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戰后的世界史線索一 美蘇兩極格局對峙冷戰與兩極格局的形成——20世紀四五十年代1.概念:指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除戰爭之外的一切敵對手段2.原因①深刻根源:美國和蘇聯是兩個社會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級大國。②基礎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戰時同盟的基礎不復存在。③根本原因: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也尖銳對立。3.表現(1)鐵幕演說”:1946年3月,丘吉爾在美國發表反蘇、反共演說,即鐵幕演說。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冷戰的最初信號,揭開了長達40多年冷戰的序幕。(2)政治: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美蘇“冷戰”開始,也標志著美國政策開始走向全球擴張。蘇聯:1947年9月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帝國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兩個相互敵對與斗爭的陣營。(3)經濟: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鞏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蘇聯: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形成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4)軍事: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為“華約”。(5)地緣政治: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德國分裂;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4.國際關系(1)“冷戰”加劇了世界的緊張局勢,部分國家走向分裂①德國分裂:1949年,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德國西部和東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②朝鮮分裂:1945年,美、蘇兩國分區占領朝鮮半島的南部和北部,后來分別建立了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2)形成了全面“冷戰”和局部熱戰并存的局面①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進行抗美援朝、越南戰爭。②1961年美國發動,1973年美軍撤出越南。(3)人類面臨核戰爭的威脅。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美國發現并武裝封鎖古巴,蘇聯被迫撤走導彈。5.影響(1)積極性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美蘇兩國長期處于均勢,使雙方均不敢貿然行事。這種建立在大國均勢基礎之上的國際秩序,雖然不能消除沖突的根源,但卻使大國行事遵守一定的界②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革命的進行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2)消極性①打上了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無視弱小國家利益,導致戰后超級大國推行霸權主義政②擅劃國界、分裂國家的做法,種下了不穩定的禍根,導致戰后世界的紛爭和不安寧。③美蘇兩國為謀求霸權,展開長期的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導致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動蕩。④在兩極對峙的格局下,國際經濟秩序長期得不到改善,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二.兩極格局下多極力量的成長——20世紀六七十年代1.西歐走向聯合和戰后日本的崛起,資本主義陣營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2.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的斗爭,中蘇關系的破裂。3.中國崛起擁有“兩彈一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等,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4.第三世界的興起(1)召開萬隆會議: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的會議,形成了體現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萬隆精神”。(2)不結盟運動: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運動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召開,標志著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三.兩極格局的瓦解——20世紀八九十年代1.原因(1)蘇聯放任西方對東歐的“和平演變”,(2)國內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2.標志:1991年12月底,蘇聯解體。3.影響(1)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隨之結束(2)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3)國際力量對比失衡,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試圖建立一個由其主導的單極世界(4)各種矛盾凸顯,由于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種被掩蓋著的矛盾,如民族4.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表現①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②歐洲: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國際地位提高。③日本: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④俄羅斯聯邦:取代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地位,并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⑤中國:致力于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并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結果: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線索二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一.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背景①資本主義私人壟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壟斷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矛盾,造成了一系列難以自解的危機,迫使私人壟斷資本接受國家的干預和調節。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殊作用進一步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戰爭中,國家對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為戰后的國有化政策及建立國營經濟奠定了基礎。③經濟危機的慘痛教訓。危機迫使壟斷資產階級呼喚國家壟斷資本發揮干預和調節作用,只有國家才能充當調和矛盾的“救世主”。④戰后出現的高科技產業、科技革命需要巨額資金和有效管理,這超出了私人壟斷資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國家政權的有力干預。2.方式(1)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經濟(典型國家:英法)。發達國家把鐵路、電力等投資數額大、見效慢、利潤低、私人不愿投資的基礎工業、交通運輸業、公用事業收歸國有,同時興辦原子能、宇航等工業企業。(2)制定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典型國家:日本)。其目的是避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保證經濟運行的有序狀態。發達國家的經濟計劃是指導性的,側重對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引導。(3)財政政策調節(典型國家:美國)。擴大政府開支、政府直接采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3.減少國家干預①原因: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不同程度的“滯脹”現象,表現為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嚴重。經濟“滯脹”指經濟停滯與高通貨膨脹,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西方經濟學家把這種經濟現象稱為“滯脹”。②措施: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4.加強國際協調①建立國際經濟組織: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②發揮大國作用: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1.背景(1)20世紀科學理論的突破,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技術革命進一步提供了理論支持。(2)世界局勢相對穩定,為科技的發展創造條件2.內容原子能的開發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建立,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材料的出現,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等。