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速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速記清單】

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單元重點字詞梳理
曹劌論戰
一.字音
曹劌(ɡuì) 又何間(jiàn)焉 弗(fú)小信未孚(fú) 玉帛(bó) 下視其轍(zhé)
登軾(shì) 敗績(jì) 遂(suì)逐(zhú)齊師 旗靡(mǐ)
二.詞意
(一)重點詞語釋義
1.齊師伐我      師:軍隊
2.肉食者謀之 肉食者:吃肉的人。這里指當權者。
3.肉食者鄙 鄙: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安:安身  專:獨自享有
5.對曰 對:回答。一般用于下對上的回答
6.小惠未徧 遍:遍及、普遍
7.雖不能察 察:明察
8.必以情 情:實情
9.忠之屬也 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屬:類
10.戰則請從 從:跟隨
11.齊師敗績 敗績:大敗
12.公將馳之 馳:驅車追趕
13.既克 既:已經
14.一鼓作氣 作:振作
15.彼竭我盈 竭:衰竭 盈: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16.難測也 測:推測,估計
17.懼有伏焉 伏:埋伏
18.望其旗靡 靡:倒下
(二)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 同遍, 遍及、普遍 。
(三)古今異義
1.小大之獄 古義:訴訟事件      今義:監獄
2.犧牲玉帛 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 今義: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
3.又何間焉 古義:參與 今義:中間
4.弗敢加也 古義:虛夸,夸大 今義:增加
5.再而衰 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一次
6.必以信 古義:實情 今義:書信
7.忠之屬也  古義: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今義:忠誠。
(四)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2.公將鼓之  鼓: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
3.小信未孚 孚:使動用法,使……信服
4.忠之屬也  忠:形容詞作動詞,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5.下視其轍  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五)一詞多義
1.師:①遂逐齊師( 軍隊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老師 )
2.故:①故克之(因此,所以) ②公問其故(緣故,原因)
3.從:①戰則請從(跟隨) ②民弗從也(服從、聽從)
4.請:①曹劌請見(請求) ②戰則請從(請讓我)
5.信:必以信(實情) ②小信未孚(信用)
(六)重點虛詞
1.其:其鄉人曰 代詞,他,這里指曹劌
吾視其轍亂 代詞,他們,指齊軍
2.以:可以一戰 憑借
必以信 按照
必以分人 把
3.之:小大之獄 助詞,的
公與之乘 代詞,代曹劌
肉食者謀之 代詞,代這件事
公將鼓之 音節助詞,不譯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倒裝句
何以戰 (賓語前置,應為“以何戰”)
3.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
四、重點句子翻譯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譯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省略句)
譯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
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省略句)
譯文: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如實向神稟報。”4.彼竭我盈,故克之。
譯文:對方沒有士氣了,而我方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
5.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我看到他們的車印凌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6.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字音
昳( yì )麗 朝( zhāo )服衣冠( guān ) 窺( kuī )鏡 謗( bàng )譏
期( jī )年 皆朝( cháo )于齊 時時而間( jiàn )進
二、詞意
(一)重點詞語釋義
1. 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用委婉的語言勸告。諫:臣對君、下級對上級直言規勸,使之改正錯誤。)   
2. 而形貌昳麗 (形貌:相貌 昳麗:光彩美麗)
3.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與:與……比誰更……。孰:誰 )
4.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不若:不如,比不上)  
5.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
6.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的確,實在)    
7.皆以美于徐公 (以:認為 于:比)    
8.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9.莫不私王 (莫:沒有誰)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刺:當面指責。過:過失)
11.能謗譏于市朝 (謗譏:指責,諷刺)
12.時時而間進 (時時:有時候。間:偶爾)
13.期年之后 (期年:滿一年)
(二)通假字
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
(三)古今異義
1..鄒忌諷齊王納諫 古義:用委婉的語言勸告 今義:諷刺
2. 窺鏡 古義:察看 今義:從小孔或縫隙里看
3.今齊地方千里 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某一區域;部位
4.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古義:指責 今義:尖的東西進入或穿過物體
5.明日徐公來 古義:第二天 今義:明天
6.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古義:侍從 今義:方位詞,左和右
7.臣之妻私臣 古義:偏愛 今義:自私
8.謗譏于市朝 古義:指責議論 今義:誹謗嘲諷
9.雖欲言,無可進者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四)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用作狀語,在早晨; 服: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美;
私:形容詞用作動詞,偏愛)
3.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做狀語,當面)
4. 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五)一詞多義
1.朝 朝服衣冠 (早晨)
于是入朝見威王 (朝廷)
能謗譏于市朝 (公共場所)
皆朝于齊 (朝拜)
2.孰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誰 )
孰視之 (通“熟”,仔細)
3.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確實,的確)
帝感其誠 (誠心、誠意)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確實、的確)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 (表假設,如果、果真)
4.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門庭若市(像)
5.美 不如徐公美 (美麗)
妾之美我者 (認為……美)
6.于 欲有求于我也 (向……)
能謗譏于市朝 (在)
皆以美于徐公 (比)
(六)虛詞歸納
之:
齊國之美麗者也 (助詞,的)
吾妻之美我者 (取消句子獨立性)
孰視之 (代詞,指俆公)
暮寢而思之 (代指這件事)
由此觀之 (代詞,指這件事)
臣之妻私臣 (助詞,的)
燕,趙,韓,魏聞之(代詞,指上面這件事)
三、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省略句:
“皆以美于徐公”“以”后省略了“我” 。
3.倒裝句:
(1)“忌不自信” 正確語序是“忌不信自”(賓語前置)。
(2)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正確語序是“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四、重點句子翻譯
1.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譯文: 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漂亮 ”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譯文: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3.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然后再問他的妾侍:“我與徐公比誰更美?”
