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1.1 追求智慧的學問哲 哲學終極三問導哲學到底是什么?要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有個總體了解,就要學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是總覽和基礎;要使我們的生活豐衣足食,就要學好《經濟與社會》;要使我們的生活保持穩定,就要學好《政治與法治》;要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智慧,要使我們的生活富有情趣, 就要學好《哲學與文化》。導語導入【模塊知識結構】哲學與文化1.時代精神的精華(什么是哲學)2.探究世界的本質(唯物論)3.把握世界的規律(辯證法)4.探索認識的奧秘(認識論)5.尋覓社會的真諦(歷史觀/唯物史觀)6.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觀價值觀)7.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8.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來)9.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未來)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綜合探究: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綜合探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綜合探究:堅持與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哲學與文化》建構邏輯框架的大思路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一課 哲學總論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哲學與文化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四課 認識論第五課 社會歷史觀第六課 人生價值觀第七課 文化總論、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八課 中外文化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課 辯證唯物論第三課 唯物辯證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目錄議題一01.議題二02.探究哲學與世界觀03.議題三04.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05.總議題:什么是哲學?06.尋找哲學的起源從本義上看:從生活來看(哲學的起源)從哲學與時代關系來看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看:從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1.閱讀課本目錄,梳理背誦基本知識框架。2.閱讀課本2-3,明確并理解哲學的本義、產生和起源。3.閱讀課本P4,理解哲學的作用。4.閱讀課本P4,明確哲學與時代的關系。5.閱讀課本P5,理解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6.閱讀課本P5第二段,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7.閱讀課本P6,理解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8.閱讀課本P6-7,背誦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一)哲學的起源1、哲學的本義: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提示】哲學≠智慧 哲學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構詞法:“哲學”的英語單詞 philosophy 是由古希臘文 philo(愛、追求) 和 sophia (智慧)這兩個詞演化而來的,意思就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爾雅》中說“哲,智也”。《說文解字》中說:“哲,知也”。《孔氏傳》解釋說:“哲,智也,無所不知,故能官人”。在古漢語中,“知”通“智”,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馬克思: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哲學都是正確的,哲學有正確和錯誤、科學和非科學之分。①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世界)(一)哲學的起源2、哲學的來源(產生/起源):哲學智慧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不是從人們的頭腦中憑空產生的)人類社會的兩項基本活動:哲學上說的世界包括: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注意——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客觀世界主觀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和意識——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哲學家說哲學的起源“因為驚訝,這種經驗確實是愛智者(哲學家)特有的。除了驚奇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柏拉圖“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他們先是驚異于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作成說明。”——亞里士多德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哲學就像智慧女神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不在旭日東升時翱翔,而在薄暮降臨后悄然起飛。——黑格爾P3閱讀與思考: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學就產生了?是否有了好奇心,人們就能客觀地、正確地認識世界?人們創立哲學是否只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①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一)哲學的起源2、哲學的來源(產生/起源):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處理人與自然、社會、人本身的關系實踐獲得各種認識哲學驚異、追問、思考觸及根本性問題注意:哲學智慧產生于實踐,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哲學的起源貳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2)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生活實踐中,人們思考世界、周圍的人和事,并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生活實踐迷惑、好奇哲學【提示】兩句話各有側重。(1)哲學智慧產生于實踐,側重于哲學的來源。(2)哲學起源側重于開始、起點。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去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哲學開端于思考,落腳于實踐。(3)人們創立哲學是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2)是否有了好奇心,人們就能客觀地、正確的認識世界?(1)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學就能產生?人們創造哲學最終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為了滿足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人們對它的思考和回答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所以有了好奇心,并不一定能客觀地、正確地認識世界。有了好奇心,不等于哲學就能產生。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關系: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哲學是與時俱進的:哲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馬克思3、哲學與時代精神春秋戰國時期鐵器、農具的使用和推廣私田出現,新興地主階級和奴隸主貴族階級矛盾尖銳生產力提高(經濟)要求政治改革(政治)階級斗爭十分激烈,各個階級或階層都要起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因而都對社會變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看法,哲學思想紛呈,百家爭鳴。思想(文化)決定反作用哲學真正的哲學正確或比較正確反映時代的內容和任務,反映世界的本質和規律錯誤或歪曲反映時代內容、要求及世界的本質和規律非科學的哲學形成形成可以可以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時代的精華時代的糟粕真正的哲學從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為什么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對比可知哲學的作用叁(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嗎?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哲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③哲學反作用于時代,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①認識世界,辦好事情,都需要哲學智慧。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與一定的哲學智慧聯系在一起。(P3)②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P3)③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P4)(2)哲學對生活的影響/作用(為什么要學習哲學?)哲學的作用小結:一、哲學的起源1.哲學的本義:是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馬克思稱其為“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2.哲學的來源: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3.哲學與時代精神關系: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哲學是與時俱進的4.哲學的作用:①②③5.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及其原因)。哲學不都是正確的、科學的。)