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單元重點字詞梳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1.字音熏黑(xūn) 隧洞(suì) 蝸行(wō) 干癟(biě) 淤灘(yū)駁船(bó) 纖繩(qiàn) 簇新(cù) 胚芽(pēi) 笑渦(wō)緋紅(fēi) 傷痕累累(lěi) 迷惘(wǎng)2.釋義隧洞:在山中、地下或海底鑿開或挖掘成的通路。蝸行:像蝸牛那樣慢慢爬行,比喻行動遲緩。干癟:干而收縮,不豐滿。路基:鐵路和公路的基礎,一般分為路堤和路塹。淤灘:淤泥形成的灘地。駁船:用來運貨物或旅客的一種船,一般沒有動力裝置,由拖輪拉著或推著行駛。飛天:傳統壁畫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飛舞的神。簇新:極新;全新。胚芽:植物胚的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種子的皮后發育成葉和莖。笑渦:笑時臉頰上現出的小圓窩。緋紅:鮮紅。噴?。盒稳菟科鸹蛱柹仙臉幼?。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梅嶺三章1.字音伏(fú)叢莽(mǎng) 旋(xuán) 旌旗(jīng) 閻羅(yán) 國門懸(xuán)諸君(zhū) 捷報(jié) 血雨腥風(xīng)2.釋義旋:不久、隨即。泉臺: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陰間。舊部:過去的部下。這里指為革命犧牲的同志。旌旗:旗幟的總稱,這里借指軍士。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點起的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火或戰爭。這里指1927年以后的國內革命戰爭。諸君: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諸,許多、各位。君,對人的尊稱。涯:邊際,止境。取義成仁: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為了成全仁義,不惜犧牲生命。這里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于犧牲。取,選取。成,成全、實現。短詩五首1.字音墓畔(pàn) 漫漫(màn) 風雨吟(yín) 舵手(duò)2.釋義口占:即興作詩詞,不打草稿,隨口吟誦出來。漫漫:(時間、地方)長而無邊的樣子。閑話:沒有一定中心地談無關緊要的話。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美觀。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領導者海 燕1.字音海鷗(ōu) 呻吟(shēn) 飛竄(cuàn) 蠢笨(chǔn) 膽怯(qiè) 翡翠(fěi)掠起(lüè) 號叫(háo) 困乏(fá) 熄滅(xī) 深淵(yuān) 蜿蜒(wān yán)2.釋義蒼茫:空闊遼遠;沒有邊際。高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是貶義褒用。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蠢笨:笨拙;不靈便。膽怯:膽??;缺少勇氣。翡翠:一種珍貴的玉石,顏色多樣,以綠色最為常見。掠起:輕輕擦過或拂過而帶起。號叫:大聲叫。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精靈:傳說中多年的鳥獸草木等變成的妖怪。震怒:異常憤怒;大怒。困乏:因體力或腦力消耗過多而需要休息。轟響:發出轟隆轟隆的巨大聲音。蜿蜒:蛇類爬行的樣子。深淵:很深的水。預言家:能預先說出將來要發生什么事情的人。熄滅:停止燃燒;滅(燈火)。1. 現代詩歌: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志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歌特點有:(1)形式自由。(2)內涵開放。(3)意象經營重于修辭。(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2. 作者作品(1)舒婷,原名龔佩瑜,中國當代女詩人,20世紀70年代末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聞名文壇。其詩既有鮮明的時代叛逆精神,又有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感情發自內心,細膩而優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致橡樹》《神女峰》《雙桅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2)陳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他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1972年于北京逝世。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3)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吳興(今湖州吳興區)人,詩人、書法家。沈尹默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詩嘗試者之一。主要作品有《秋明室雜詩》《秋明長短句》等。