4.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譯文:第二天,徐公來了,仔細地看徐公,自認為不如徐公美麗。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文: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
6.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譯文: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7.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譯文:如今齊國的土地方圓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8.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譯文:宮廷里的侍女、侍衛沒有誰不偏愛大王,朝廷的百官沒有誰不害怕大王,全國范圍內的百姓沒有誰不有求于王。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譯文: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出我的過失的人,授給上等獎賞。
10.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受下等獎賞。
11.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旨令剛下達,大臣們都來朝廷進諫,宮門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之后,常常斷續有人來進言規勸,滿一年后,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進諫了。
12.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譯文: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送東陽馬生序
一、字音
陽夏(jiǎ) 輟(chuò) 嗟(jiē) 鴻鵠(hú)  閭(lǘ)左 適戍(zhé shù)
當行(hánɡ) 度(duó)已失期   以數諫(shuò jiàn) 上使外將(jiànɡ)兵
陳勝王(wànɡ) 罾(zēnɡ) 間(jiàn)令 祠(cí) 篝(ɡōu)火
忿恚(huì)尉 毋(wú) 笞(chī) 寧(nìnɡ)有種乎 為(wéi)壇而盟
蘄(qí) 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譙(qiáo)會(huì)計事
社稷(jì) 殺之以應(yìnɡ)陳涉
二、詞意
(一)通假字
1.發閭左適戍漁陽。 “適”通“謫”,發配。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經。
3.為天下唱。 “唱”通“倡”,首倡。
4.將軍身被堅執銳。 “被”通“披”,穿著。
5.茍富貴,無相忘。 “無”通“毋”,勿,不要。
(二)詞類活用
1.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苦,苦于。
2.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丹:名詞作狀語,用朱砂
王:名詞活用為動詞,破讀為wànɡ,稱王,當王。
3.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魚網,名詞活用為動詞,這里是用網捕的意思
4.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奇怪,對…感到奇怪
5.夜篝火 篝:名詞作動詞,用籠罩著
6.狐鳴呼曰 狐:名詞作狀語,像狐貍一樣
7.死國可乎 死:名詞為動用法,為……而死。
8.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指:名詞用作動詞,用手指指。
目:名詞活用為動詞,用眼睛示意
9.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10.上使外將兵 外: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在外邊、在外面。
11.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堅固的鐵甲;
銳: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銳利的武器
12.皆刑其長吏 刑:名詞活用為動詞,懲罰
(三)古今異義
1.等死 古義:同樣是死。   今義:等待死亡。
2.卒中往往語 古義:到處,處處。  今義:經常,常常。
3.楚人憐之 古義:愛戴。   今義:可憐,憐憫,憐愛。
4.固十六七古義: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數的約數。   
今義:表整數的約數,十六或十七。
5.藉第令毋斬 古義:即使,假若,表假設關系的連詞。  
今義:常用以為憑借,假托義。
6.今亡亦死 古義:逃走,逃跑,逃亡。   今義:死亡。
7.又間令吳廣 古義: “暗中,暗地里”。   今義:中間。
8.之次所旁叢祠中 古義: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今義:次序,次第。
9.將軍身被堅執銳 古義:親自,自己。   今義:人,動物的軀體。
10.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古義:如果   今義:誠心誠意,的確,實在。
11.比至陳 古義:等到。    今義:比較,比方。
12.會天大雨 古義:適逢,恰巧。   今義:會議,集會等。
13.會計 古義:huìjì,集會計事,聚會謀劃。   
今義:kuàijì,財會人員。
14.篝火 古義:指用竹籠罩的火。  
今義:指在野外或開闊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四)一詞多義。
1.次: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介詞,處在;名詞,編次。)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2.會:①會天大雨(副詞,適逢,恰巧遇到。)   
②與皆來會計事(動詞,聚集,集合,集會。)
3.將:①上使外將兵(jiànɡ,動詞,帶領,率領。)  
②項燕為楚將(jiànɡ,名詞,將領,帶兵的人。)
③自立為將軍(jiānɡ,雙音節名詞,將領,帶兵的人。)
4.為:①為屯長(wéi,動詞,擔任。)
②為天下唱(wèi,介詞,作為。)
③士卒多為用者(wéi,介詞,被。)
④為壇而盟(wéi,動詞,修筑。)
⑤項燕為楚將(wéi,判斷動詞,是。)
5.書:①乃丹書帛曰(動詞,寫。)
②得魚腹中書(名詞,帛書、書信、字條。)
6.數:①數有功、廣故數言欲亡、扶蘇以數諫故(shuò,副詞,屢次,多次。)
②卒數萬人(shù,數詞,表示概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幾。)
7.號:①號令召三老、豪杰(動詞,號令、命令。)
②號為張楚(名詞用作動詞,定國號、定稱號。)
8.以:①扶蘇以數諫故(介詞,因為。)
②固以怪之矣(副詞,通“已”,已經。)
