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1943年,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在距北京城西100多千米的堂上村,并從這里傳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歌曲原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來,毛澤東作了修改,在“中國”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強調了( )①新中國實現了國家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②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③新中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④新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某高一學生準備在暑假進行一場研學之旅并撰寫報告,他計劃到嘉興南湖感受偉大建黨精神,再到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體驗載人航天精神。在報告中應該出現的觀點最符合的是( )①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的斗爭有了主心骨,讓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②社會主義建設初步實踐所取得的物質成就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③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④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偉大成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發起的一場以學生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愛國活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五四運動( )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作了思想上、制度上的準備②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③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④是中國民主革命走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折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②使中國人民的斗爭從此有了主心骨③成為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④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A.開創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新紀元B.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C.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D.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6.2024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是第一次全國人大召開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下列對有關歷史事件認識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②進入新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③第一次全國人大召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中美建交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中國現時的社會,是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近代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②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④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要求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中國青年》是共青團中央機關刊,以“服務青年成長,推動社會前行”為辦刊宗旨。下表是《中國青年》的幾個大事件。1923年10月—1927年10月 1939年4月 1984年第5期 2023年10月從第一期“政治太黑暗了”的浩嘆到最后一期“唯有暴動的爭斗才真正是民眾的爭斗”的呼喊,《中國青年》以驚世駭俗的戰斗激情度過了燦爛的四年。 《中國青年》在延安復刊,在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動員青年參加抗戰,推動中國青年運動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 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中國青年》發表文章《知之深愛之切》。 為紀念創刊100周年,《中國青年》推出系列專題《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中國青年》《爭當主角,敢挑大梁:科技創新青年為先》等。從《中國青年》的上述事件中可以推斷出( )①在《中國青年》創刊的前四年,中國青年積極參與舊民主主義革命②《中國青年》在延安復刊時,中國青年主動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③習近平發表文章時,中國青年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④《中國青年》創刊100年時,中國青年展現出新時代的擔當與作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踔厲奮發、艱苦奮斗,神州大地舊貌換新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說明新中國的成立( )①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為實現國家富強開辟了現實道路④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搭建了中國近代史的總體框架,通過嚴謹、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不僅使讀者更容易看清歷史發展趨勢及規律,而且使讀者通過中國近代歷史的角度,深刻了解到中國的現代化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實現。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感悟到( )①近代中國基本國情由社會主要矛盾決定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在艱辛探索中前進③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④把握歷史發展規律,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借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下列選項屬于中國在中國革命期間“走自己的路”的是( )①走發動工人運動實現革命目標的具體道路②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③走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④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前,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1921年,嘉興南湖,一葉紅船揚起了中國現代化百年征程的風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在追求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步步探索、前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燦爛輝煌的卓越貢獻。由此可見( )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②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中國的命運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和人民的正確選擇④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今中國實現了新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個嶄新的歷史課題。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艱辛探索,雖經歷了嚴重曲折,更取得了許多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對于這段歷史正確的認識是( )①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②巨變雄辯地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③延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④與改革開放后的輝煌相比歷史意義明顯不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制度建設歷來都是我們黨十分重視的問題,毛澤東對此曾形象地作出“鏟地基”和“起房子”的比喻:“如果完成了全國革命的任務,這是鏟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這個任務要幾十年功夫。”以下對“鏟地基”和“起房子”這兩個過程理解正確的是( )①“鏟地基”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②“鏟地基”實現了有史以來的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③“起房子”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④“起房子”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下圖三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不僅記錄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堅實步伐,更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性變革。圖中事件反映的時代變革的成就及意義是( )①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②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④標志著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毛澤東同志帶領人民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據此,下列關于毛澤東思想認識正確的有( )①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②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④是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下圖所示紀念物見證的歷史事件及其重要意義是(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③為中華民族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④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黨和國家歷史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黨的八大( )①正確分析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制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③制定了實現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 ④明確了中國社會的根本任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75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由此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①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②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1.閱讀材料,完成要求。20世紀初,正當中國人民在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屢遭挫折的時候,從地跨歐亞的俄國放射出一道人類進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為了民族的獨立,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國家的富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經過頑強拼搏,歷經28年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合材料,運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知識,分析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毛澤東同志領導軍民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隨著斗爭發展,黨創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等根據地。七七事變后,黨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和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的全面內戰,黨領導廣大軍民逐步由積極防御轉向戰略進攻,打贏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向中南、西北、西南勝利進軍,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八百萬軍隊,推翻國民黨反動政府,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經過二十八年浴血奮斗,黨領導人民,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1)結合材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談談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會取得勝利。(2)有觀點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意味著中國革命勝利完成。”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對此觀點予以評析。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3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撫今追昔,繼往開來。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救亡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逐步探索出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七十多年的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回望歷史,我們看到的是一條中華民族從獨立到富強的復興之路,是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創造人間奇跡的輝煌之路。1840 年鴉片戰爭后的100多年里,中國頻遭侵略和蹂躪之害、飽受戰禍和動亂之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74年,是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 74年,是沿著民族復興之路奮勇前行的74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篳路藍縷,辟除榛莽,一路走來,走向輝煌,走向復興。結合材料,運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的相關知識,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對中國的意義。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來,中國成為世界工業文明的失敗者,在西方列強的侵襲之下,中華民族跌入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谷底。救亡圖存成為一代又一代民族覺悟者的歷史擔當和最高使命。怎樣才能救中國?這是每一個不甘于民族沉淪的中國人共同的叩問,無數的人在找尋這一條道路。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0年8月,多方探索、遠赴法國勤工儉學的蔡和森致信摯友毛澤東提出:“我近對各種主義綜合審諦,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對癥之方,中國也不能外此。”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挽救了中華民族的頹勢,滌蕩了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改變了被肆意踐踏的命運,中華民族昂揚地站立了起來,奇跡般地拔地而起。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中武裝挑釁,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運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詳解】①: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并沒有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該選項的說法不符合事實,①錯誤。②④:歌曲原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來,毛澤東作了修改,在“中國”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強調了新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②④符合題意。③: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③錯誤。故本題選C。2.A【詳解】①: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的斗爭有了主心骨,讓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符合他計劃到嘉興南湖感受偉大建黨精神,①入選。②:社會主義建設初步實踐所取得的物質成就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是該同學計劃體會的精神所處的時代,②不選。③:到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體驗載人航天精神,是感受新時代的重要成就,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③入選。