(4)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歐,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現代詩人、翻譯家。代表詩作有《雨巷》《我用殘損的手掌》《煩憂》等。主要作品有詩集《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5)卞之琳(1910—2000),江蘇海門人,詩人、翻譯家。其創作的新詩廣泛地從中國古詩和西方現代派詩歌中汲取營養,自成一格,充滿智慧的閃光和哲理的趣味,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詩作有《斷章》《雨同我》等。主要作品有詩集《魚目集》《慰勞信集》《雕蟲紀歷》,合集《漢園集》等。(6)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7)聶魯達(1904—1973),智利詩人,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漫歌》等。(8)高爾基(1868—1936),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1906年發表長篇小說《母親》,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1913年后完成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現代詩歌閱讀題的解題技巧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傮w看,后一類居多。2、關注詩歌的題目詩歌的題目是詩人寫作意圖的集中體現,它像一條紅線,串聯起散落在詩歌中的珍珠,像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詩人的內心世界。關注題目,分析題意,同樣是貫通全詩的重要方法。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詩都能找到立足點,像詠物詩、詠懷詩、詠史詩、哲理詩等,一般就沒有,那就更應該關注題目。3、了解詩歌的結構“起承轉合”是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的結構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視角窺探作者的思路,進而貫通全詩。在初三復習備考中,如果我們遵循這種規律的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著起承轉合的程式來寫的詩,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貫通全詩、解讀全詩的鑰匙。4.答題應緊扣原詩的內容命題者對詩歌鑒賞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因此對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分析,必須結合原詩歌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千萬不能空泛而談。如果是選擇題則要緊扣原詩詞內容進行判斷選擇,否則難以說明自身是否讀懂了原詩。5、熟悉有關意象與意境的知識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而且這兩者又常常是一致的。單元寫作方法指導單元寫作任務:1.了解什么是擴寫,了解擴寫的命題形式。2.掌握擴寫的方法與技巧。3.寫作實踐,實戰演練。擴寫的技巧、方法:1.要忠實于原文。擴寫時,要準確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內容,遵循原文的體裁,在此基礎上發散思維,大膽創造,為原文“添磚加瓦”。2.抓住擴寫點。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話、每段文字都需要擴寫,不要平均用力,而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關鍵語句、合適的點進行擴充。3.注意文章內容的一致和連貫。人稱和語氣要保持前后一致,情節的發展或論述的推進要合乎邏輯,要有必要的過渡,增添的細節要和全文相協調,避免枝大于干。擴寫的命題形式及范例:1.語段擴寫式將“枯藤老樹昏鴉”擴展成一段話,表現孤獨寂寞的心境。示例:秋風起,草蕭瑟,青石橋邊,斜陽下,一棵古槐根生于此,像一個顫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纏繞其上的枯藤,從光禿禿的枝頭上垂下。一聲聲烏啼,穿過空曠的荒野,讓黃昏的郊外更添無限的悲涼。2.主干擴寫式請以“你很瘦”為主題,進行擴寫。要求:①圍繞中心,揭示出人物特征;②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③不少于200字。示例:我看到你的時候著實被嚇了一跳,老天對你真是太不公平了。矮個兒,臉色黃中帶白,一件不合時宜的皮夾克穿在你身上,就如同掛在秋風中的枝丫上?;疑澴哟┰谀闵砩?,讓我不禁想起身穿裙子的蘇格蘭旗手。背在你身上的包顯得那么大,背帶緊緊勒在你那瘦削的肩上。你站在地鐵入口處,在人潮涌動中,恍若一株脆弱的蒲公英,一陣輕風便能將你帶到半空?!鞍?,你看,那個人真是瘦?!睆纳磉呑哌^的兩個中年婦女低聲說。下車分別時,你又朝我揮了揮手,這讓我想到了螞蟻纖細的觸角,不由得撲哧一笑。3.情景擴寫式把杜甫《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數尺”擴展成內容豐富的一段文字。建議: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進行擴展。