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八上·柯橋月考)在談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師大歷史學院龔書鐸教授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如果該結論正確,那么此處的“土地”應指( )A.廣州 B.香港島 C.臺灣 D.遼東半島【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通過鴉片戰爭,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CD三項都不是題干中的“土地”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香港島是題干中的“土地”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簽訂的《南京條約》的識記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道光帝、丟了土地”。2.(2021八上·柯橋月考)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萄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地區的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下列國家與中國版圖變化有關的是( )A.美國 B.日本 C.英國 D.俄國【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健信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割占“東北”“西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該期間,趁火打劫,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俄國與中國版圖變化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侵占中國領土的識記能力。應把握近代俄國割占中國領土的內容。3.(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獲取大量賠款 B.洗劫并焚毀圓明園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開辟新的內河航線【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闖入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后,掠奪珍寶。在這次大搶劫中,大量的中國文物被掠走,流失海外。ACD三項都不能說明題干觀點,不符合題意;B項洗劫并焚毀圓明園最能說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題干關鍵信息是“海盜式的擴張”。4.(2021八上·柯橋月考)汪林茂在《層級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評論洋務運動時說:“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據此可見( )A.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B.洋務運動沖擊了陳舊腐朽的舊文化,具有反封建意義C.洋務運動實現了中國近代從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轉變D.洋務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答案】A【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派起初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洋務派又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A項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5.(2021八上·柯橋月考)"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一千三百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以上材料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 )A.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B.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增加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D.為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依據"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一千三百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可知,材料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洋務運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6.(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這樣評價近代史上列強的侵華:“一半是殘忍的破壞和掠奪,一半是客觀的建設和推動。”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A.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B.從中國掠走大量白銀C.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D.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答案】D【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極大的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能體現出“一半是殘忍的破壞和掠奪,一半是客觀的建設和推動”這一特點。ABC三項都不能體現題干特點,不符合題意;D項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最能體現題干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概括能力。7.(2021八上·柯橋月考)清末某官員說:“戰爭駭人地向毫無準備的我們襲來,李鴻章所吹噓的艦隊、要塞、槍炮和人力,都已證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樣厲害。”這里的“戰爭”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由題干“李鴻章所吹噓的艦隊、要塞、槍炮和人力,都已證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樣厲害”可知,這里的“戰爭”指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ABD三項與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是題干里的“戰爭”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中日戰爭,要求具備題干信息獲取與理解的能力。8.(2021八上·柯橋月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革命派通過著書論作,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傳播的 書報雜志是( )A. B. C. D.【答案】D【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903年,鄒容發表《革命軍》等著作,以飽滿的激情宣傳反清革命,是清末革命書刊中流傳最廣的,對傳播革命思想有很大貢獻,啟迪了一大批愛國志士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A項《新青年》和題干信息不符,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從此拉開了序幕,形成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一次覺醒,從第二卷起改名為《新青年》,宣傳民主與科學的思想,不符合題意;B項《申報》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近代報紙的開端和標志,是由英商創辦,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的商業報紙,不符合題意;C項《革命軍》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傳播,不符合題意;D項《時務報》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報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9.(2021八上·柯橋月考)爺爺把在北京東交民巷拍的照片給大家看,并介紹說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實,它是( )A.東交民巷居住著大量北京市民 B.各國大使在東交民巷舉行宴會C.東交民巷有許多西式建筑 D.外國軍隊在東交民巷進行操練【答案】A【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A項東交民巷居住著大量北京市民不符合史實,因為《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符合題意;BCD三項反映的現象均有可能發生,符合史實,因為1901年《辛丑條約》 簽訂后,東交民巷成為使館界,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0.(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說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稱為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要是因為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并以之為指導思想。對三民主義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三民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想與中國民主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B.民生主義是要改革土地制度做到“家給人足”,是發展C.民權主義是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核心D.民族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列強統治的愿望,是前提【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指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解除民族壓迫;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國政府;平均地權即民生主義,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ABC三項對三民主義的評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民族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列強統治的愿望,是前提評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識記與靈活孫中山的歷史功績的相關史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1.(2021八上·柯橋月考)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中的信息“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可知,這說明了辛亥革命后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的人不能被人民接受。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BD三項都不是出現題干變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C項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出現題干變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影響的相關史實。12.(2021八上·柯橋月考)面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仍堅持革命的立場,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其中包括( )①發動二次革命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發動護國戰爭 ④發動護法運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1913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反對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的獨裁統治,故①正確; 1911年武昌起義宣告辛亥革命爆發,主要目標是推翻清王朝統治,故②錯誤;1915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護國戰爭,反對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復辟帝制,故③正確;1917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護法運動,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故④正確。