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O RE MI》教學目標:1、認識并唱準音階中的七個音的唱名。指導學生用活潑的情緒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doremi》。2、在互動、欣賞、演唱、肢體表現等過程中參與音樂,感受音樂作品。3、通過欣賞《音樂之聲》片段,感受角色特點,了解音樂劇的藝術特點。教學重點: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活動中,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的唱名,并用活潑的情緒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doremi》。教學難點:唱準歌曲中的七個基本音及三個變化音。教學準備:教師:鋼琴、多媒體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查找資料,初步了解音樂劇相關知識,及電影內容。教學過程:談話導入:1、師:有人說音樂像一個七色魔方,七個音符長長短短、高高低低、任意排列組合形成一個多彩的音樂世界。老師這兒有一組音階,請幾位同學把你最喜歡的唱名貼在相對應得數字音階上。2、唱音階。3、作品簡介:師:同學們,你們看過電影嗎?師:今天我老師也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它是由舞臺劇搬上熒幕——《音樂之聲》,《音樂之聲》它是美國作曲家羅杰斯的代表作之一。劇情講述了1938年的奧地利,通過描寫一個生性活潑、不安心當修女的姑娘瑪麗亞,應聘到一個海軍上校家里當一名家庭教師,教孩子們從學唱“Do、Re、Mi”開始,在游戲中學會了唱歌,懂得了七個音符能創造出美妙音樂的魔力。大家想看嗎?(播放視頻)4、欣賞影片視頻提問:1、教師瑪利亞唱這首歌是為了讓孩子認識什么?2、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5、學唱歌曲。同學們的理解都很好,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子這部電影的一首插曲《doremi》,讓我們在歌聲中感受音樂的美好。這首歌曲由賀錫德翻譯成了中文歌詞,現在讓我們聽一聽,歌詞的編寫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覺?①、聽范唱。②、復聽歌曲。同學們的耳朵可真靈,歌詞的編寫既生動有趣,也朗朗上口,那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思考: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歌曲的演唱順序是怎樣的?③、再聽歌曲。請同學們聽一下,第一遍和第二遍的第八個樂句有什么不同?(提前跟琴唱一唱,并作出區分。)④、跟琴全曲小聲模唱歌曲旋律,重點糾正變化音的音準。⑤、填詞演唱歌曲,及時糾正學生錯誤。⑥、歌曲情緒處理。(歡快、活潑)6、豐富歌曲,匯報表演。①、加入二聲部合唱。(低聲部唱基本音長音作為二聲部。)②、加入口風琴作為二聲部。③、生自編打擊節奏加入歌曲。課堂延伸:1、聆聽《音樂之聲》插曲《孤獨的牧羊人》。三、課堂小結:電影中,瑪利亞老師用她的愛心和音樂把七個孩子從調皮搗蛋變成一群可愛的音樂天使,這就是音樂的力量。音樂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上下課鈴聲、課間操等等,希望音樂能繼續豐富我們的生活,給同學們帶來無限的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