示例:一輪明月倒掛在江中,宛如一只銀盤(月形),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江面上(月色)。微風輕拂江水,泛起漣漪絲絲,清波和著銀光悠悠飄散,又緩緩聚攏(月光)。那銀盤飄忽,好似一朵睡蓮不勝涼風的嬌羞,即便在眼前,卻只能欣賞,不能把玩(月神)。單元實踐寫作范文—、下面是一位同學還沒有寫完的詩作,請續寫完成這首詩。學習完本單元的詩歌,一名同學總結了自己對詩歌的認識,寫了下面這句話?;仡欁x過的詩歌,從中選擇幾首作為例子,將這句話擴寫成一段話。不少于300字。詩歌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體裁,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用意象來表達情感,二是語言凝練,三是講究節奏和韻律。提示:1.針對三個特點,各舉一兩個恰當的例子。2.對每個例子作一些分析,更加清楚、具體地表現你對詩歌的認識。【佳作展示】:詩歌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體裁,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用意象來表達情感?!睹穾X三章》中詩人以“泉臺”“烽煙”“血雨腥風”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艱辛,表達了對犧牲者的緬懷,又以“斬閻羅”的十萬“旌旗”、紛飛的“捷報”,遍種人間的“自由花”等意象表達了不屈的戰斗意志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念。二是語言凝練?!肚邎@春·雪》僅114字,就清晰地勾畫出一幅北國風光圖,評論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抒發了詩人的抱負。動詞“望”“看”“封”“飄”“舞”“馳”,數量詞“千里”“萬里”,形容詞“莽莽”“滔滔”,副詞“惟”“頓”都極為凝練準確,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三是講究節奏和韻律。《鄉愁》段式、句式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和諧對稱,詩歌的旋律回旋往復,其中“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四次重復,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更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點評】此片段圍繞三個特點分別補充了三個事例。用《梅嶺三章》中“泉臺”“怪煙”“血雨腥風”等意象詮釋意象在詩歌中表情達意的作用;以《沁園春·雪》各種詞性詞的巧妙運用,準確凝練地表情達意,作為語言凝練的典型代表;選《鄉愁》的句式及詞語的特點很好地表現了詩歌節奏和韻律之美。三個事例選擇準確、分析到位,符合題目要求。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將其擴寫成一篇具體、生動的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和他的隨從在逃難途中,經過衛國,衛文公沒有以禮相待。他們從五鹿經過,向鄉下人討飯吃,鄉下人給他們土塊。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個人。狐偃勸他說:“這是上天賞賜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頭致謝,收下土塊,裝在車上。【提示】:1.下筆前仔細體會,確定中心。圍繞這一中心找準擴寫的點(比如材料中最富有戲劇性的內容),設計好擴寫提綱。2.發揮想象,增加必要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及場面的描寫,力求生動。3.寫好后,與原文作一番比較,分析擴寫的成敗得失,體會擴寫的方法。【佳作展示】:重耳逃難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追殺,到處逃難,饑餓、勞累和困乏像魔鬼似的附在他們的身體上……深夜,寒風蕭瑟,四周寂寥凄清,可他們卻不能停下沉重的步伐。天上有幾只烏鴉飛過,落葉也如刀似的,毫不留情地將他們刺向了絕望深淵。突然,重耳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欣喜的笑:“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原本一片死寂的隊伍也終于迎來一道曙光——他們來到了衛國——那是昔日最好的同盟。重耳火速派了其中一個隨從前去告知守城士兵??墒?,他站立在衛國朱紅的大門前,卻遲遲未見有任何動靜,他明白自己現在僅僅只是一個破落的公子,他不得不動身離開,他想維護自己最后一點尊嚴。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繼續趕路。不知道走了多久,他們來到了五鹿。此時腳已麻木,他倚靠在一棵大樹下,看見了許多為戰事所迫在路旁解餓的鄉下人。他們一行人幾天沒有進食,早已饑腸轆轆,于是重耳讓隨從去討點吃的。他們不奢求多,只想有一點,哪怕就一口。可是,那幾個衣著破落的鄉下人用滿是鄙夷的眼神打量著他們,用傲慢的語氣無情地嘲笑他們,更別說分食物給他們了。此時重耳近乎崩潰,從不輕易落淚的他任憑淚珠從臉上滑落,他對著無盡的曠野,只能感慨“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慘淡。這時,另一個鄉下人跑到不遠處,撿了幾個土塊遞給重耳,說:“給!這個頂飽!”重耳大怒,眉毛霎時倒豎成了兇狠的八字,一把抽出身上的鞭子就要朝那人打去:“你活膩了嗎?”一旁的狐偃趕忙攔住,勸他說:“公子,這是上天賞賜的土地啊,是個好兆頭,我們應該拜謝不是?”