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只識彎弓射大雕。沁園春·雪5.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對接訓練中考對接一、1.(1)A(B、D讀shd,C讀shuo.)一、1.著我舊時裳2.蕭關逢候騎(2)D(D讀sà0,其他都讀sa0。)3.干戈寥落四周星4.綠楊陰里白沙堤(3)B(A讀zhē,C讀shé,D讀z。)5.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6.無案牘之勞形2.(1)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2)廣7.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義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陽8.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中國革命的光輝前途二、1,只識彎弓射大雕3.(1)“舞”“馳”兩個動詞的使用,側面描2.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寫山原,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宏偉形象,生3.含義相同。“略輸”與“稍遜”都是稍差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同之意,“文采”與“風騷”都指廣義文化。時,通過擬人手法,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4.上闋:描寫;下闋:議論。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5.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刪去。“只”岳陽樓記和前面的“輸”“遜”相照應,說明成吉思汗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對接訓練4.(1)望惜(2)看紅裝素裹,分外妖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嬌(4)嬴政2.(1)同“俱”,全、皆(2)指天氣放晴滅六國,統一度量衡劉徹頒行“推恩(3)景象(4)詳盡(5)在…之前令”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趙匡胤3.A4.D5.C杯酒釋兵權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6.(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居廟堂之(5)略高處江湖之遠(2)因己而悲心曠5.略(任選一句進行批注即可)神怡,寵辱偕忘二、1.對祖國的壯麗山河的贊美,對封建主7.(1)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義的側面的批評,以詩人為代表的無產懷念家鄉,擔心被說壞話,懼怕被批評指階級要領導世界的壯志豪情。責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2.上闋:寫北方雪景,贊美祖國山河的壯景象,一定會感慨萬千而十分悲傷了。麗。下闋:評古論今,贊頌無產階級要領(2)處在高高的朝堂上就為百姓憂慮,處導世界的壯志豪情。在僻遠的江湖間就為國君憂慮。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在二、(一)1.D內容上,勾畫出一幅北方雄偉壯觀的雪2.(1)日光(2)圓形的玉(3)持、執景概貌圖;在結構上,總領下文的描寫,3.(1)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為下文具體分寫雪景做好鋪墊。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4.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綠,廣闊無際。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4.第一段寫的是陰雨天氣,描繪了蕭條試比高。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陰冷的景象,抒發了凄涼悲傷的情感;第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二段寫的是晴朗天氣,描繪了春光明媚179文言文全解精練課外古詩詞誦讀咸陽城東樓作者簡介許渾(約791一約858),字用晦,丹陽(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文宗大和六年(832),許渾中進士,先后任當涂、太平令,后因病免職。大中年間,許渾入朝歷任監察御史、潤州司馬、虞部員外郎,后轉睦、郢二州刺史。到了晚年,許渾回到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作品簡介此詩大約是許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監察御史時所作。此時大唐王朝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原文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①。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③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 莫問當年事①,故國東來渭水流。注釋警①汀洲:水中的小洲。②蕪:叢生的雜草。③行人:這里指作者自己。④當年事:指秦、漢滅亡的往事。66是學課外古詩詞誦讀簽譯文登上百尺高樓,引我萬里鄉愁。蘆葦楊柳叢生,好似家鄉沙洲。烏云剛剛浮起在溪水邊上,夕陽已經沉落樓閣后面。山雨即將來臨,滿樓風聲颯颯。秦漢宮苑,一片荒涼。鳥兒落入亂草之中,秋蟬鳴叫枯黃葉間。行人莫問秦、漢滅亡的往事,都城依舊,只見渭水不停東流。評析此詩用云、日、風、雨層層推進,又以綠蕪、黃葉來渲染,勾勒出一個蕭條、凄涼的意境,借素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慨。無題作者簡介李商隱(約813一約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開成年間,李商隱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后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生。李商隱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尤以無題詩聞名。他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與溫庭筠并稱“溫李”,與杜牧并稱“小李杜”。今有《李義山詩集》傳世。作品簡介在李商隱的詩歌中,有一部分詩以“無題”命名,后世稱其為無題詩。這些詩或描寫男女愛情,或表面寫愛情而另有寄托,歷來的研究者對這些詩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首詩抒寫了詩人與宋華陽的戀情。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道姑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有人據此認為,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6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文言文全解精煉】統編版語文九年級全一冊 7《課外古詩詞誦讀》(共8頁,pdf版).pdf 【文言文全解精煉】統編版語文九年級全一冊 參考答案(pdf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