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化裝舞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化裝舞會》對阿根廷的音樂表現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2、嘗試探戈基本動作。教學重點:1、了解音樂要素對音樂內容產生的作用。2、阿根廷探戈的特點。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PPT1)1、 欣賞風情短片,請同學們猜一下這是哪個國家?短片中展現的是哪一種藝術形式?(阿根廷 探戈 雙人舞)設計意圖:通過阿根廷的風情短片中同學熟悉的阿根廷足球讓學生能快速進入課堂,也能夠對探戈有一個淺顯的了解,可以代表阿根廷的藝術形式。2、出示課題《化裝舞會》(PPT2)A、 簡介化裝舞會化裝舞會是歐美上流社會經常聚會的一種模式,化裝舞會高雅,樂趣無窮。B、這首《化裝舞會》在阿根廷家喻戶曉,有阿根廷第二國歌之稱,也是最早傳到我國的探戈舞曲之一,在流行中有兩種不同的唱詞,現在流行的是多器樂曲。C、作曲家:生于烏拉圭,定居在阿根廷的馬托斯.羅德里格斯設計意圖:學生知道探戈音樂在阿根廷的重要地位 。(二)、新課教學1、初聽《化裝舞會》(PPT4)A、提問:作品采用什么演奏形式?又表現了什么樣的音樂情緒?(管弦樂 ,歡快、熱烈等)B、簡介音樂內容作品內容描寫的是一家醫院的大夫和病人為慶祝歡節而舉行的化裝舞會的情景。設計意圖:初步感受《化裝舞會》音樂情緒2、欣賞A段a主題 (PPT5)請學生體會音樂中頓挫感A-a學生通過唱、念、拍節奏去體會男舞者的剛勁、灑脫、穩重的舞步和女舞者飄逸的形象。了解探戈中的切分節奏的特點。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唱、念、拍對探戈的節奏特點有大概的了解。3、聆聽樂曲第一部分A-b段主題,感受主題旋律中連音的旋律感(PPT6)學生體會音樂在堅定、短促的樂句開始,用模進的手法來發展旋律。也表現了舞者情緒越來越興奮的情景。4、讓學生聽A段的a主題再現,學生總結A段的結構是三部曲式結構。5、聆聽第二部分,感受樂曲中的探戈定位(感受四次定位)B段a主題6、聆聽B段b主題思考:這段音樂采用了什么創作手法?會產生怎么的效果?模進下行,下行的旋律線會給音樂帶來憂傷、惆悵感覺g小調 音樂柔和、婉轉探討:為什么探戈音樂作為舞曲會有憂傷、惆悵感覺?19世紀末葉,年輕的阿根廷共和國經過連年戰亂,進入穩定的發展時期,大批歐洲移民涌入這片富庶的土地。初來乍到者多在碼頭或工地做小工。每當夜幕降臨,他們相聚在貧民區的小酒店,飲酒作樂,聊以舒解都市生活的寂寞與思念家鄉之苦。 移民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帶來了不同的舞蹈和音樂,探戈就是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一朵絢麗的花朵。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體會,更能了解探戈中所飽含的憂傷和惆悵的基調。7、完整聽全曲,感受整個作品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總結阿根廷探戈特點:探戈舞曲的曲調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多用切分節奏和小調式,探戈舞曲曲調優美,節奏變化多樣,情緒大多深沉、徐緩,有時還帶有濃重的哀傷、惆悵情緒8、欣賞阿根廷探戈學生直觀感受阿根廷探戈舞的特點。9、嘗試探戈基本甩頭動作甩頭動作 左 右 左 右 左 左 右 右X0 X0 X0 X0| 0X XX X X0|設計意圖:加深對探戈的了解三、結束本課在吉他彈奏的《化裝舞會》中結束本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