重耳聽后,放下舉著鞭子的手,若有所思,而后微微點點頭,跪下磕頭致謝,收下土塊裝在車上。馬車在滾滾的煙塵中顛簸著漸漸遠去。遠方,斜陽入山,火燒過一樣的晚霞染紅了西邊整個天空……【點評】本文圍繞材料的核心內容擴寫,重點很突出,主要擴寫了“衛文公沒有以禮相待”和“向鄉下人討飯”兩個情節來凸顯重耳的性格特點;小作者想象豐富,合理適度地增添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環境描寫,符合人物的特點及當時的情境;并且在文章開頭對重耳逃難的原因及現狀有簡單的補充,最后以環境描寫結束全文,不僅交代了重耳一行人的去處,使情節更完整,也增添了文章的悲壯之感。三、閱讀下面的語段,深入思考,把它擴寫成一篇議論性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边@是明代學者胡居仁撰寫的對聯,意在勉勵自己: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平日積累,而非臨渴掘井。持之以恒,就要堅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訴我們,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們在求學、成長的路途上,也應持之以恒。【提示】:1.閱讀所給的材料,思考如下問題:語段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的?擴寫時,可以分為幾個段落,每個段落的要點是什么?2.議論性文章擴寫的要點在于補充論據。想想你平日積累的材料中,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為論據。3.注意根據所論述的要點,簡單分析論據,以揭示材料和觀點之間的聯系。【佳作展示】: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恒“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边@是明代學者胡居仁撰寫的對聯,意在勉勵自己: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積累,而非臨時抱佛腳。1969年,屠呦呦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她帶領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日積月累,終于在收集2000余方藥基礎上,編寫了《抗瘧單驗方集》,并對其中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屠呦呦沒有氣餒,在失敗中積累經驗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于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茖W研究從來都要靠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正因為屠呦呦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她才成功研制出青蒿素抗瘧疾系列藥物,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給中國的醫學與科學帶來了巨大進步。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花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的水泥地竟磨掉了一層水泥,終于著成了《資本論》,為世界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馬克思的成功絕非臨時抱佛腳,而是他腳踏實地、注重積累的結果。持之以恒就要堅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可能。但愚公認為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山。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道理。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三次高考,兩次落榜;三次創業,兩次失敗,倍受冷嘲熱諷,但他沒有放棄,最終考進了杭州的一個??茖W校,后來又打造了威震天下的“阿里巴巴帝國”。馬云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緣于他的堅持不懈。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訴我們,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們在求學成長的路途上,也應持之以恒。【點評】本文結構清晰、擴寫點選擇準確,是一篇不錯的擴寫文。文章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論點,第二部分分析論證,第三部分總結全文。在第二部分又細分為兩個分論點進行論述。分論點一圍繞“注重平日積累”展開,補充了“屠呦呦和馬克思”的事例,強調他們因注重積累、持之以恒最終取得了成功;分論點二圍繞“堅持不懈”展開,補充了“愚公移山和馬云高考、創業”的事例,強調他們因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四個事例與分論點吻合并有簡單的分析及評價,而且所選事例與總結句中的“古今中外”相對應,結構嚴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