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練習(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必修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練習(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必修一

資源簡介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實行改革開放( )
①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③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
④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78年,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縱深推進中,安徽發展實現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到滿足。由此可見,改革開放( )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安徽的發展方向
②是安徽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③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安徽的社會生產力
④使安徽完成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
①表明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基本國情發生了變化
②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③明確了改革重點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民族復興偉業。堅持改革開放( )
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前提
②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是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貢獻
④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發展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這說明( )
①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一直以來全部理論與實踐的主題
③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④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40多年前,鳳陽縣小崗村18枚紅手印點燃的“星星之火”,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序幕,最終成為一場惠及億萬農民的改革浪潮,深刻改變了中國農村的面貌。小崗村用四十余年的改革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材料表明改革開放( )
①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②目的是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我們一定能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可見,改革開放是( )
A.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路線圖
B.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能夠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C.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為實現偉大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D.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能夠為推動當代中國的發展提供根本動力
8.“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吹響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號角。 “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下列能夠支撐這一論斷的是( )
①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
②社會主義建設在艱辛探索過程中經歷曲折
③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上取得了飛躍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年3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理事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曬”出示范區成立4年來的成績單:累計形成136項制度創新成果,持續推進145個重點項目建設。透過這份成績單可見( )
①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②國家治理體系的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
③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④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正持續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在國際國內復雜深刻變化的形勢下,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不僅續寫著東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而且還深刻影響了整個世界。實踐充分證明( )
①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是順利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②改革開放順應中國人民的幸福夢,契合各國人民共同繁榮的世界夢
③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④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是新時代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風雨同舟,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繪制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關于改革開放,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①改革率先在城市取得突破,并由城市轉到農村
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我國要建立市場經濟的目標
④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達到了新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3年是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要的一年。某同學搜集了2013年的一些資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8月17日 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11月12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12月30日 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根據上述資料,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①我國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②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③我國的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④我國形成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著力破除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這是基于改革( )
①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②是解決我國發展中一切問題的基礎
③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最具決定性的力量
④能破除阻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諸多束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表有關改革開放進程的事件與相關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
序號 事件 相關內容
①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② 黨的十四大 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③ 鄧小平南方談話 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④ 黨的十九大 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由“精減”到“轉變職能”,由側重于行政體制改革,到統籌推進黨政軍群機構改革……1982年以來,我國進行了多次政府機構改革。2023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再次推進,以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這體現了我國的改革( )
①是始終堅持的基本國策
②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③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深化
④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沒有“殺出一條血路”的引領,就沒有大江南北春潮涌動的新局;沒有“南方談話”的沖決,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沒有“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號令,就沒有新時代非凡十年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開啟。由此可見( )
①要看到持續不斷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要看到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之于社會主義改革的意義
③要深刻洞察改革開放巨大成果具有激勵人心的功能
④要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堅定的政治勇氣推進改革開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某校開展了以“尋找時代記憶,激蕩愛國情懷”為主題的圖片展覽活動。高一某班負責“改革開放”專題,要按時間軸對以下素材進行排序。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
②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③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④中心議題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18.李強總理在202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的確定性是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的中流砥柱。實踐充分證明,制度穩則國家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優越性,是我們最大的確定性,也是面對不確定的信心之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 ②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的基本依據
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探索形成 ④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切進步發展的制度基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繼承革命傳統,發揚紅色精神。我們講好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故事,講好新時代社會新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下列關于中國故事的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
①“開國大典”——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②“半條被子”——承載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執政為民
③“蛇口工業區”——呈現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時代景象
④“一帶一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發展新實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習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社會主義實踐后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是因為( )
①改革開放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
②制度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③制度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④制度競爭是國家之間最本質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建設科技強國是實現新征程上黨的中心任務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建設科技強國離不開法治保障和社會各界的參與,更離不開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組織、布局和協調調動,凝聚各方力量,高奏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這彰顯出(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實現跨越發展的正確理論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推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制度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人民創造奇跡的強大精神力量
22.鄧小平曾指出:“我們馬克思主義者過去鬧革命,就是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而奮斗。現在我們搞經濟改革,仍然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年輕一代尤其要懂得這一點。”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這表明( )
①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②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
③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
④黨自成立以來一以貫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是我們增強‘四個自信’最堅實的基礎。”之所以要重視“四個自信”,是因為(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國實現快速發展并站在世界舞臺中央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毛澤東思想等一系列思想理論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和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
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②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③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④代表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中成功探索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路,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解決了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長期沒有解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下列有關改革開放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改革開放符合中國人民的期盼和需要,是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面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
③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
④改革開放是我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歷史和現實表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簡要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其共同回答的實踐主題是什么?
