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像與不像【課題與課時】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課標要求】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習目標】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2.了解遺傳和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設計說明:圍繞課標要求的行為動詞“知道”和核心概念“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結合本課內(nèi)容和對學情的分析,將“知道”具體化為“體驗、歸納、解釋”三個步驟,經(jīng)歷從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訂計劃、實驗操作、交流現(xiàn)象到得出結論,再到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皆是如此的過程,提升實驗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評價任務】1.任務一:我像誰?(檢測目標1)2.任務二:比較相同與不同。(檢測目標2)【資源與建議】1.“找一找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的異同點”是探究本課的起點,當我們明白了我們與家人是有相同與不同之處的,才能更好體會遺傳與變異。課前需準備一面鏡子、一張全家福照片等。2.學習過程:首先,通過鏡子觀察自己有哪些特征,把這些特征記錄下來;接著,觀察全家福中每個人的特征,并記錄下來;然后把自己的特征和家人的特征進行對比;最后教師講解遺傳與變異。3.本課學習重點是“知道遺傳和變異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難點是“能夠分辨出哪些現(xiàn)象是遺傳,哪些現(xiàn)象是變異”,通過完成任務二,將有助于突破難點。設計說明:第1條認識學習本課的目的與價值,介紹本課學什么及與后續(xù)學習內(nèi)容的關聯(lián),明確課前準備的任務;第2條了解本課有三個學習任務或環(huán)節(jié);第3條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并明確突破難點的途徑。【學習過程】課前探究觀察生活中的相同與不同的地方。任務一:我像誰?(檢測目標1)(參照教材活動一:找一找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的異同點。)1.通過鏡子觀察自己有哪些特征,把這些特征記錄下來。2.觀察全家福中每個人的特征,并記錄下來。3.把自己的特征和家人的特征進行對比,找出相同與不同之處。4.教師總結產(chǎn)生相同與不同的原因。設計說明:任務一中的活動1和活動2是讓學生觀察,培養(yǎng)他們認真仔細的能力;活動3是讓學生自行對比,找出異同點,緊接著活動4教師及時總結,也為任務二打下基礎。任務二:比較相同與不同。(檢測目標2)(參照教材活動二:動植物中有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呢?)1.出示植物、動物圖片,比較相同和不同。2.學生小組觀察、比較,交流觀察發(fā)現(xiàn)。3.得出結論。評價標準:(1)實驗過程中對于實驗過程要認真觀察,詳實記錄;(2)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人人參與;(3)小組代表有理有據(jù)地將本組發(fā)現(xiàn)和結論在全班交流。設計說明:活動1是根據(jù)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制訂實驗方案;活動2是根據(jù)方案進行觀察,并提出活動的要求,記錄觀察中的現(xiàn)象與發(fā)現(xiàn);活動3是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歸納結論。【檢測與作業(yè)】填空題(檢測目標2)1.生物將自身的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xiàn)象叫做 。2.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 。3. 和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設計說明:以上3個檢測題目的設計,可以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達到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學后反思】(1)通過這一課的探究,我獲得的知識與方法有哪些?(2)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設計說明:反思1強化了本課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形成關于遺傳和變異的知識建構。反思2在本課學習的基礎上,關心周圍的事物,進一步激發(fā)其科學探究興趣,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