3.意義: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1.原因: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2.表現①就業結構變化: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②“中間階層”人數增加:較高的收入,可觀的生活資產,如汽車、股票、住房等四.“福利國家”1.含義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2.原因(1)工業革命的開展,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2)自由、平等、人權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全社會日益關注個人的權利和幸福;(3)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完善3.評價①積極: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維持社會秩序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②消極:帶來國家財政負擔,滋生了懶惰,使資本主義社會出現養懶人的現象,導致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減少政府公共開支。五.社會運動的興起1.原因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了社會矛盾,但沒能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2.表現(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迫使美國當局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2)婦女運動。婦女在二戰后不斷斗爭,爭取與男子享有平等的各項權利,婦女權益得到保護。(3)學生運動、反越戰運動等。抗議美國對越南的入侵,向政府當局施加壓力。3.局限性①實質:所觸及的主要是統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沒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②表現: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固有的弊端。線索三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一.蘇聯的發展、改革、解體1.發展①成就:二戰后取得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成就。如爆炸原子彈和氫彈,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②問題: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觀。2.改革(1)赫魯曉夫改革①措施政治:批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強調集體領導,改革干部制度經濟:重視農業,推行大規模種植玉米,加大農業投入;改革工業管理體制。②評價: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學認識,沒有對斯大林的功過作出全面科學的分析,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癥(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措施a.恢復部門管理體制,擴大國營企業的經營自主權;b.運用經濟手段,刺激企業改進經營管理,注重發展重工業。②結果軍事實力與美國相匹敵,但軍備競賽導致經濟負擔增長,1975年后,經濟發展進入停滯時期。同時,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做法,忽視了對經濟困難的充分認識,阻礙了改革的進程。(3)戈爾巴喬夫改革①過程:先在經濟領域改革,經濟改革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戈爾巴喬夫開始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②結果:造成思想混亂,民族主義隨之興起,導致蘇聯解體。③蘇聯解體:1990年,立陶宛率先獨立。1991年12月26日,蘇聯停止存在。二.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1.建設:二戰勝利前后,東歐各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采用斯大林模式,給東歐國家的經濟帶來嚴重的后患。2.改革(1)南斯拉夫①措施:建立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通過權力下放調動地方、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②評價: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也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的分裂埋下隱患。其它國家改革: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等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別是民主德國,經濟發展水平居東歐之首。3.東歐巨變(1)原因①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②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影響③東歐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政局劇烈動蕩④東歐執政的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人迷失了改革的方向。(2)概況①變化相對穩定: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②發生流血沖突:羅馬尼亞③國家實現統一:民主德國并入兩幫德國,德國再次實現統一④國家陷入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南斯拉夫激烈內戰,最終解體(3)劇變:1989—1992年,東歐各國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急劇變化。3.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1)目標:堅定地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2)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的重大貢獻,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線索四 二戰后殖民體系的崩潰和瓦解一、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1.亞洲的民族獨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掀起新高潮。(2)概況: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為共和國;(3)影響: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2.非洲的民族獨立(1)主要歷程埃及:1952年,埃及發動武裝起義,廢黜國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阿爾及利亞: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陣線,與法國殖民者進行武裝斗爭。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2)非洲殖民體系的崩潰:1960年,有17個非洲國家獨立,被稱為“非洲年”;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的獨立國家已達41個,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國徹底崩潰。3.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1)概況①古巴:1959年,以卡斯特羅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1961年,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②巴拿馬:1999年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2)影響: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個國家獲得獨立,摧毀了世界殖民體系。二.發展中國家的成就1發展中國家的概念:又稱第三世界是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這些國家努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掀起了現代化建設浪潮。2.具體表現(1)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抓住機會,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出現了“石油繁榮”和經濟起飛(3)非洲國家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4)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三.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1.面臨的具體問題及解決途徑(1)亞洲: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促使其重新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2)拉丁美洲: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經過改革,拉美經濟出現繁榮。(3)非洲:是發展最不平衡的地區。因此,成立了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謀求發展。2.面臨的共同挑戰①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達國家操縱國際市場,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②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③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線索五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一.