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第二目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一)世界觀的含義1、世界觀的含義: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1)整個世界物質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客觀世界)思維領域(思想、觀念)精神世界(主觀世界)(2)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對事物共同特征進行概括和抽象出來的看法和觀點,是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觀點,不是對具體事物的觀點,不是人們對某個事物或某個方面事物的零散的具體的看法。世界觀所涉及的問題,不是對世界某個具體事物或特定領域的思考與回答(如:位置移動了、春江水暖鴨先知、花開的很艷、太陽東升西落...不屬于世界觀。)而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是對整個世界萬事萬物的共同的本質和特征進行概括和抽象出來的看法和觀點,如: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3)特點:▲①世界觀人人都有(有科學和非科學);▲②是自發的,樸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論論證的,故有正確和錯誤之分;▲③研究對象是關于整個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一)世界觀的含義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哲學 世界觀區別 含義不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不是對某類事物的觀點,不是具體的看法)形成不同 哲學是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只是,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世界觀自發形成的特點不同 哲學并非人人都有;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 世界觀人人都有,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簡單化的聯系 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②哲學和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都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 誤區①哲學與世界觀都是科學的;②哲學就是世界觀;③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④哲學是哲學家的事,與普通人無關⑤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下列說法是世界觀的是A.聞雞起舞B.不帶口罩會易感新冠病毒C.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D. 水的分子式H2OE. 球是圓的F. 人類社會在曲折中前進G. 宇宙便是吾心H.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I. 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FABDEI是對某個具體問題的分析,不屬于世界觀。世界觀是對整個世界更為宏觀和本質的分析。HCG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圖示法了解哲學與世界觀及方法論的關系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用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命由天定人定勝天身處困境,逆來順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賜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思想觀念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決定 世界觀 方法論 體 現 決 定(怎么看)(怎么做)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結論2.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具體方法)聯系 注意 ①世界觀與方法論不是相互影響或相互決定的關系。方法論不能影響更不能決定世界觀;二者同時存在沒有先后之分②不能認為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①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沒有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沒有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具有一致性。②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評講提醒: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都有科學、非科學之分。任何哲學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但不是所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都是科學的。對點練習下列說法是世界觀的是 A.聞雞起舞 B.張三早上5點起床C.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D.太陽東升西落C下列屬于方法論的是:A.謀事在人,成事在天B.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D.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C判斷1:世界觀人人都有。判斷2:哲學屬于世界觀,但世界觀不一定是哲學。√√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第三目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1、具體科學分類(內容):(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世界自然社會思維認識和改造自然認識和改造社會研究認識和思維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思維科學知識具體科學具體科學是以世界的某一領域為研究對象,發現和揭示這一領域事物的存在和變化規律的學說。蘋果落地 晝夜交替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萬有引力地球自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有規律的具體科學的個別規律整個世界適用的普遍規律(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物理學地理學社會學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評講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區別+聯系):(1)具體科學與哲學的區別:①研究對象不同:哲學把整個世界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科學研究自然、社會、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問題。②任務不同:哲學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最一般本質最普遍規律;具體科學揭示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特殊規律。(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聯系(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評講比較 哲學 具體科學區 別 研究對象 整個世界 世界某一具體領域、某一具體方面、某一事物任務 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的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 具體科學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律作用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論指導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的方法指導聯 系 ①二者都把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②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不是總和);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又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或多數與少數的關系) 錯 誤 傾 向 ①替代論: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②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百科全書;③哲學是科學之母;④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都是錯誤的⑤認為哲學無用的“取消論”,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的“替代論”(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的“哲學萬能論”。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不是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但可說”哲學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因為哲學起指導作用)【知識整合】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1)從本義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2)從起源、產生看: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3)從與時代關系看: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4)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5)從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6)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一課【知識框架】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起源、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內涵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基本特征歷史唯物主義作用基本問題基本派別產生條件歷史使命中國化成果主要內容哲學與時代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