C項①③④是面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進行的一系列斗爭,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洋軍閥統治的相關知識,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3.(2021八上·柯橋月考)洋務運動求自強,戊戌變法圖立憲,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中,中國逐漸匯入工業文明大潮。這些運動( )A.完善了近代中國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國侵略的勝利C.完成了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近代化探索指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中國的近代化探索始于經濟上學西方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然后是學君主立憲政治制度的戊戌變法,再到學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辛亥革命,再到學思想文化的新文化運動。19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提出了“自強”“求富”的口號,希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中國強大起來,以鞏固清朝的統治,但是結果以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而宣告失敗,中國沒有走上富強的道路。康有為、梁啟超發起戊戌變法,希望變法圖強,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戊戌變法失敗,沒有使中國的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義的思想,希望在中國實現民主共和制度,但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看出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的艱辛。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的理解。掌握我國近代化探索的內容和意義。14.(2021八上·柯橋月考)2012年是中華民國成立100周年。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國紀年的方法計算,1925年應該是( )A. 民國12年 B.民國13年 C.民國14年 D.民國15年【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912年是民國1年。民國紀年法轉換公元紀年法的方法是民國紀年法年份+1911=公元紀年法年份;公元紀年法轉換民國紀年法的方法是公元紀年法年份-1911=民國紀年法年份,所以1925-1911=民國14年。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民國15年應該是1925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15.(2021八上·柯橋月考)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體現( )A.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B.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C.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D.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答案】D【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1914年初,袁世凱解散國會。不久,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至此,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最能體現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的事件是修改總統選舉法。ABC三項,不符合題意;D項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最能體現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袁世凱想當皇帝野心的表現及學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的相關史實。二、材料解析16.(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條約一:割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條約二: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條約三: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材料二:109年前那個煩悶的夏天,又一次見證舊制度的腐朽,劊子手揮刀砍下了六顆愛國者的頭顱,也砍斷了所有試圖通過改良實現救國自強的人們的幻想。譚嗣同從容赴死,他認為國家不昌盛是因為還沒有人為變法救國而流血。戊戌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2007年《復興之路》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報紙不無戲謔地羅列了革命前后的變化:“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個條約內容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條約一與條約二相比,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有何變化?(2)材料二中的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的主張是什么?請列舉此次變法的兩位代表人物。(3)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間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根據此材料概括這場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答案】(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由沿海地區深入內地。(2)變法救國;梁啟超,康有為。(3)三民主義;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影響中國的三大條約。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條約一是1842年的《南京條約》的內容,條約二是1895年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條約三是1901年的《辛丑條約》的內容。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1895年的《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從沿海深入內陸地區。(2)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材料二中的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的主張是變法救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3)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三中“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答案為:(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由沿海地區深入內地。(2)變法救國;梁啟超,康有為。(3)三民主義;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7.(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中國人民斗爭的矛頭開始指向帝國主義。……“保護中原,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國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農夫而護村坊。”但這一斗爭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隨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一條約的內容是: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1)“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指的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哪一次斗爭?(2)材料所指“不平等條約”的名稱是什么?(3)“賠款白銀4.5億兩”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危害?(4)最能體現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是哪一點(5)這一“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社會性質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1)義和團運動。(2)《辛丑條約》。(3)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列強對清政府的侵略剝削。(4)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5)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指的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2)結合所學,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3)《辛丑條約》規定賠款4.5億兩白銀并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這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財權。(4)據所學知,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淪為了“洋人的朝廷”即洋人的“守土官長”。(5)《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故答案為:(1)義和團運動。(2)《辛丑條約》。(3)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列強對清政府的侵略剝削。(4)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5)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相關知識,重點熟記相關知識。18.(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陳天華《猛回頭》內容摘錄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凡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讓與各國國家或各國個人種種權利,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孫中山《對外宣言書》(1)據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2)辛亥革命在聳立起彪炳千秋的豐碑的同時,也留下了啟迪后人的明鑒。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答案】(1)狀況: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不足:不敢公開反帝。原因: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背景,旨在考查學生材料解讀及知識遷移能力。通過材料我們可分析出,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是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都掀起了救亡圖存的運動,但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2)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不足及根本原因,旨在考查學生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不足”,通過對材料“民國均認為有效和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我們可看出辛亥革命的不足是不敢公開反帝,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第二小問“根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產階級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故答案為:(1)狀況: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不足:不敢公開反帝。