③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介詞,用、拿、把。)
④祭以尉首(介詞,用。)
⑤或以為死(和“為”組成動詞,以為,認為。)
⑥以激怒其眾(介詞,來、以便。)
9.行: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hánɡ,名詞,行列、隊伍。)
②乃行卜(xínɡ,動詞,進行。)
③行收兵(xínɡ,動詞,行軍。)
10.故:①廣故數言欲亡(副詞,故意,特意,專門。)
②扶蘇以數諫故(名詞,緣故,緣由,原因。)
11.上:①輟耕之壟上(方位名詞,上面。)
②上使外將兵(名詞,皇上。)
12.道:①道不通(名詞,道路。)
②伐無道(名詞,仁道,道義。)
13.然:①吳廣以為然(代詞,這樣。)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轉折連詞,然而。)
14.指:①卜這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圖、用意。)
②皆指目陳勝(名詞用作動詞,用手指指。)
15.等:①等死,死國可乎(副詞,相同,一樣。)
②公等遇雨(代詞,用在名詞或代詞后,表示復數,相當于“們”。)
16.所:①置人所罾魚腹中(輔助性代詞,用在動詞前構成“所”字短語,相當
于“……的東西”。)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名詞,處所。)
17.令: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派、派遣。)
②令辱之(動詞,使、讓、叫。)
③召令徒屬、號令召三老(動詞,命令。)
④陳守令皆不在(名詞,縣令。)
18.當: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介詞,處在。)
②不當立(助動詞,應當、應該。)
③當此時(介詞,相當于“正在……的時候”。)
19.欲:①廣故數言欲亡(助動詞,想、想要。)
②從民欲也(名詞,欲望、愿望。)
(五)重點虛詞:
之:①輟耕之壟上、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動詞,到,去,往。)
②悵恨久之(語氣助詞、結構助詞,起補足音節的作用,無意義。)
③二世殺之(代詞,他,這里指代公子扶蘇。)
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結構助詞,的。)
⑤固以怪之矣(代詞,它,這里指代魚腹中書,即魚肚子中的帛書。)
乃: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表判斷,是。)
②陳勝乃立為王(于是,就。)
三、特殊句式:
省略句:
1.然足下卜之鬼乎! (省略介詞“于”,應為“卜之于鬼乎”)
2.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 (省略賓語,應為“奪劍而殺尉”。)
3.上使外將兵。 (省略賓語“之”,應為“上使之外將兵”。)
判斷句:
1.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者,……也”是標準的判斷句式標志)
2.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者,……也”是標準的判斷句式標志)
3.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副詞“乃”表示判斷。)
4.號為張楚(動詞“為”表示判斷。)
被動句: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之)用者。
倒裝句
祭以尉首(介賓短語后置,中心詞是“祭”,即“以尉首祭”。)
四、重點語句翻譯。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2.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何況大丈夫不死也就罷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業。  
3.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僅能免于斬刑,戍守邊塞死的人本來也有十分之六七。 
4.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走了。
5.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扶蘇因為屢次上書進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6.茍富貴,無相忘。
假如有一天誰富貴了,彼此不要忘記。
7.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第二天,士兵們到處談論(晚上發生的事),都指指點點的看著陳勝。
8.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將軍親自穿著鐵甲,手里拿銳利的武器,討伐昏庸無道的暴君,誅滅兇殘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國,論功應當稱王。
9.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公子扶蘇和大將項燕的隊伍,倡導天下反秦,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     
10.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臺并(在臺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1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   
12.置人所罾魚腹中。  
放在別人所捕獲的魚的肚子里。       
13.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
又暗中指使吳廣往駐地旁邊的叢林里的神廟中。間:私自。
出師表
一.字音
崩殂( cú ) 疲弊( (bì ) 恢弘(hóng) 陟( zhì )罰臧否( pǐ )
駑鈍( nú dùn ) 以遺(wèi )陛( bì ) 下
妄自菲( fěi )薄 裨( bì )補闕( quē )漏
猥( wěi )自枉屈 夙(sù )夜憂嘆 行( háng )陣和睦
咨( zī )諏( zōu ) 以彰( zhāng )其咎( jiù )
二、詞意
(一)重點詞語釋義
1、中道崩殂(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 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內(懈怠)
4、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實在)(這里是"時"的意思)
5、蓋追先帝之殊遇 (追:追念  殊遇:厚遇)
6、開張圣聽(擴大圣明的聽聞。這里是要后主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
7、以光先帝(發揚光大)
8、恢弘志士之氣(動詞,發揚擴大。也作"恢宏")
9、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指自輕自賤,自暴自棄)
