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捉 迷 藏》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歌曲充滿童真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以及歡樂活潑的情緒,表達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確的歌唱方法學習歌曲,并以各種表演形式來演繹歌曲。能夠掌握附點節奏及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 3、用打擊樂器伴奏,創編歌曲,培養學生的創作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難點:能夠掌握附點節奏及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給學生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小組。 二、主題活動 1、導入新課 師: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我給大家帶來幾幅圖,這是我家鄉的美景,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 師:教師介紹家鄉四季美景 2、溫故知新 師:春天是一個可愛的娃娃,它還有三個好伙伴,你們知道是誰嗎?分組找出四個娃娃,扮演春夏秋冬,教師說著附點節奏請他們到臺上表演,加深孩子們的印象。 師:春夏秋冬這四個好伙伴一年又一年地輪回著(課件演示四個季節),春天追趕著夏天,把夏天給捉住了,但又得躲著冬天,夏天追趕著秋天 他們四個人你追我趕,你躲我藏,年復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課件演示《捉迷藏》課題) 三、新歌教學 1、讓學生帶不同情緒說課題,聽范唱,體會作品的音樂情緒 師:你最喜歡哪句?這首歌表現了怎樣的音樂情緒 (播放范唱) 師:找到了嗎?誰來說一說? 師:同學生們都聽得仔細,四個娃娃都藏到哪里去了? 2、教師彈琴范唱(三拍子) 3、學唱歌曲,出示節奏 (1)學生自由練習拍擊歌曲節奏 (2)說說拍擊過程中的困難之處 (3)師生共同解決難點 (4)學生隨音樂拍擊歌曲節奏(小鈴伴奏) 5、學唱歌譜 (1)學生輕輕地跟琴練唱歌譜 (2)針對學生唱錯的小節教師進行糾正 (3)學生用“la”來哼唱歌曲 6、學唱歌詞 (1)學生輕輕唱第一段 (2)針對學生唱錯的小節教師進行糾正唱 (3)學生跟琴練唱第二段 (4)教師提出要求(怎樣表現捉迷藏時的心情呢?) 生: 輕輕地、躡手躡腳 所以歌曲的前半部分應唱得輕巧有彈性 生: 捉到后心情很開心 所以歌曲的后半部分應唱得熱情洋溢 (5)學生完整演唱 7、用多種形式演唱 領唱+合唱(第一段)+伴奏(第二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 師:春、夏、秋、冬四個調皮的娃娃愛捉迷藏,它們還會藏在哪里呢? 生:春天藏在蝴蝶中、春天藏在風箏里 師:你能唱一唱? 師:就讓我們展開各自的想象,想想春、夏、秋、冬除了藏在歌曲里的這些地方,還會藏在哪兒呢?我們分組討論 2、學生分組創編歌詞(播放背景音樂) 3、學生用沙錘、碰鈴等小樂器伴奏,完整表演作品。 五、結束教學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充滿童趣的歌,感受到了大自然四季不同的美,希望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爭當保護大自然的小衛士,從小事做起,比如不亂丟垃圾,為創造美麗的六安文明城市做自己的小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