原因: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該題需要用全面的觀點解答,依據課本知識分析材料要求組織答案。19.(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這些企業雖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資本,產品投放市場。當時外商企業壟斷民用工業,洋務派希望興辦民用工業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同時給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燃料。——摘編自《中國近現代史》材料二:創辦時間 企業名稱 創辦時間 企業名稱1861年 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1872年 李鴻章在上海設立輪船招商局1862年 在北京設立京師同文館 1878年 在上海籌建機器織布局1865年 李鴻章籌辦江南制造總局 1885年 在天津設立陸軍武備學堂1866年 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 1888年 北洋艦隊建成材料三: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即不盡在師夷長技),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革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材料四:……辛亥革命更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國,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一,指出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洋務運動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概括洋務運動的主要活動。(3)根據材料三,概括孫中山所認為的洋務運動的局限性。并概括孫中山當時的主張。(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辛亥革命成為“分界線”的原因。【答案】(1)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他沒有讓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培養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陸軍。(3)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沒有學習西方的制度。變法維新。(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標志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是民主共喝的思想深入人心。【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目的,根據材料一“洋務派希望興辦民用工業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同時給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燃料”可知洋務運動的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第二小問作用,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概括出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推動中國工業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的入侵;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發展近代軍事工業。興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曾國藩、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興辦了輪船招商局(李鴻章)、開平煤礦(李鴻章)、漢陽鐵廠(張之洞)、湖北織布局(張之洞)等;興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京師同文館);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建立新式海陸軍。(3)本題考查洋務運動和孫中山早年的主張,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一,由材料信息“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即不盡在師夷長技),”可知,孫中山所認為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是洋務運動單純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問題二,由材料信息“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革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可知,孫中山當時的主張是維新改革,救亡圖存的救國主張。(4)本題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信息“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國,為2132年的歷史打上了一個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并聯系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華民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答案為:(1)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他沒有讓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培養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陸軍。(3)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沒有學習西方的制度。變法維新。(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標志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是民主共喝的思想深入人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八上·柯橋月考)在談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師大歷史學院龔書鐸教授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如果該結論正確,那么此處的“土地”應指( )A.廣州 B.香港島 C.臺灣 D.遼東半島2.(2021八上·柯橋月考)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萄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地區的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下列國家與中國版圖變化有關的是( )A.美國 B.日本 C.英國 D.俄國3.(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獲取大量賠款 B.洗劫并焚毀圓明園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開辟新的內河航線4.(2021八上·柯橋月考)汪林茂在《層級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評論洋務運動時說:“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據此可見( )A.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B.洋務運動沖擊了陳舊腐朽的舊文化,具有反封建意義C.洋務運動實現了中國近代從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轉變D.洋務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2021八上·柯橋月考)"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一千三百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以上材料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 )A.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B.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增加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D.為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6.(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這樣評價近代史上列強的侵華:“一半是殘忍的破壞和掠奪,一半是客觀的建設和推動。”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A.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B.從中國掠走大量白銀C.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D.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7.(2021八上·柯橋月考)清末某官員說:“戰爭駭人地向毫無準備的我們襲來,李鴻章所吹噓的艦隊、要塞、槍炮和人力,都已證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樣厲害。”這里的“戰爭”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2021八上·柯橋月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革命派通過著書論作,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傳播的 書報雜志是( )A. B. C. D.9.(2021八上·柯橋月考)爺爺把在北京東交民巷拍的照片給大家看,并介紹說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實,它是( )A.東交民巷居住著大量北京市民 B.各國大使在東交民巷舉行宴會C.東交民巷有許多西式建筑 D.外國軍隊在東交民巷進行操練10.(2021八上·柯橋月考)有人說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稱為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要是因為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并以之為指導思想。對三民主義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三民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想與中國民主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B.民生主義是要改革土地制度做到“家給人足”,是發展C.民權主義是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核心D.民族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列強統治的愿望,是前提11.(2021八上·柯橋月考)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12.(2021八上·柯橋月考)面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仍堅持革命的立場,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其中包括( )①發動二次革命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發動護國戰爭 ④發動護法運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1八上·柯橋月考)洋務運動求自強,戊戌變法圖立憲,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中,中國逐漸匯入工業文明大潮。這些運動( )A.完善了近代中國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國侵略的勝利C.完成了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14.(2021八上·柯橋月考)2012年是中華民國成立100周年。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國紀年的方法計算,1925年應該是( )A. 民國12年 B.民國13年 C.民國14年 D.民國15年15.(2021八上·柯橋月考)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體現( )A.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B.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C.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D.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二、材料解析16.