10、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義,適宜、恰當。)
11、以塞忠諫之路(堵塞)
12、陟罰臧否(陟:獎勵。臧:善。否:壞、惡。)
13、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
1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顯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5、不宜偏私(偏愛)
16、此皆良實(善良誠實的人)
17、志慮忠純(忠誠無二)
18、簡拔以遺陛下(選拔)(給予)
19、悉以咨之(咨詢)
20、裨補闕漏(增益補闕)(通"缺",過失)
21、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2、曉暢軍事(通曉)
23、舉寵為督(推舉)
24、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軍隊行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5、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的原因)
26、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心遺憾)
27、貞良死節 (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
28、躬耕于南陽(親自)
29、茍全性命于亂世(茍且保全), 不求聞達于諸侯(顯達,揚名)
30、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31、猥自枉屈(辱,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2、由是感激(感動奮發)
33、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
34、后值傾覆 (兵敗)
35、夙夜憂嘆(早晚,日日夜夜)
36、深入不毛(不長草,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
37、庶竭駑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鈍,刀刃不鋒利)
38、攘除奸兇(排除、鏟除)(奸邪的勢力)
39、斟酌損益(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40、責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1、以彰其咎(表明、顯揚)(過失)
42、咨諏善道(詢問)
43、察納雅言(正言)
44、臨表涕零(落淚)
(二)通假字
①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通“揀”,挑揀。)
②必能裨補闕漏(“闕”通“缺”,缺點)
③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三)古今異義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義:時刻、時候。今義:秋季
②誠宜開張圣聽 古義:擴大。今義:商店開始營業
③引喻失義古義:適宜、恰當。今義:意義
④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義:痛心遺憾。今義:非常憎恨
⑤由是感激 古義:感動激動。今義:非常感謝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品質惡劣
(四)詞類活用
以光先帝遺德 名詞用為動詞 發揚光大。
恢弘志士之氣 形容詞用為動詞 發揚擴大。
此皆良實形容詞用為名詞 善良誠實的人。
優劣得所 形容詞用為名詞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親賢臣形容詞用為動詞 親近。
遠小人 形容詞用為動詞 疏遠。
攘除奸兇。 形容詞用為名詞 奸邪兇頑的人。
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形容詞用為動詞 怠慢。
(五)一詞多義
1.益:有所廣益 (好處)
斟酌損益(增加)
2. 遺:以光先帝遺德 (遺留)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3. 效:恐托付不效 (奏效)
討賊興復之效 (任務)
不效則治臣之罪 (實現)
4.感激: 由是感激 (感動,激動)
臣不勝受恩感激 (感謝)
(六)虛詞歸納
1.以:以光先帝遺德 (來)
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致)
愚以為宮中之事 (認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為)
咨臣以當世之事 (拿)
遂許先帝以驅馳 (替、為)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
于: 侍衛之臣不懈于內 (在)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對)
躬耕于南陽 (在)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到)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在)
還于舊都 (到)
之: 危急存亡之秋也 (的)
欲報之于陛下也 (代先帝的殊遇)
悉以咨之 (代他們即郭攸之費袆允等)
先帝稱之曰能 (代他,將軍向寵)
愿陛下親之信之 (代他們,代侍中、尚書、長史、參軍)
三、重點句子翻譯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文: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蜀漢地區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的確是形勢危急、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啊。
(2)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譯文:但是,侍衛大臣在宮廷里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在邊境舍生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別厚待,想要把它報答給陛下啊。
(3)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譯文:陛下的確應該擴大圣明的聽聞,用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的勇氣,不應該自己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了忠誠進諫的道路。
(4)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譯文: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臧否:善惡。)