④: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偉大成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不是該同學計劃體會的精神所處的時代,④不選。故本題選A。3.C【詳解】①: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①說法錯誤。②③: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②③正確。④: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D【詳解】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①錯誤。②④: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說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給中國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國人民的斗爭從此有了主心骨,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②④正確。③:五四運動是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③錯誤。故本題選D。5.D【詳解】A: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A不選。B: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B不選。C:1956年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C不選。D: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D正確。故本題選D。6.D【詳解】①:五四運動標志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①正確。②: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②錯誤。③: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錯誤。④:中美建交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④正確。故本題選D。7.D【詳解】①: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說明近代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是認清中國性質,進行反帝和反封建,①排除。②: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②排除。③:資產階級領導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失敗了,在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③正確。④:依據材料可以看出,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因而革命必須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④正確。故本題選D。8.D【詳解】①: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923—1927年中國處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①錯誤。②:近代以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②正確。③: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③錯誤。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青年應擔當賦予的時代責任,④正確。故本題選D。9.B【詳解】②③:75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踔厲奮發、艱苦奮斗,神州大地舊貌換新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說明新中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開辟了現實道路,②③正確。①: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①排除。④: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④排除。故本題選B。10.D【詳解】①: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其基本國情決定,①錯誤。②:材料強調中國近代史,不涉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②與題意不符。③④:通過《中國近代通史》,我們可以感悟到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因此把握歷史發展規律,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借鑒,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1.C【詳解】①:走發動工人運動實現革命目標的具體道路,這是與蘇聯相同的模式,不是中國“走自己的路”的具體表現,①排除。②: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走自己的路”,創造出一條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符合題意。③:建國初期,我國走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完成了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③符合題意。④: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走自己的路”的具體表現,但它屬于中國在建設期間“走自己的路”的表現,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2.A【詳解】①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封建專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②正確。③: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與題意不符。④:改革開放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錯誤。故本題選A。13.C【詳解】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①說法錯誤。②③: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燦爛輝煌的卓越貢獻,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和人民的正確選擇,②③符合題意。④:材料并未涉及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今中國實現了新飛躍,④不合題意。故本題選C。14.A【詳解】①②: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 “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雄辯地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②正確。③④: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而不能說其延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或者稱其歷史意義明顯不足,③④錯誤。故本題選A。15.A【詳解】①:“鏟地基”就是廢除舊中國的封建制度、官僚資本主義制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①符合題意。②:“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②不符合題意。③:“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③符合題意。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的物質成就,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起房子”是建立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是物質基礎,④排除。故本題選A。16.C【詳解】①: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①不選;②④:三幅圖片反映了三大改造的情形,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標志著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實現了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②④符合題意。③: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③排除;故本題選C。17.A【詳解】①: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故①符合題意。②: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故②符合題意。③: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故③表述錯誤。④:毛澤東思想是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④表述錯誤。故本題選A。18.C【詳解】①③:材料中圖所示紀念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之印,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中華民族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故①③正確。②: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②不符合題意。④: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9.B【詳解】①④: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明確了中國社會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 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①④正確。②:1953年我國制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②錯誤。③: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是在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③排除。故本題選B。20.B【詳解】①: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①正確。②: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②錯誤。③: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③正確。④: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④錯誤。故本題選B。21.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民主革命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②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的民主革命找到了社會變革的堅定力量,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人民謀求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④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分析】背景素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考點考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從地跨歐亞的俄國放射出一道人類進步的希望之光→可聯系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關鍵詞②: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可聯系“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關鍵詞③: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為了民族的獨立,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國家的富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經過頑強拼搏→可聯系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帶領人民浴血奮戰,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2.(1)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②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主心骨作用。③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④堅持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三個法寶。(2)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②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完成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步,為中國革命邁出第二步創造了必要條件。【分析】背景素材:新民主主義革命考點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與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可轉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知識,從為什么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可聯系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關鍵詞②: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可聯系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關鍵詞③: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可聯系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關鍵詞④:經過二十八年浴血奮斗,黨領導人民,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可聯系統一戰線、武裝斗爭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相關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是評析題,的設問可轉換為評析觀點“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意味著中國革命勝利完成。”,需要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從評析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意味著中國革命勝利完成→可聯系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論述該觀點的不合理之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相關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3.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和現實道路。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20世紀的偉大歷史事件,它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考點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意義類主觀題,可把握知識指向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注意知識限定不要用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對中國的意義→可聯系教材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關鍵詞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對中國的意義→可聯系教材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這個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4.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必須另辟新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讓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新出路。②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③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分析】背景素材:從近代中國到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的歷程考點考查: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共產黨的誕生、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可轉化為中國為什么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運用所學結合材料作答即可。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怎樣才能救中國?這是每一個不甘于民族沉淪的中國人共同的叩問,無數的人在找尋這一條道路。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可聯系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讓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新出路;關鍵詞②: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挽救了中華民族的頹勢,滌蕩了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改變了被肆意踐踏的命運,中華民族昂揚地站立了起來,奇跡般地拔地而起→可聯系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關鍵詞③: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可聯系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關鍵詞④: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可聯系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