材料二 70年過去了,經過建設時期的艱苦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曾經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呈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
(2)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的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財政收入增加到20,4萬億元,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270多萬人;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2.5萬公里增加到4.2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從13.6萬公里增加到17.7萬公里….
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有關知識,分析近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重大成就的原因。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100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與中國改革開放新實際相結合,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鮮活力量;我們不斷完善各項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今天,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特”的理解。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的時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在蓬勃興起。自從改革開放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我們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請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相關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原因。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詳解】①③④: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實行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①③④正確。
②: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完成,在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②排除。
故本題選C。
2.C
【詳解】①:新中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安徽的發展方向,①錯誤。
②③:安徽發展實現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到滿足,表明了改革開放是安徽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安徽的社會生產力,②③觀點符合題意。
④:改革開放使安徽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不是完成了,④錯誤。
故本題選C。
3.C
【詳解】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使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但沒有改變我國是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和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①錯誤。
②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②④符合題意。
③: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③不合題意。
故本題選C。
4.C
【詳解】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①與題意不符。
②③:堅持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貢獻,②③正確。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發展的方向,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C。
5.B
【詳解】①: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的偉大奇跡說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①符合題意。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全部理論與實踐的主題,②錯誤。
③: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的偉大奇跡說明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③符合題意。
④: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錯誤。
故本題選B。
6.B
【詳解】①④:小崗村用四十余年的改革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這表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①④符合題意。
②:改革的目的是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調整不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上層建筑,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錯誤。
③: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③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B。
7.B
【詳解】A: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且中國的發展可能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而不是路線圖,A說法錯誤。
B: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我們一定能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創造新的更大奇跡,這說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能夠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B說法正確。
C:“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偉大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C說法錯誤。
D: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且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8.D
【詳解】①: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屬于破壞一個舊世界,①不符合題意。
②:社會主義建設在艱辛探索過程中經歷曲折沒有體現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②不符合題意。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力的保證了全國各族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廣泛的民主權利,促進了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出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③正確。
④: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上取得了飛躍發展,體現出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④正確。
故本題選D。
9.B
【詳解】①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成立4年來的成績單,說明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正持續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①④符合題意。
②: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是制度競爭,②說法錯誤。
③:材料未涉及中國式現代化,從成績單中也看不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答案選B。
10.A
【詳解】①②:在國際國內復雜深刻變化的形勢下,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不僅續寫著東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而且還深刻影響了整個世界。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順應中國人民的幸福夢,契合各國人民共同繁榮的世界夢;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是順利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目標的必然要求,①②正確;
③:改革開放迎來了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不是實現了這一飛躍,③錯誤。
④:改革開放以來,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④錯誤。
故本題選A。
11.C
【詳解】①:我國改革率先在農村取得突破,并由農村轉到城市,①排除。
②: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②正確。
③:黨的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③排除。
④: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達到了新的水平,④正確。
故本題選C。
12.C
【詳解】①: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①錯誤。
②:2013年8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2月30日,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體現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正確。
③:2013年是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要的一年。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決定、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說明我國的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③正確。
④: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④錯誤。
故本題選C。
13.B
【詳解】②: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②錯誤。
③: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的是勞動者,③錯誤。
①④: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著力破除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這是基于改革能破除阻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諸多束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①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14.A
【詳解】①②: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①②正確。
③: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③對應錯誤。
④: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④對應錯誤。
故本題選A。
15.C