(5)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譯文:如有作壞事違紀的,或盡忠心做善事的,應該一律交給主管部門加以懲辦或獎賞,以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
(6)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譯文: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志向、心思都忠誠純正,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7)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譯文: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愿陛下親近信任他們,那么漢室的興隆昌盛就能夠指日可待了。
(8)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譯文:只想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諸侯中揚名顯貴。
(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譯文: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
(10)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譯文: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應先帝愿為他奔走效勞。
(11)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譯文:后來正遇上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之際奉命出使東吳。
(1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譯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小心,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
(13)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譯文: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識別采納正確的言論。
(14)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譯文: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于陛下的職責啊。
詩詞曲五首
重點詞語:
累累:眾多的樣子。這里形容墳丘眾多。
狗竇:給狗出入的墻洞。野兔出入其中,暗示家園早已荒廢。
雉:野雞。
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經播種而生。
旅葵:即野菜。葵,一種蔬菜。
舂谷: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
持:拿。
羹:這里指菜羹。
一時:一會兒。
飴:同“貽”,送給。
躊躇:遲疑不決。這里形容心潮起伏。
秦漢經行處: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秦朝都城咸陽和西漢都城長安都在潼關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
遭逢:指遇到朝廷選拔。
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中進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兩種兵器,這里代指戰爭。
寥落:冷清。指宋朝抗元戰爭逐漸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風飄絮:形容大宋國勢如風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將覆滅。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境內贛江中,水流湍急,極為險惡。
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汗青:古代在竹簡上寫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蟲蛀。因竹片水分蒸發如汗,所以稱之為“汗青”。這里指史冊。
白草:西域所產的一種牧草,干枯時變為白色。
胡天:這里指塞北一帶的天空。
珠簾:用珍珠綴成的簾子。與下面的“羅幕(絲綢制作的帳幕)”一樣,是美化的說法。
錦衾薄:織錦被都顯得單薄了。
角弓:一種以獸角作裝飾的弓。
都護:唐朝鎮守邊疆的長官。
瀚海:指沙漠。
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慘淡:陰暗。
中軍:主帥的營帳。
飲:宴請。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轅門:領兵將帥的營門。
掣:拉,扯。
神州:中原地區。
年少萬兜鍪: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鍪,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盔。這里指代士兵。
坐斷:占領,占據。
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
曹劉:指曹操與劉備。
1.《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2.《左傳》傳說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3.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這部書是西漢時經劉向整理編寫的。
4.《陳涉世家》選自《史記》,這部書是司馬遷于公元前91年完成。
5.《出師表》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6.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作者岑參是唐代邊塞詩人,他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
7.文天祥,字履善,號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有《過零丁洋》《正氣歌》。
8.張養浩,字希孟,號云莊,元代文學家。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山坡羊·驪山懷古》。
9.夏完淳,字存古,號小隱。明末抗清英雄。《別云間》是一首慷慨悲壯的絕命詩,抒發了詩人亡國之痛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常見文言文閱讀考點如下:
(一)識記作者作品、文學常識。
(二)解釋文言實詞、虛詞。
(三)準確翻譯句子,把握關鍵句。
(四)準確斷句、劃分朗讀節奏。
(五)篩選概括信息、理解內容。