(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條約一:割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條約二: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條約三: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材料二:109年前那個煩悶的夏天,又一次見證舊制度的腐朽,劊子手揮刀砍下了六顆愛國者的頭顱,也砍斷了所有試圖通過改良實現救國自強的人們的幻想。譚嗣同從容赴死,他認為國家不昌盛是因為還沒有人為變法救國而流血。戊戌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2007年《復興之路》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報紙不無戲謔地羅列了革命前后的變化:“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個條約內容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條約一與條約二相比,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有何變化?(2)材料二中的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的主張是什么?請列舉此次變法的兩位代表人物。(3)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間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根據此材料概括這場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17.(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中國人民斗爭的矛頭開始指向帝國主義。……“保護中原,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國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農夫而護村坊。”但這一斗爭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隨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一條約的內容是: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1)“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指的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哪一次斗爭?(2)材料所指“不平等條約”的名稱是什么?(3)“賠款白銀4.5億兩”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危害?(4)最能體現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是哪一點(5)這一“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社會性質產生了什么影響?18.(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陳天華《猛回頭》內容摘錄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凡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讓與各國國家或各國個人種種權利,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孫中山《對外宣言書》(1)據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2)辛亥革命在聳立起彪炳千秋的豐碑的同時,也留下了啟迪后人的明鑒。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19.(2021八上·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這些企業雖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資本,產品投放市場。當時外商企業壟斷民用工業,洋務派希望興辦民用工業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同時給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燃料。——摘編自《中國近現代史》材料二:創辦時間 企業名稱 創辦時間 企業名稱1861年 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1872年 李鴻章在上海設立輪船招商局1862年 在北京設立京師同文館 1878年 在上海籌建機器織布局1865年 李鴻章籌辦江南制造總局 1885年 在天津設立陸軍武備學堂1866年 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 1888年 北洋艦隊建成材料三: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即不盡在師夷長技),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革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材料四:……辛亥革命更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國,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一,指出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洋務運動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概括洋務運動的主要活動。(3)根據材料三,概括孫中山所認為的洋務運動的局限性。并概括孫中山當時的主張。(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辛亥革命成為“分界線”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通過鴉片戰爭,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CD三項都不是題干中的“土地”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香港島是題干中的“土地”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簽訂的《南京條約》的識記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道光帝、丟了土地”。2.【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健信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割占“東北”“西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該期間,趁火打劫,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俄國與中國版圖變化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侵占中國領土的識記能力。應把握近代俄國割占中國領土的內容。3.【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闖入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后,掠奪珍寶。在這次大搶劫中,大量的中國文物被掠走,流失海外。ACD三項都不能說明題干觀點,不符合題意;B項洗劫并焚毀圓明園最能說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題干關鍵信息是“海盜式的擴張”。4.【答案】A【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派起初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洋務派又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A項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5.【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依據"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一千三百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可知,材料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洋務運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6.【答案】D【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極大的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能體現出“一半是殘忍的破壞和掠奪,一半是客觀的建設和推動”這一特點。ABC三項都不能體現題干特點,不符合題意;D項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最能體現題干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概括能力。7.【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由題干“李鴻章所吹噓的艦隊、要塞、槍炮和人力,都已證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樣厲害”可知,這里的“戰爭”指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ABD三項與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是題干里的“戰爭”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中日戰爭,要求具備題干信息獲取與理解的能力。8.【答案】D【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903年,鄒容發表《革命軍》等著作,以飽滿的激情宣傳反清革命,是清末革命書刊中流傳最廣的,對傳播革命思想有很大貢獻,啟迪了一大批愛國志士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A項《新青年》和題干信息不符,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從此拉開了序幕,形成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一次覺醒,從第二卷起改名為《新青年》,宣傳民主與科學的思想,不符合題意;B項《申報》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近代報紙的開端和標志,是由英商創辦,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的商業報紙,不符合題意;C項《革命軍》促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傳播,不符合題意;D項《時務報》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報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9.【答案】A【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A項東交民巷居住著大量北京市民不符合史實,因為《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符合題意;BCD三項反映的現象均有可能發生,符合史實,因為1901年《辛丑條約》 簽訂后,東交民巷成為使館界,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0.【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指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解除民族壓迫;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國政府;平均地權即民生主義,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ABC三項對三民主義的評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民族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列強統治的愿望,是前提評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民主義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識記與靈活孫中山的歷史功績的相關史實,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1.【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中的信息“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可知,這說明了辛亥革命后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的人不能被人民接受。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BD三項都不是出現題干變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C項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出現題干變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影響的相關史實。12.