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軍民團結一家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能對舞劇感興趣,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音樂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能力。2.欣賞和演唱《軍民團結一家親》,體驗歌曲中女生齊唱、混聲合唱及轉調后合唱所產生的音樂情緒的變化。3.能夠運用歌唱的整體協調運動,選擇適當的速度、力度及演唱形式,充滿感情地演唱歌曲。二、學情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從經驗性逐步向理論性成長,觀察力、抽象力和想象力也隨著迅速成長,但還是離不開感性經驗的支撐。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愛發表自己的意見、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時機,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欣賞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軍民團結一家親》。教學難點:感受、體驗舞劇音樂在在舞劇中的靈魂作用。四、講授新課【導入】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唱了《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歌曲,你們還記得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演唱一遍。【講授】作品分析《軍民團結一家親》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中的一首歌曲。該場歌舞表現的內容是眾多椰林寨的婦女到娘子軍連來慰問紅軍戰士們,她們將親手編制的斗笠送給戰士,并為戰士們跳起了《斗笠舞》。這首歌曲就是在跳《斗笠舞》時唱的歌曲。 歌曲分為兩個樂段。歌曲主體部分第一樂段共16小節,四個樂句,每個樂句四小節。樂段反復一遍,最后兩小節在反復時有所變化。這個樂段表現鄉親們慰問娘子軍戰士,并表達軍民團結共同打擊敵人的決心。歌曲為D宮調式,采用海南民歌素材,用“起承轉合”的結構方式創作而成。第二樂段,轉到G宮調式,他的材料由第一樂段衍化而來,前兩個樂句將歌曲的節奏拉寬,音調上移,表現了一種興奮、自豪的情感,從而展現了紅區那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個樂句轉調模進,再現了第一樂段的旋律因素,并用一種堅定、自豪的情緒——“軍民團結向前進”來結束全曲。【活動】聲勢練習在唱歌前,我們先來復習上節課的節奏小難點,“你就像我這樣做”。1. XX XX | X. X | X XX XX | X - ||2. XX X.X | XX X | X .X XX | X - ||【講授】1.復習歌曲學生演唱上節課所學歌曲《軍民團結一家親》,教師指導改正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旋律音高和節奏上的問題。2.欣賞歌曲初聽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 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感覺?兩段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分段欣賞,感受各個段落的演唱形式以及情緒變化。完整欣賞,感受音樂整體風格特點。3.歌曲的兩個樂段,并且給你兩個力度記號mp和mf,你會把他們分別放在第幾樂段演唱?4. 跟著伴奏,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再次完整演唱歌曲。【活動】口風琴演奏歌曲《軍民團結一家親》 【講授】同學們,我們剛剛用演唱和演奏的形式表現了這首《軍民團結一家親》,那么接下來,老師請大家欣賞另一種表現方式。播放芭蕾舞視頻《軍民團結一家親》斗笠舞片段。這種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融合音樂、戲劇、美術等藝術形式,表現定人物及戲劇情節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就是舞劇。舞劇涉及多種藝術形式,舞劇的創作過程也比較復雜。接下來咱們一起欣賞幾段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精彩片段。1.教師播放吳清華剛加入娘子軍隊伍時內心轉變的舞劇視頻。 吳清華由一個保守磨難、逆來順受的奴隸形象,在黨的領導教育下,最終成為一名堅強勇敢的娘子軍。2.教師播放娘子軍初到椰林寨,老百姓夾道歡迎和娘子軍訓練時的舞劇片段。學生們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同學們,通過以上幾段視頻的欣賞,我們知道舞劇音樂在表現思想內容、發展戲劇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不但擔任舞蹈的器樂伴奏,而且音樂本身也具有揭示劇情和刻畫角色內心感情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舞劇音樂才是舞劇藝術的靈魂。【課堂小結】同學們,希望通過本節課對《軍民團結一家親》這首歌曲的學習欣賞,我們能體到舞劇音樂的魅力,更能體會到我們老百姓和解放軍之間的魚水情。戰爭年代,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同學們,加油!【教學反思】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是想讓學生們對舞劇的音樂進行感受和體驗。學生通過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片段欣賞,激發學生興趣,從聽覺、視覺入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欣賞作品,感受音樂的美和表現方法等。通過聆聽、觀看、演奏、演唱等環節,學生們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內容,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民族自信心,在提高音樂素質的同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