(六)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七)評析人物、理解寫法并結合選文談感悟、啟示。
考點突破
(一)識記作者作品、文學常識。
可結合課本注釋以及課外資料加強對作者作品基礎知識的識記。
解釋文言實詞、虛詞。
這類題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及重點虛詞含義。
答題策略如下:
1.回歸課本,注意積累。
平時注意積累,熟記背誦書上的注釋,重視那些在所學課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
2.翻譯文言語句,根據語境加以推斷。
解釋詞語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結合句子本身的含義,推斷詞語的含義。
如:“彼竭我盈,故克之”一句的意思是“敵方士氣衰竭,我方士氣正旺盛,所以打敗了他們。”由此可知“故”解釋為“所以”。
3.組詞、換詞法。
古漢語大多數是單音節詞,遇到需要解釋的字詞時,用現代漢語組詞,看所組的詞放在文言句中是否通順,如果文意連貫,那組詞后的詞語就是這個文言實詞的意思。如果所組的詞放到句中感到別扭,再進行調整,變成合適的近義詞,直到準確為止。
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一句中“可”譯為“可以”,“以”譯為“憑借”。
4.課內外相互遷移法。
遇到課外語段中的文言實詞,要根據課內學過的詞語的知識舉一反三,互相比照,辨別異同,以解釋課外文段中的實詞詞義。
如:“謂之競渡”一句中的“謂”。由“此之謂大丈夫也”(《富貴不能淫》)一句可知解釋為“叫做、稱作”。
(三)翻譯句子
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
首先,要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后,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其次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
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朱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文言文斷句
遵循“兩個原則”即:結構原則和意義原則。(按結構和句意劃分)
具體斷句方法如下:
(1)根據句子的結構成分按照“主/謂”或“主/謂/賓”的原則進行劃分。
如: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語氣詞之后要斷開,句末語氣詞之后往往斷開
句首語氣詞主要有:嗚呼、噫、嗟夫(乎)、夫、若夫、蓋等。
句末語氣詞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與、歟等。
如:①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③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
(3)在轉折連詞前應斷開。
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復音詞的,要斷開。
如: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動詞謂語“鼓”,“再”和“三”后面應作停頓,以體現謂語的省略。
(6)根據文意和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狼》)
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語,“犬”在句中作狀語,修飾“坐”,譯為“像狗一樣”; ②中的“山”修飾“行”,“山行”譯為“在山上走”,它們都應連讀。
(7)對話、引文的標志后斷開
如:①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②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五柳先生傳》)
(8)時間詞之前往往斷開。
時間詞主要有少頃、少時、未幾、俄頃、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
如:①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口技》)
②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口技》)
(9)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斷開
如:①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對》)
②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內容理解
首先要整體閱讀,把握內容。
先從整體上瀏覽全文,疏通文意。把握文體,全文的框架與主旨。
其次要鎖定區域,準確篩選。
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結合題干在原文找到對應的區域,然后在具體區域中準確篩選或概括,從而找準有效信息點。教
第三要抓中心句、關鍵句。
理解文章內容要注意文題、中心句、關鍵句、段首句、段尾句等。
最后巧妙運用“摘”“拼”“析”三種方法。
“摘”就是摘錄文章中相關的原詞、原句作答;“拼”就是拼接法,即將分散的詞句有機的拼接起來;“析”就是分析法,即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提取、歸納等。
(六)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結合具體的事件來分析。
通過主人公做的事,提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通過人物的正面描寫來分析。
通過文中描述的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分析。教
3.通過側面描寫來分析。
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情感去分析。
4.通過評價性的句子來分析。(議論句)
(七)評價感悟
考點突破:
1.認真閱讀原文。
要有針對性的反復閱讀原文,明確作者或文段中表達的好惡,然后結合自己的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2.善于捕捉信息。
要運用恰當的組合,對詞義、文章、人物、事件、主題思想或文學形象等重要信息進行篩選概括,形成自己的見解。教
3.聯系生活實際。
要緊扣文本的寫作意圖,結合當今世界主流價值觀以及自己的人生經驗,對文章的內容和思想發表觀點和看法。
4.組織語言表達。
注意語言表述要做到簡潔明了,要做到有理(有觀點)、有據(聯系生活實際)、有序(表達合理,通暢)。
單元寫作方法指導
【單元寫作任務】
1.了解有創意地表達的方法。
2.學會有創意地表達,寫出有創意的文章。
3.領悟有創意地表達的技巧,學會創新寫作。
4.學生有創意地表達,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感悟能力。
【方法指導】
所謂有創意的表達是指寫出的作文有新意,有個性,不落俗套。如何才能做到有創意?課本單元作文指導講到了一些方法,概括起來如下:
首先,選材新穎。其次,角度新穎。再次,語言新穎。此外,采用恰當的文體形式,如寓言、童話、劇本、小說、書信等等也可以給人新鮮感。這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我們一般中學生如何才能做到有創意地表達,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這要由淺入深,由易而難,逐步提高。第一步注意文體。正如課本講到的,可以采用寓言、童話、劇本、小說、書信、日記……諸如此類的文體。這樣寫出的作文,從文體形式看就有一種新意。這是最簡單,最初級的創意表達,也最容易學習掌握。
第二步選材突破。一定要選擇那些自己親身經歷感受過的材料。因為是你親身經歷,別人沒有,就很獨特。只要材料新穎,寫出作文肯定新穎獨特。不用擔心找不到這樣的材料,畢竟中考作文命題緊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一定是中學生有話可說的。
第三步角度新穎。同一個事物,從獨特的角度敘述往往就有了新意。比如課文《一滴水經過麗江》,全文內容不過是介紹麗江的歷史風光,但是,從一滴水的角度寫起,就給人完全不一樣的全新感受了。
第四步語言新穎。這是最難的,要靠平時多讀多寫多練習,讓自己的語言功底變得深厚,這樣才有可能做到語言新穎。語言新穎又是大有可為的,既有用詞的生動準確,又有修辭的恰當貼切,還有語句的流暢洗練,充滿詩意,含蓄雋永……總之非常豐富,也非常不易。以上這四步是我們做到有創意表達的突破路徑,由淺入深,希望同學們學習掌握。
單元實踐寫作范文
一、選擇一篇你覺得有創意的文章,推薦給同學閱讀,并寫一則簡短的推薦語。300字左右。
【提示】:
1.選擇的文章可以是知名作家的文章,也可以是同齡人撰寫的文章。
2.寫推薦語時,可以從選材、切入角度、語言表達等多個方面考慮,講清楚為什么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創意。
3.文不厭改,說說你覺得這篇文章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寫作分析】
本題要求“選擇一篇你覺得有創意的文章,推薦給同學閱讀”,并寫出推薦語。本題沒有什么難度,只要按照提示2的指引,從“選材、切入角度、語言表達等多個方面考慮,講清楚你為什么覺得這篇文章有創意”,就可以了。因此,首先選擇一篇自己真正讀懂的文章是前提。選定了文章后,就可以下筆寫了。寫的時候,按照提示2的指引,從幾個方面著筆就很簡單了。當然,如果你有很獨到的見解,也可以不受提示2的束縛,自由寫下去。其次還要注意結構條理。盡管只要300字左右,依然要注意結構層次等。
【佳作展示】
品讀《目送》
龍應臺的《目送》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樣,同以人間親情為切入點,但它帶給我們的除了對于血濃于水的親情的感慨,更多的則是對生命本質、生命起點與終點的深刻思索與終極關懷。
文章構思精巧,“形”散“神”不散。這篇散文看似隨性散漫,實則嚴謹縝密。文章開始敘寫了“我”對兒子成長的關注,“我”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忽而筆鋒一轉,寫到“我”眼中父親漸行漸遠的背影,及至“我”最后目送父親進入火葬場那一刻。兩幅場景表面上看似并無多大關聯,卻有著內在的契合,作者在這里敘述的其實是一個生命完整的過程。文章采取寫實的手法,選取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情景片段,做最深刻的思索,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在一成不變的人生里發現了永恒,別有境界,意蘊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采用了白描手法,把自己對生命以及生活的體驗融入敘述性的語言中,貌似輕描淡寫,不動聲色,實際上力透紙背,使平常的語言閃現出靈性的光輝,具有內在的張力。
這篇散文既有龍應臺獨到的敏銳,也有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里行間流溢著與生命素面相對的真誠與理解,值得我們一讀。
【點評】
這篇推薦語向同學們推薦的是龍應臺的散文《目送》。推薦語從文章的構思立意、語言表達等方面做了分析,指出作者具有獨到的敏銳視角和思想,以及字里行間蘊含的意味和特有的深情。推薦語語言簡潔凝練、概括性強,深刻地指出文章的創意之所在。
二、你寫過我的老師這類話題的作文吧 面對熟悉的話題,你是否能產生新的創意呢 從中選擇一個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選定一個話題,然后和同學討論,看看可以從哪些方面立意,并選取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個方面作為寫作重點。
2.因為是熟悉的話題,不妨在切入角度、表現形式上多作些思考,力求讓文章有新意。
3.在上述兩步構思的基礎上,用思維導圖設計框架結構,標出可能有創意的地方。有了細致、完整的構思,才能一氣呵成寫出有創意的好文。
【寫作分析】
這是一個熟悉的話題,立意選材構思都不是問題,如何寫得有創意才是問題。為此,我們就可以按照上文【寫作指導】中提到的一、二、三、四步講到的步驟,根據自己的作文水平選擇運用。比如,最簡單的是從文體形式上創新,寫成書信、日記、列小標題、鏡頭組接之類,這是最簡單易學,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作文水平一向不錯,還可以考慮從變換角度敘事,比如,從教室的視角看老師、同學,會有怎樣一番故事?這就比較難一點了,也更容易出新出彩。至于語言新穎就更難了,但對于作文水平很好的同學也可以試試。
【佳作展示】
“黑桃”老師
我在小學有一位數學老師,姓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因為他特別黑,又姓陶,我們就叫他“黑桃”或者“黑桃老師”。
第一印象
陶老師可不是一般的黑啊!在小學二年級新學期開學,他從門外進來,我們一下都驚呆了,媽呀!他難道是煤礦工人?剛剛從礦井里出來嗎?還是從非洲來的?怎么這么黑啊?他是老師嗎?他1米78 左右,臉圓身體胖(跟我一樣),如果割掉耳朵,就是動畫片里哆啦A夢放大版了。
他很厲害
陶老師和我們現在的朱老師一樣,遵循著古代的一句俗語——不打不成器。不同的是朱老師打的是腿和手背,而陶老師是打手心。有一次做練習冊,我有一題計算過程忘了寫,就被他打手心十幾棍。我前面的張士明什么都沒寫,陶老師卻只打他三四棍,同桌都為我打抱不平。
在小學幾年中,被陶老師打,那真是家常便飯,就連女生也在劫難逃!
他的改變
他一來,什么都變了。先說練習冊的吧,以前的數學老師是余老師。余老師讓我們直接擦掉訂正,而陶老師讓我們用不同顏色的筆訂正的。再說考試吧。余老師教我們的時候,我們考的分數很少。但是陶老師一來,我們的考試分數變多了。如果計算題錯一題就打三棍。這就印證了一句話: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打打打——家長的家法了。
他很有趣
他還有有趣的一面,在小學五年級時,他又教我們體育。那天上體育課,正好是愚人節,也不知道是誰說:“老師,你鞋帶散了。”陶老師不僅沒上當,反而說:“這樣太低級了,你應該在手機上給我發八百塊的紅包,讓我納悶才對。”那時我們都笑瘋了。
陶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有特點、有個性、風趣幽默的老師。老師是園丁,我們就是小草,老師是雨水,我們就是等待滋潤的種子;老師是藍天,我們就是天上的朵朵白云。
天下的老師都值得我們贊美!