【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1913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反對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的獨裁統治,故①正確; 1911年武昌起義宣告辛亥革命爆發,主要目標是推翻清王朝統治,故②錯誤;1915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護國戰爭,反對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復辟帝制,故③正確;1917年,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護法運動,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故④正確。C項①③④是面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進行的一系列斗爭,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洋軍閥統治的相關知識,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3.【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近代化探索指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中國的近代化探索始于經濟上學西方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然后是學君主立憲政治制度的戊戌變法,再到學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的辛亥革命,再到學思想文化的新文化運動。19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提出了“自強”“求富”的口號,希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中國強大起來,以鞏固清朝的統治,但是結果以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而宣告失敗,中國沒有走上富強的道路。康有為、梁啟超發起戊戌變法,希望變法圖強,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戊戌變法失敗,沒有使中國的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義的思想,希望在中國實現民主共和制度,但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看出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的艱辛。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的理解。掌握我國近代化探索的內容和意義。14.【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912年是民國1年。民國紀年法轉換公元紀年法的方法是民國紀年法年份+1911=公元紀年法年份;公元紀年法轉換民國紀年法的方法是公元紀年法年份-1911=民國紀年法年份,所以1925-1911=民國14年。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民國15年應該是1925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15.【答案】D【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1914年初,袁世凱解散國會。不久,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至此,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最能體現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的事件是修改總統選舉法。ABC三項,不符合題意;D項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最能體現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袁世凱想當皇帝野心的表現及學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的相關史實。16.【答案】(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由沿海地區深入內地。(2)變法救國;梁啟超,康有為。(3)三民主義;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影響中國的三大條約。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條約一是1842年的《南京條約》的內容,條約二是1895年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條約三是1901年的《辛丑條約》的內容。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1895年的《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從沿海深入內陸地區。(2)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材料二中的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的主張是變法救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3)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三中“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答案為:(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由沿海地區深入內地。(2)變法救國;梁啟超,康有為。(3)三民主義;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7.【答案】(1)義和團運動。(2)《辛丑條約》。(3)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列強對清政府的侵略剝削。(4)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5)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驅逐洋寇”“扶清滅洋”指的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2)結合所學,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3)《辛丑條約》規定賠款4.5億兩白銀并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這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財權。(4)據所學知,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淪為了“洋人的朝廷”即洋人的“守土官長”。(5)《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故答案為:(1)義和團運動。(2)《辛丑條約》。(3)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列強對清政府的侵略剝削。(4)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5)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相關知識,重點熟記相關知識。18.【答案】(1)狀況: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不足:不敢公開反帝。原因: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背景,旨在考查學生材料解讀及知識遷移能力。通過材料我們可分析出,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是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都掀起了救亡圖存的運動,但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2)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不足及根本原因,旨在考查學生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不足”,通過對材料“民國均認為有效和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我們可看出辛亥革命的不足是不敢公開反帝,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第二小問“根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產階級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故答案為:(1)狀況:中國遭到列強瘋狂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不足:不敢公開反帝。原因: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該題需要用全面的觀點解答,依據課本知識分析材料要求組織答案。19.【答案】(1)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他沒有讓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培養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陸軍。(3)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沒有學習西方的制度。變法維新。(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標志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是民主共喝的思想深入人心。【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目的,根據材料一“洋務派希望興辦民用工業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同時給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燃料”可知洋務運動的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第二小問作用,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概括出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或:推動中國工業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的入侵;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發展近代軍事工業。興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曾國藩、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興辦了輪船招商局(李鴻章)、開平煤礦(李鴻章)、漢陽鐵廠(張之洞)、湖北織布局(張之洞)等;興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京師同文館);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建立新式海陸軍。(3)本題考查洋務運動和孫中山早年的主張,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一,由材料信息“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即不盡在師夷長技),”可知,孫中山所認為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是洋務運動單純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問題二,由材料信息“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革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可知,孫中山當時的主張是維新改革,救亡圖存的救國主張。(4)本題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信息“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國,為2132年的歷史打上了一個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并聯系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華民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答案為:(1)目的:與外商競爭,獲取利潤;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他沒有讓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培養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陸軍。(3)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沒有學習西方的制度。變法維新。(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標志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是民主共喝的思想深入人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