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1.概念:“極”指的是綜合國立強、對國際事務影響大的國家或國家集團。所謂“化”是指一種發展趨勢,表明在多級格局形成之前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期。多極化是一種趨勢,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到目前為止,多極化并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2.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表現①歐盟:1993年成立,繼續向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邁進。②俄羅斯: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推行多極化外交。③日本:保持經濟大國的同時,追求政治乃至軍事大國。④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開展多邊外交,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⑤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3.影響(1)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有利于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世界和平與發展。(2)多極化趨勢的加強,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符合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3)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既是經濟多極化、全球化的結果,又進一步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4)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既提供了機遇,又提出了挑戰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1.原因①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經濟資源的國際流動。②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強有力的推動者。③兩極格局的瓦解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④市場經濟體制在絕大多數國家建立。2.實質由發達國家主導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的全球化,發達國家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3.表現形式(1)貿易自由化——世界市場容量越來越大,各國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大。(2)生產國際化——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準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3)資本全球化——各國金融命脈更加緊密地與國際市場聯系在一起,國際投資中資本流動規模持續擴大。(4)科技全球化——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4.影響(1)積極影響①世界聯系: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②影響日常:使商品和服務更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③提供機遇: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經驗,改善產品結構等。④文明進步:推進人類文明進步。有利于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2)消極影響①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發達國家成為獲利者,發展中國家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②經濟危機的傳染性和破壞性增強: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互相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經濟危機的傳染性增強。③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突出:發達國家高污染企業的轉移都嚴重破壞發展中國家的自然環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④加劇全球內文明和觀念的沖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力圖推廣西方的價值觀。4.“逆全球化”現象(1)出現原因①部分國家出現治理危機。這是逆全球化的內在根源,突出表現為公共政策減效失靈,國家治理能力、制度活力和創新不足。②個別大國的霸權任性和責任缺失。③國家間發展不平衡。④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陷入危機。(2)主要表現①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②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的移民、投資、監管和社會保障政策等逆全球化趨勢明顯。③部分西方國家保守化內顧傾向加重,國家干預和管制極端化。④主要大國回歸國家主義立場,參與國際發展合作的意愿減退。5.中國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1)吸引外資,利用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參與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制定,爭取最大限度地獲益。(2)積極推行“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創新人才的培養。(3)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實施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4)堅持獨立自主發展經濟的方針,增強經濟實力,維護經濟安全。三.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1.歐盟是大多數歐洲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組織,合作程度最高。2.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組成的經濟區域集團組織,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典范。3.東南亞國家聯盟是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的合作組織。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該組織是論壇性經濟組織,其合作方式是基于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具有強制性。四.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性1.社會信息化①含義:是指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建立有組織的信息網絡體系,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②影響:進入21世紀,社會信息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保衛自己的信息安全成為各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2.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五.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概念:和平是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世界的繁榮與發展2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3.原因: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4.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①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②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2)和平與安全問題①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②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③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六.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①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②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2.全球治理新機制出現①二十國集團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②地區層面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③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推動合作共贏。3.中國方案(1)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①依據: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②實踐:通過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等具體措施,使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