【點評】
本文選材一般,所寫人物事跡也很一般,但是,因為適當注意創新,文章還是有不少亮點。首先是題目,用了人們熟悉的撲克牌花色指代老師,很吸引人。其次,行文中使用小標題,一個小標題寫出老師一方面特點,層次清楚,不落俗套。再次,語言也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如,“如果割掉耳朵,就是動畫片里哆啦A夢放大版了”,“就連女生也在劫難逃”等等,這些句子生動有趣,人物刻畫鮮明。
全文先分后總,條理清晰,人物刻畫生動,表達比較有創意。
三、以《春天的色彩》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題目具有開放性,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展開聯想和想象,將自己想到的全列出來,然后再從中確定寫作重點。
2.從題目看,可以靈活選擇文體。比如,可以以寫景或抒情為主,也可以進行議論,或者虛構一個故事等,要力求有創意。
3.注意表達上的創新,豐富的詞語、多樣的句式、恰當的修辭等,都可以為文章增色。
【寫作分析】
本題沒有任何審題障礙,關鍵是怎么寫得有創意。提示1講到“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所謂“實寫”就是寫實,寫生活中大自然的春天色彩;所謂“虛寫”就是不要僅僅把春天看作大自然的春天,其他諸如人類、國家、集體、個人……剛剛起步發展,都可以看作春天。提示2講到“可以靈活選擇文體”,就是告訴我們可以寫小說、散文、故事……提示3告訴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表達上的創新,那就是“豐富的詞語、多樣的句式、恰當的修辭等”。按照這三則提示去做就很容易了。
【佳作展示】
春天的色彩
小精靈從遠方而來,作為旅行者,它曾漫步夏日的綠蔭和絢爛的花海,欣賞過秋日的金黃稻浪,擁抱過冬日的皚皚白雪。
冬是銀白,秋是金黃,夏是翠綠。那么,春天的色彩是什么呢?小精靈決定背上行囊,踏上尋找春天的色彩的旅途。
它飛過早春的湖面,望見一抹茶色,還有在湖水中暢游的小魚。它向小魚揮了揮手,說:“你好,我是一名旅行者,正在尋找春天的色彩。你覺得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呢?”小魚吐了個泡泡,轉身推來一捧新生的浮萍。“看,就是這個顏色。”說罷,小魚用魚尾翻起了一朵浪花。銀白的浪花轉瞬即逝,化作圈圈漣漪,蕩漾在翠玉般的湖面上。
湖面上倒映著周邊事物的影子,有覓食的白鷺、古老的石橋、湖邊的柳樹……隨著漣漪的推進,最后一圈波紋緩緩映出了岸上藍草搖曳的身姿。
藍草的靛青色與湖水的碧綠色交融,形成了魚兒所認為的春的顏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岸上的游人駐足輕吟,望著湖面,莞爾一笑。小精靈眨了眨眼,對小魚說:“我明白了,謝謝你。”
風吹過湖面,柳枝隨風飄舞,嫩芽從枝條的節眼里冒出來,小指頭般指向黛色的遠山。小精靈仿佛聽到了來自遠方的呼喚。于是,它向遠山走去,繼續尋找春天的色彩。
沿著蜿蜒的山路,小精靈詢問了許多動物、植物。它問高大的松樹,松樹向它揮了揮青翠的樹枝;它問樹下的矮藤,矮藤向它炫耀了青綠色的圓葉;它問優雅的繡球花樹,花樹向它展示了飽滿潔白的花簇。每一種生靈都有自己認為的“春天的色彩”,小精靈也無法確定哪一種才是春天的色彩。
終于,小精靈來到了山頂。山頂怪石嶙峋,有許多奇花異木。小精靈問身邊的一株丁香:“你知道春天真正的顏色是什么嗎?”丁香說:“我不大清楚,但你可以去問巨石爺爺,它見多識廣,說不定知道答案。”
小精靈朝著丁香所指的方向走去,果然發現了一塊古樸的巨石佇立在山峰之巔,面朝開闊處。小精靈向它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巨石爺爺說:“你看,到處都是春天的顏色。”小精靈放眼望去,滿目青蔥,那些向陽的枝葉迸發出耀眼的光芒。青苔布滿了巨石的半個身子,濃濃的綠意散發無限生機。
“原來,春天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啊!”小精靈心中了然。
【點評】
春天是什么顏色的?文章以“小精靈”的視角,為我們追尋答案。
小精靈涉過山川湖海,尋過自然萬物,得到不同的回答,直到最后從巨石那里悟得真諦——春天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華。
文章構思精巧,語言活潑靈動,令人耳目一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宝丰县| 苗栗县| 新河县| 明星| 乐昌市| 灵石县| 望奎县| 沐川县| 峨眉山市| 彰武县| 仪征市| 石林| 靖边县| 巴东县| 邵武市| 颍上县| 绵阳市| 河南省| 西畴县| 如皋市| 湟源县| 玉田县| 南陵县| 冷水江市| 灵丘县| 鄂尔多斯市| 克山县| 宾阳县| 财经| 台北县| 平乡县| 和田县| 定边县| 来凤县| 静乐县| 仙桃市| 桐乡市| 秦安县| 桐乡市|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