示恐龍圖片資料談話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許多關于恐龍的圖片,哪位同學想展示一下你所搜集的成果呢 (學生以各種方式展示課前搜集到的圖片)設計說明:任務一中的活動1和活動2是讓學生觀察,培養他們認真仔細的能力,緊接著活動3教師及時總結,也為任務二打下基礎。任務二:以化石為依據探究恐龍的發現過程及恐龍的滅絕。(檢測目標2)(一)科學家們根據恐龍化石的研究,推測出恐龍生活的年代以及恐龍的生活習性,科學的再現了恐龍生活的場景,老師這里有一些片段,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教師廣播教學,播放微課程《恐龍》交流想法,引出探究主題談話:大家看了同學們搜集到的圖片以及科學家形象的恐龍的生活場景,有什么問題和想法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或是說出想法)(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1、引導學生選擇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談話:同學們提的問題都比較有研究價值,受課堂時間限制,我們只選擇“恐龍是怎樣被發現的”和“恐龍是怎么樣滅絕”的這兩個問題重點研究。設計說明: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開展探究,學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檢測與作業】填空題:1.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叫作 。2.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 以及 的許多信息。判斷題:1.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質層中的生物化石,可推斷各個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種類。(V)2.所有古生物都已經滅絕了。(x)3 通過比較古代生物的化石與現在生物,可以推測它10們之間的親緣關系。二、選擇題1.根據恐龍化石,我們知道恐龍是(A)。 A.脊椎動物 B.無脊椎動物 C.哺乳動物2.右圖是一種恐龍的化石,這種恐龍的牙齒退化,與(C)有些相似。 A.狗 B.鱷魚 C.鴨子設計說明:以上3個檢測題目的設計,可以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達到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的提高。【學后反思】(1)通過這一課的探究,我獲得的知識與方法有哪些?(2)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化石?設計說明:反思1強化了本課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形成關于恐龍化石的知識建構。反思2在本課學習的基礎上,關心周圍的事物,進一步激發其科學探究興趣,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