【詳解】②③:1982年以來,我國進行了多次政府機構改革。2023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再次推進,以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這體現了我國的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深化,②③符合題意。
①: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①錯誤。
④:材料沒有體現改革對于經濟發展的作用,④不選。
故本題選C。
16.C
【詳解】①: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直接動力,但根本動力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①說法錯誤。
②④:沒有“殺出一條血路”的引領,就沒有大江南北春潮涌動的新局;沒有“南方談話”的沖決,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沒有“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號令,就沒有新時代非凡十年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開啟。由此可見要看到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之于社會主義改革的意義,要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堅定的政治勇氣推進改革開放,②④符合題意。
③:材料沒有涉及要深刻洞察改革開放巨大成果具有激勵人心的功能,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7.A
【詳解】①: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故①排在第二位。
②: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故②排在第一位。
③: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故③排在第四位。
④: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故④排在第三位。
故本題選A。
18.D
【詳解】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不能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①錯誤。
②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的基本依據,是黨和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探索形成的,②③符合題意。
④: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三大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進步發展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并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制度基礎,④錯誤。
故本題選D。
19.D
【詳解】①:1917年,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①錯誤。
②:“半條被子”是紅軍長征的故事,但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共產黨才成為我國的執政黨,②錯誤。
③:“蛇口工業區”成立于一九七九年,是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濟開發區,呈現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時代景象,③符合題意。
④:“一帶一路”建設彰顯中國道路自信,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發展新實踐,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20.C
【詳解】①:材料強調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不強調改革開放的作用,①與題意不符。
②④:社會主義實踐后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是因為制度競爭是國家之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②④符合題意。
③: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力的集中體現,③錯誤。
故本題選C。
21.C
【詳解】AB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實現跨越發展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人民創造奇跡的強大精神力量”,但材料強調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文化,ABD不符合題意。
C:建設科技強國離不開法治保障和社會各界的參與,更離不開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組織、布局和協調調動,凝聚各方力量,高奏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這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推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制度,C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22.A
【詳解】①:通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我國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這表明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①正確。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排除。
③:“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③正確。
④:“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并不是自成立即提出了這一主題,④錯誤。
故本題選A。
23.D
【詳解】①: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但并未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①說法錯誤。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包括毛澤東思想,②說法錯誤。
③④:之所以要重視“四個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和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③④正確。
故本題選D。
24.A
【詳解】①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①②正確。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③錯誤。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④錯誤。
故本題選A。
25.D
【詳解】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排除。
②: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但不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且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②錯誤。
③:通過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③正確。
④: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我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④正確。
故本題選D。
26.(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同回答的實踐主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分析】背景素材: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
考點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1)本題為簡答題,依據課本內容作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同回答的實踐主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原因類主觀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的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70年過去了,經過建設時期的艱苦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曾經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呈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可聯系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7.(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治保證和方向指導。(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指導。(3)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制度保證。(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分析】背景素材:近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重大成就
考點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等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可把握知識指向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注意知識限定不要用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可聯系教材知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8.①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③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分析】背景素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考點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角度。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設問指向要求說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特”的理解,屬于認識類試題,需要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生的知識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與中國改革開放新實際相結合,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可聯系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29.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原因在于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路徑,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扎根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團結奮進。
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輝煌成就。
【詳解】本題是簡答題,考生結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保定市| 汕尾市| 民勤县| 清涧县| 平邑县| 定日县| 克什克腾旗| 仙居县| 晋江市| 龙泉市| 邢台市| 崇文区| 尖扎县| 毕节市| 射阳县| 墨江| 伊宁市| 澄城县| 象山县| 华亭县| 岳阳县| 呼和浩特市| 民和| 锦州市| 牙克石市| 犍为县| 班玛县| 黎城县| 洪湖市| 渝中区| 盐津县| 安新县| 根河市| 浑源县| 望谟县| 同江市| 永川市| 肥东县| 奉节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